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31

第131章

第131章.崔府君化作泥马渡康王

观世音菩萨自从分别将魏征、东王公、女英和洪崖妓等送至下界以后,总觉得中土大宋,不似刚刚开国时那前面两朝平顺,尤其是这些日子以来,天界警报频传:先是吕洞宾竟错帮北国箫太后大摆天门阵,闹了个乌烟瘴气又是洪太尉在江西龙虎山伏魔殿私下放走了压在殿下的罪臣三十六员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再是玉帝恼恨徽宗上表时笔误“犬帝”,而命赤须龙下界进犯中原,故意搅乱宋室江山.这样一来,必使赵氏王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了.俗话说,“不是谁家的孩子谁不心疼”,观世音总盼着天下能够有个长久太平,让老百姓有个休生养息的时机,可偏偏天不随人愿.她决定带韦驮菩萨和惠岸行者下界巡视一番,然后再做定夺.

观世音菩萨一行遂来到北国,却见那赤须龙转世,正是那女真完颜阿骨打部的狼主金兀术.他天生像貌凶恶,力大无穷.先起兵灭掉了大辽国,后妄自称帝建立金国,继而大举进犯中原。宋朝徽宗赵佶、钦宗赵恒当政,昏庸无道,无力破敌,他遂将宋徽的九太子康王赵构作为人质扣留在军营。金兀术并不就此甘心,仍继续南侵,靖康年间攻克东京卞梁城,掠走徽、钦二帝,宋室朝内无君,江山危在旦夕。

赵构不甘心异国受辱,总想有朝一日返回故都,执理朝政。于是,他在金营假献殷勤,博得金兀术的赏识,被收为义子,封为昌平王.

金兀术过了新春,到了二月半边,仍点起五十万人马,并诸位殿下一同随征杀奔南朝。非只一日,大军到了黄河,已是六月中旬了,天气炎热。兀术传令:

“各部兵将,仍旧沿河一带安下了营盘,待等天气稍凉,然后渡河。”

倏忽之间,到了七月十五日,金兀术先已传令,搭起一座芦篷,宰了多少猪羊鱼鸭之类,望北祀祖,把祭礼摆得端正,众王爷早已齐集伺候。

只见金兀术坐了火龙驹,后边跟着一个王子,穿着大红回龙夹纱战袍,金绞带勒腰,左挂弓,右插箭,挂口腰刀,坐下红缨马,头戴束发紫金冠,两根雉鸡尾左右分开。那崔孝也跟在后头来看,打听得就是康王.康王正走之间,坐下马忽然打了个前失,几乎跌下马来。就见他忙忙把扯手一勒,这马就趁势立了起来。兀术回头见了,大喜道:

“王儿马上的本事,倒也好了。”

不道殿下因马这一蹲,飞鱼袋内这张雕弓坠在地下。那崔孝走上一步,拾起弓来,双手递上,说道:

“殿下收好了。”

金兀术听见崔孝是中原口音,便问:

“你是何人?”

崔孝便向马前跪下,答道:

“小臣崔孝,原是中原人氏,在狼主这里医马,今已十九年了。”

兀术大喜道:

“看你这个老人家倒也忠厚,就着你侍奉殿下,待某家取了宋朝天下,封你个大大的官儿便了。”

崔孝谢了,就跟着康王来至厂前,下马进来,见了金兀术望北遥祭,叩拜已毕,一众人回到营中,席地而坐,把酒筵摆齐了吃酒。九殿下也就坐在下面。众王子心上好生不悦,暗道:

“子侄们甚多,偏要这个小南蛮为子做什么?”

他们哪里晓得这九殿下坐在下边,不觉低头流下泪来,暗想:“外国蛮人,尚有祖先。独我二帝蒙尘,宗庙毁伤,皇天不佑,岂不伤心?”兀术正在欢呼畅饮,看见康王含泪不饮,便问:

“王儿为何不饮?”

崔孝听见,连忙跪下奏道:

“殿下因适才受了惊恐,此时心中疼痛,身上不安,故饮不下喉。”

兀术道:

“既如此,你可扶殿下到后营将养罢!”

崔孝领命,扶了康王回到本帐。康王进了帐中,悲哭起来。崔孝选进后边帐房,吩咐小番:

“殿下身子不快,你们不要进来,都在外面伺候。”

小番答应一声,乐得往帐房外面好顽要。这崔季来到里边,遂叫:

“殿下,二帝有旨,快些跪接。”

康王听了,连忙跪下。崔孝遂在夹衣内拆出二帝血诏,奉上康王。康王接在手中,细细一看,心增悲戚。

这时,观世音在云上看得清楚,急叫护法鹦王巧姬前去帐篷处,提醒康王赶快逃走,又命惠岸行者前去前面崔府君神庙里,向丁已神崔巨卿传旨,让他谴自己的坐骑,将康王赵佶渡过江去.吩咐毕,巧姬和惠岸应喏而去.

