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56

第156章

第156章.丁未神石叔通与甲辰神孟非卿等六丁六甲

却说元朝的太保刘秉忠,他的孙儿名叫刘基,字伯温,中了元朝进士后,放高邮县丞。将及半年,猛然思到:“如今英雄四起,这个官那里是个有好结果的事业”,于是,便弃了官回转家乡处洲清田县.

刘基本是方诸山紫府州才库宫里的李淳风下界,回乡后每日里只拣那幽僻去处,把<春秋>来看.一日,他闲来无事游历县城附近的红罗山,忽见崖边有一石洞,便好奇地侧身而进。顺洞走了好一会,转弯抹角,却见透出一点天光来。伯温大喜,暗道:“此处必有下落了。”又走了数百步,忽见日色当空,天光清朗,有一石室如方丈大小一个所在。见石室上方刻有七个大字:

“此石为刘基所破。”

刘伯温看了,心知此必是天意,遂抓个石子向那石壁上猛击一下,只见毫光万道,石壁裂开,内中藏有用手抄写的兵书四卷。伯温便仰对天府叩头拜谢,正将书揣在袖中欲走出洞来时,忽听得石壁上“豁喇”一声响处,枯藤上跳出一只白猿来,望着刘伯温扑将上来。伯温大喝一声道:

“畜生,天赐宝贝,原说与我刘基的,你待怎样?”

那猿听后便拜伏在地,忽作人言告诉他道:

“自汉张子房得黄石公秘传之后,他就来到这嵩山辟谷,半路之中,将书收藏在内。便命其六丁六甲及本山山神管之。丁甲大神在云头上望见小猿颇有些灵气,便拘我到留侯张良面前。留侯却把手指来在地上画了个圆圈,给我来个画地为牢.从此,我就再也不能走出这个圆圈到外边一耍。今日,天意将此书付与了先生,欲教你辅主救民,现在,我在此已无甚用处。望先生方便,破开这个圆圈,把小猿放开了吧!!”

刘伯温便对他道:

“天书我虽取得,其中方法竟未曾看见,待我回家后细看,倘书中确有破开圆圈之法,我方好回来放你。目下,我如何会得?”

白猿只是苦苦哀求道:

“先生此时不放出去,何时再得进来?从前我刚被留侯拘束时,曾问过他,何年何月可放我出去?他便道:‘留着,留着,遇刘便放你。’今日已遇着您这个‘刘’了,须先生放出我才是,小猿则感恩不尽!”

刘伯温心中原是要试验天书一番的,见他哀求不过,便从袖中扯出天书来看,凑巧簿面上写着收放白猿的神法,却正好将天书诵读。没想到,把那放白猿的法儿刚刚读完,只见白猿朝着伯温拜了几拜,竟从山后跳将出去了。伯温也不顾他,遂放开大步,复从原路而回。回头一看,那石壁依然合了。伯温一路且惊且疑,回到家中看那天书时,其中奥妙和旨趣却未能深晓。刘伯温心下想道:“我一向观望天象,那帝星恰照在濠州彼处,主该处有通晓天意之人,今日我何不到那里探听探听。”

遂收拾起了琴剑书箱,起身奔濠州而来。不一日,来到濠州,便往西山古佛寺中游玩,见那济公化为周颠,正身倚胡床看着一本没头没脑的书。刘伯温近前便拜济公,道:

“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请了,在下刘伯温请教,请教!”

那周颠那里睬他,刘伯温随即又诉道:

“小可不辞跋涉而来,全望先生指教!”

周颠见他至诚,便把那自己正看着的书,递与刘伯温,道:

“你且拿去读吧,十日内如背得出来,我便教得你,不然你就不必回来了。”

刘伯温遂接过书来一看,见与前石匣中所得的大同小异。是日,就在寺中读了一夜,第二日一早,觉得自己背得溜口儿惯熟,便携书入见周颠。周颠听后说道:

“尔果天才也。”

遂给他一一讲论剖析天书,未及半日,刘基就已对全书通彻。伯温欲辞济公而行,周颠道:

“此术是扶佐帝王之技,值今天下乱离,你可先回家中,将来自有分晓。”

刘伯温别了周颠回到家中,只是耕田、凿井,不觉光阴已过十年之期。那张士诚、方国珍、徐寿辉、刘福通等,时常用金帛来聘他任军师,刘伯温自想:“此辈皆非帝王之器”,遂力辞不去。

一日,刘伯温正闲来在家抚琴,作歌曰:

“壮士宏兮,贯射白云,才略全兮,可秉钧衡世事乱兮,群雄四起,时岁歉兮,百姓饥贫。

帝星耀兮,瑞临建业,王气起兮,应在金陵龙蛇混兮,无人辩,贤愚淆兮,谁知音?”

