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09

第109章

第109章.象棋圣祖宇文邕(周武帝)

菩萨知道遇上劲敌,不敢稍存懈怠,他的棋风刚柔相济、剽悍强劲,焉地杀出了一招“仁贵征东”攻势咄咄逼人,东王公通过左闪右移,调换次序等一系列奇诡手段,至中局已似牢牢控制局面,不免手捋长髯面露得意.

观世音见他棋的着法细密,以稳健见长,守势如铜墙铁壁,双炮功夫尤为老辣,遂棋路一转,排出了“二龙出海”.东王公心里一惊,暗道:“不好!想不到这后生竟懂得南北朝的运筹帷幄之法!?”再仔细往“银方”左中路上观之,哈!见银车贪功心切,竟忘却了马饮楚河,东王公转忧为喜:“哦!真乃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遂移金车杀马,逼银方回銮.谁知,那观音如同视而不见,竟悠然自得的直捣他的紫禁城.就听观世音吟道:

“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争输赢。马行出路当先道,将守深营戎远征。

乘险出车收散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定太平。”

待十步棋过后,东王公忽然想起,菩萨银方使的这诡异招术是象经戏格中著名的“弃马十三招”时,而为时已晚.自己老驾已然被擒,只好认输作罢.

这第一局双方鏊战虽各有千秋、精彩纷呈,但其中诸多风云变幻让人诡密难测、出人意料.第二局一开始,东王公就提出,为节省时间干脆只摆残局,观世音爽快的应道:

“好!就依师兄,请师兄摆局!”.

东王公便在棋盘上随手摆了个车兵残局里凶狠的“七星聚会”,随即问菩萨道:

“师弟,可识得贫道所摆棋局?”

菩萨连眼皮都没抬脱口答曰:

“此乃‘七星聚会’是也,只记得是唐王李世民在梦中所创.”

东王公点头道:

“可破得此局?”

观世音道:

“破得!只是胜负难判!”

东王公道:

“愿闻其详!”

菩萨道:

“此局是师兄所摆,按理,在下应得先局执金先走,若此,十七步后我胜若师兄得先局执金先走,十六步后此局即和矣!吾之言可立验之,若咱双方就此对弈,无论是谁得先局,其结果真如贫道所说,就算我赢,可否?”

东王公道:

“喏!那我就不客气了,师弟可饶吾先一步试之,如果应验,贫道则认输也就是了!”

说毕,便抬手执金卒先行.观世音紧随其后持银方左冲右突,走至二十余步后,果分不出胜负,因有约在前,东王公只好握手言和.随即朗声吟道: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七星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咳,王某服输,菩萨真高棋也!这第三局就请师弟来摆仔吧!”

菩萨道:

“感谢师兄让盘与吾,在下有幸借手谈求教于师兄,真三生之幸也!”

说毕,径自捡那棋势杀谱中的残局,摆了一个银二金三的五仔梅花图于那盘上,随即笑问东王公道:

“师兄,请看这金银梅花图有多么漂亮!虽是残棋,但屈尊师兄雅赏,望不吝赐教于在下!”

东王公往盘中一瞥道:

“菩萨,此残局乃是出自那棋势谱中的‘五仔梅花’是也不是?”

观世音道:

“没错!师兄好学识!啊,此局是在下所摆,理应饶一步先在前,今师兄既已识得,就请施招夺擂吧!请!”

东王公听了,竟不谦让,以先声夺人之势执卒就拱.菩萨满脑子精灵古怪,这次他借迟行之便,立意要后发制人,于是他见招拆招、毫不逊色,更发挥出了剽悍的棋风,出手皆是险招、狠招,不足十合他便棋走蹊径,抢占要津,致使东王公的卒子进退维谷.东王公由于一着失算全盘受制,行棋的速度也就渐渐慢了下来.在这关键时刻,就见观世音伸出大拇指冲东王公一举道:

“多谢师兄有大将君子之风,故意试探在下棋艺棋德的品层,是也不是?”

东王公纳闷道:

“怎么?”

菩萨笑道:

“师兄不必再装了,方才你故意错过了弃车进兵取胜之机,就是要看看我到底能不能觉察得到您的用心.我如暗自窃喜直下此城,您能真的心服口服?现此局已到了不出三步便显出胜负结果的地步,难道您非要加愚昧无知于在下吗?哈!哈哈哈......”

东王公听的明白,急拧目往盘上看时,“啊!可不?方才自己如若真的弃车进兵的话,那取胜必成定局.看来这菩萨确实给了自己取胜之机,只是自己没有及时看出步来.”想到这,东王公竟惊出了一身冷汗,暗道:“看来,观世音非一般棋手可比,我不如也!”于是,径自不说破,故意与观世音一起仰天大笑,就此似乎默认了菩萨方才所发的一番猜测之言.

其实,观世音那一番言语才是故意作态哩!他早已看出东王公并不识“五仔梅花图”的破解之法,便在盘中,虚与其反复周旋,待大局已定、胜负将明之时,竟不直言捅透,反假托言东王公有大将君子之风,故意在试探自己棋艺棋德的品层云云等一番话,以此来终结此局.实则是有意给那东王公留下一个冠冕堂皇的台阶,不使东王公面子上陷于尴尬的境地.

一阵笑声过后,东王公忽然兴致大发,只见他,顺着当时天界甚为热门的棋坛九大门派,和广为流传的象经名谱话题侃侃而谈,半日不倦每凡说到战例,他口似悬河,滔滔不绝,尽将那棋坛上的诡诈险恶剖晰得井井有条.后来,他竟从实战中的千变万化,谈到各类残局的技艺棋理从棋势的细腻精到,谈到象戏格的城府高深从三坟.五典的初处渊源,谈到八索.九丘的述弈特色,最后把象经在棋坛中的影响和贡献总结的言简意赅,只讲得观世音菩萨心旷神怡,连呼“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观世音与东王公聊至天晚,菩萨告辞,东王公也不甚留,便将那“龙凤二日棋”叫“扫云”“摘星”二道童装在紫云匣里,交于韦驮收好,便叮嘱观世音菩萨道:

“菩萨,再过几天我就赶奔中土去办那武林之事去了,这方诸山紫府州之事就拜托菩萨帮衬照料,闲时,多来几趟看看,本王须在满了九九之数时方回,望菩萨等我回府之日,再叙谈中土的天下大势便了!”

菩萨谓东王公曰:

“师兄,下凡可定好转世谁家?又如何转世?能告知小弟否?”

东王公摇头叹曰:

“唯此事犹豫不决,还未曾细虑呢?怎么,师弟有甚高见?”

菩萨也摇头叹曰:

“唯独此事,最是难以决断,尤其是你,身份太高,又要干成大事,还不愿意参予矛盾纠纷其中,想做一个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天崖任你行的凡间武林大帝,天下哪有你这等好事?”

东王公叹曰:

“菩萨真知我心矣!我正因为如此而难以决断,每每寝不能寐,师弟有甚高见?肯帮我否?”

“那就看师兄能否再听本座一言否?”

“师弟之言若信不过,那天下,哈!就未有知己之人了也!愿听,愿听!菩萨尽管讲来!”

菩萨道:

“师兄,你自认为身份极高,不愿受那人间轮徊之苦,想学那菩提祖师,也变化一个什么所谓达摩老祖了事但你又怕所创武术离人间实况太远,不甚实用,难免被人们束之高阁,敬而远之,最后,落一个白白下凡一遭,以失败而告终耶,是也不是?”

东王公道:

“实不相瞒,正是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