且说帐篷内康王与崔孝正在传二帝诏旨,忽有小番来报:

“狼主来了。”

康王慌忙将血诏藏在贴身,出营来接。金兀术进帐坐下问道:

“王儿好了么?”

殿下忙谢道:

“父王,臣儿略觉好些了,多蒙父王挂念。”

正说之间,只见半空中一只大鸟好比母鸡一般,身上****,俱是五彩夺目,落在对面帐篷顶上,朝着营中叫道:

“赵构!赵构!此时不走,还等什么时候?”

崔孝听了,十分吃惊,兀术问道:

“这个鸟叫些什么?从不曾听见这般鸟音,倒像你们南朝人说话一般。”

康王道:

“此是怪鸟,我们中国常有,名为‘鷌蔦’,见则不祥。他在那里骂父王。”

金兀术道:

“听他在那里骂我什么?”

康王道:

“臣儿不敢说。”

金兀术道:

“此非你之罪,不妨说来我听。”

康王道:

“他骂父王道:‘骚羯狗!骚羯狗!绝了你喉,断了你首!’”

金兀术怒道:

“待某家射他下来。”

康王道:

“父王赐与臣儿射了罢。”

金兀术道:

“好,就看王儿弓箭何如?”

康王起身拈弓搭箭,暗暗祷告道:“若是神鸟,引我逃命,天不绝宋祚,此箭射去,箭到鸟落。”

祝罢,一箭射去。那神鸟张开口,把箭衔了就飞。崔孝即忙把康王的马牵将过来,叫道:

“殿下,快上马追去!”

这康王跳上马,随了这神鸟追去。崔孝执鞭赶上,跟在后边。逢营头,走营头;逢帐房,踹帐房,一直追去。兀术尚自坐着,看见康王如飞追去,暗想:“这呆孩子,这枝箭能值几何,如此追赶?”兀术转身仍往大帐中去,与众王子吃酒取乐。不一会,有平章报道:

“殿下在营中发辔头,踹坏了几个帐房,连人都踹坏了。”

金兀术大喝一声:

“什么大事?也来报我!”

平章嘿然不敢再说,只得出去。倒是众王子见兀术将殿下如此爱惜,好生不服,便道:

“昌平王,踹坏了帐房人口不打紧。但殿下年轻,不惯骑马,倘然跌下来,跌坏了殿下,这怎么处?”

兀术笑道:

“王兄们说的不差,小弟暂别。”

就出帐房来,跨上火龙驹,问小番道:

“你们可见殿下那里去了?”

小番道:

“殿下出了营,一直去了。”

兀术加鞭赶去。大叫:

“王儿!你往那里走?还不回来!”

康王在前边听了,吓得魂不附体,只是往前奔。兀术暗想:“这孩子不知道也罢,待我射他下来。”

就取弓在手,搭上箭,望康王马后一箭,正中在马后腿上。那马一跳,把康王掀下马来,爬起来就走。兀术笑道:

“吓坏了我儿了。”

康王正在危急,只见树林中走出一个老汉,方巾道服,一手牵着一匹马,一手一条马鞭;叫声:

“主公快上马!”

康王也不答应,接鞭跳上了马飞跑。兀术在后见了,大怒,拍马追来,骂道:

“老南蛮!我转来杀你。”

那康王一马跑到夹江,举目一望,但见一带长江,茫茫大水。在后兀术又追来,急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叫一声:

“天丧我也!”

这一声叫喊,忽然那马两蹄一举,背着康王向江中哄的一声响,跳入江中。兀术看见,大叫一声:

“不好了!”

赶到江边一望,不见了康王,到林中寻那老人,并无踪迹。

且说那康王的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术为何看他不见?因有神圣护住,遮了兀术的眼,故此不能看见。康王骑在马上,好比雾里一般,那里敢开眼睛,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不一个时辰,那马早已过了夹江,跳上岸来。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处,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望林中跑进去了。康王道:

“马啊!你有心,再驮我几步便好,怎么抛我在这里就去了?”

康王一面想,一面抬起头来,见日色坠下,天色已晚,只得慢慢的步入林中,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抬头一看,那庙门上有个旧匾额,虽然剥落,上面的字仍看得出,却是五个金字,写着“崔府君神庙”。康王走入庙门,门内站着一匹泥马,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又见那马湿淋淋的,浑身是水,暗自想道:“难道渡我过江的,就是此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声道:

“那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坏?”

言未毕,只听得一声响,那马即滩成一堆了。康王走上殿,向神举手言道:

“我赵构全仗神力保佑!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那时与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

说了,就走下来,将庙门关上,旁边寻块石头顶住了。然后走进来,倒在神厨里睡了。此正是“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有诗为证,诗曰:

“天枢拱北辰,地轴趋南曜。

神灵随默佑,泥马渡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