歌唱方毕,便闻琴声有异,便自语道:

“异风拂席,主有才人相访,待我开门去看来。”

刘基出得门来探看,见果是好友宋濂来访,遂引进门,分宾主落座,看茶毕,刘基问道:

“宋老兄,久不相见,不知甚风将君吹得来?”

宋濂便指同来的另一朋友孙炎,说了姓名,道:

“我约了孙炎前来,劝你一同往投朱元璋.”

刘基又问道:

“我刘基向闻江淮狂夫,姓孙名炎,不知便是先生么?”

孙炎俯躬道:

“正是在下!”

三人遂自从晌午直说到半夜,仍秉烛而谈,俱言扶佐朱元章起事,乃是天意,言语中相合甚为投机.次早起来,刘基到母亲面前诉说前事,母亲便道:

“我也曾闻朱元章公是个英杰,我儿此去,正合吾意,汝便放心地去吧!”

刘基便整顿衣装等物,孙炎便吩咐随来的军校将车马完备,于是刘基与宋濂、孙炎等同行,在路五六日已至金陵。

次早,来到朱元章帐前谒见,朱元章遂易了官服,同李善长众官出迎,请入帐中分宾而坐,酒筵谈论直至天晓。遂授刘基为太史令,宋濂为资善大夫,二人叩头而退。

朱元璋对诸将道:

“今常州府及宜兴、广德、宁国、镇江等处,正是金陵股肱,若不早取,诚为手足之患。”

遂命大元帅徐达挂印征讨。郭英为前部先锋,廖永安为左副将,命通海为右副将,张德胜统前军,丁德兴统后军,冯国用统左军,赵德胜统右军,领兵五万征取各郡。徐达等受命而出.此后,又相继攻取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扬州等地.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

朱元璋平定天下后不久,新任均州知州陪着明朝钦差大臣,带着朱元璋的圣旨和御赐朝服,专程赶到武当山,欲封张三丰为正三品道录司右正的官,他们到了会仙馆院门口,让张三丰的弟子邱元靖进去通报,钦差大臣领着知州和一班衙役随后便进了会仙馆。张三丰听说钦差大臣亲自赶到武当山,早已明白了他们的意图,决定避而不见,于是,让人拿出他那邋里邋遢的百衲衣道袍,还有一双麻鞋和破斗笠,加上前不久捡的一把铁尺。向大弟子孙碧云吩咐了两句,顺手拿起墙角边的一把扫帚,出门扫起院子来。他一路扫过去,扫到门口,钦差大臣迎上来问道:

“道长,请问张三丰仙师在家吗?”

张三丰向会仙馆里面指了指,又扫起来。

钦差进了庵里,孙碧云接待了他们。钦差遂问道:

“张三丰仙师呢?”

孙碧云道:

“你们刚才不是跟仙师他说话了吗?”

钦差才明白,原来那位扫地的道人就是张三丰,他急忙出门探看,可是门口只靠着一把扫帚,张三丰早已不知去向了。

张三丰疯疯癫癫出外云游,几年后才回来。回来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大弟子孙碧云直奔金顶.他们经过几个月的登山踏看,跑遍了整个武当山。张三丰问孙碧云道:

“徒儿,这些天你都看到了什么?”

孙碧云答道:

“师父,弟子看到了均州城山环水绕,气象氤氲,看到了万山来朝武当山的奇观.”

张三丰道:

“你只是看到了山的外表,而没有看到山的内里。武当山乃是一尊活生生的天帝坐像.如:天柱峰是其首,金顶是其冠,只是皇冠已经陈旧,将来可换成新的。天柱峰止于紫霄是其胸腹五龙、南岩是其左臂五老、琼台是其右臂太子坡以下是其腿脚。”

孙碧云恍然大悟道:

“师父,你是说武当乃玄帝之形,玄帝乃武当之灵。”

张三丰拈须笑道:

“徒儿果然有悟性!只是玄帝袍服上的十二章纹,云朵潮水已经破烂,需要更换新的。再看均州城,山光水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