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61

第161章

第161章.地贼星鼓上蚤时迁

菩萨笑道:

“这事是咱们亲身经历的,当时只有关羽他自己一个人知道,比如,关羽他那卧蚕眉、丹凤眼和枣红脸、五绺长髯,不都是我在庙里救他时的杰作啊?哈哈哈!陈寿哪能知道呢?来,我看看他的书上是怎么写的.”

小龙女将三国志递于菩萨,菩萨认真的看了起来,边看边连连点头,不多时,将书看完,便道:

“通过这本书,就可以看清陈寿这个人,现在,完全可以说陈寿,他这个人是很公正的,也是可以信赖的.”

小龙女问道:

“娘娘,怎见得呢?”

菩萨道:

“你们看,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失街亭以后,陈寿的父亲和马谡一样受到了诸葛亮的处罚,马谡被诸葛亮投进大狱,死在狱中,而陈寿的父亲受到髡刑的处罚,髡刑就是削发,剃去头发,是种污辱性的处罚,然后被逐出军营.这时,陈寿的父亲回到家乡,以后,结婚生子,得了陈寿,等陈寿长大后,陈寿的父亲把他在失街亭当中满腔的义愤和不得志,都告诉给了陈寿.后来,陈寿的父亲病故,陈寿在任上匆忙赶回家中,为父守孝三年。而在其编撰三国志时,对于因卷入失街亭一战而受牵连的老父却只字未提,对于惩罚父亲的诸葛亮却大加颂扬,足见陈寿对待历史的公正态度,象他这样的一个人,难道不值得信赖吗?”

听了菩萨的一番评论,那正听得津津有味,咨咨入神的小龙女、惠岸行者、韦驮菩萨、善才童子、济公尊者、护法鹦王巧姬、守山大神和童子穆龟等,都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菩萨停顿了一会儿,又接着对众弟子们说道:

“第二个值得尊敬的人,是他的老师谯周.谯周是一个诙谐幽默的长者,但他最终却打破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你们看,在三国后期,魏国逐渐强大,蜀、吴两国均无力与魏国抗衡。魏国伐蜀时,兵至阴平。危急关头,谯周力劝后主刘禅降魏,并为了打消刘禅对降魏的顾虑,就挺身而出说:‘如果降魏后魏国不封你为王,我愿冒险去魏国说理’,刘禅听从了谯周的意见,投降了魏国.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后主刘禅不至于身败名裂,而且,另一方面,它又可使全蜀国的老百姓不至于遭到生灵涂炭。这本来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必须得冒被绝大多数人唾骂和非议的危险,人们总是认为投降是错的,其实并不尽然.我的意思是:象他这样一个宁可委屈自己,甚至会背上几千年的黑锅,不被千万人理解,而终使蜀国的老百姓及主公得到保全的人,难道不是一个最最最忠义的、最最最令人尊敬的人吗?阿弥陀佛,善哉!”

惠岸行者此时,又拿出一部书出来,递给菩萨,说道:

“师父,我这里还有一部书,书名却叫三国志通俗演义,署名是罗贯中写的,我查了一下,罗贯中乃山西太原府人氏,您看看,这书与三国志相比,不是讲重复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菩萨道:

“噢哦!有意思,你这部书是明朝嘉靖元年,修髯子张尚德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我这里也搜罗了一部三国演义,是明弘治十四年的黄正甫刊本,却没有署名是谁所作,比你那张尚德刊刻的本子还早上二十年呢!咳,甭管是谁写的,甭管它其中写得多么精彩,说到底,他们反正都逃不出陈寿三国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惠岸行者笑道:

“哈哈,师父说得对,凡尘就是凡尘,天界就是天界,那说书人和写书的人,甭管是怎么演义‘三国’,也甭管是怎么‘三国演义’,他再也演义不出关云长本名叫做冯长生来!有些事,谁能比咱们更为清楚?比如,吕布‘辕门射戟’,他为什么会射得那么准?谁知道?再如诸葛亮‘借东风’,那东风,他到底是怎么‘借’来的?如没有咱们菩萨帮他这个忙,他诸葛亮就是借到猴年马月去,也‘借’不来呀!哈哈!还有那,在祁山道上运粮的‘木牛流马’又是谁发明的?那图纸咋来得那么快?凡此种种,都非人力可为呀!”

菩萨道:

“就拿诸葛亮来说吧,他现已是人类智慧的化身了,在人间,他一路顺风,可他在玉帝那儿,却始终列不进特殊位置.如果没有东王公对他的特别赏识,把他归为散仙,收在才库宫里,他哪里会有一连串的风光?正因为如此,他这才不致于受玉皇大帝的节制,无论哪朝哪代,他愿意上哪儿就上哪儿,随便到人间走一遭他愿意变成谁就变成谁,然后,就回到他那个紫府州.哈哈,自由极了!”

韦驮菩萨听了,好奇的问道:

“菩萨,您说,在本朝他变的可是谁呀?”

菩萨含笑道:

“哈,这个问题?你还得问问那个济颠和尚去,他刚刚变成了个周颠,往那大明朝度那刘基回来!”

济公听菩萨夸他,便挥着手中的破扇子笑道:

“师父,那刘伯温在红罗山崖边石洞,得了一部天书,这书,本是他自己以前写的,他自己却看不懂,我实在是替他着急,没办法,只好出面点拨点拨他!就算是帮朋友一个忙,将来见面好有得聊啊!哈哈......”

护法鹦王巧姬似懂非懂的问道:

“嗳,活佛!他自己写的天书,他自己却看不懂?这是怎么回事?”

菩萨抢着答道:

“那诸葛亮的前身,本是天机星卢昌转世,春秋时下凡到齐国为相国晏婴后随黄石公习学兵法,汉刘邦时转世下凡为张子房,帮助刘邦打天下功成后又随赤松子修真学道,渐有大成.武帝时转世下凡为东方朔,因偷窃王母蟠桃二度,遂第四次堕入轮徊于汉献帝时托生转世为孔明.孔明号卧龙先生,助刘皇叔得西蜀,并鞠躬尽瘁,但死后而不已,他于唐贞观时又转世下凡为国师李淳风,与其兄袁天罡研究出来了况世巨典<推背图>到了本朝,他转世下凡为第七次了,就是那修建北京城的刘伯温.因宋元两代他偷了个懒,没有下界去潇洒,每日里只是躺在紫府州里睡大觉了,所以,他就把汉时帮刘邦打天下,写的那个四卷兵书,全就着酸辣豆腐汤给吃了!可不,都忘光了嘛!哈哈哈,济颠长老,你说为师的我,说得对也不对?”

济颠和尚赶忙说道:

“师父说的是,那刘伯温本来就是个天才专业户,说不定,他下一代就又改姓纪了吧?哈哈......”

童子穆龟这时,从他自己怀中取出一部书,双手捧着递给观世音道:

“师叔,我最近在市场看到一部好书,见是写那坎宫斗府,三十六天罡元帅和七十二个地煞将军共一百零八将演义的故事.书名叫水浒传,是一个江苏兴化人,叫施耐庵的人所写,于是,我把他买了下来,天天无事时在兽厩里看着玩儿.现在,请您看一看,他写得可好,内容可真实?”

“哦,我知道此事.施耐庵,名子安,他是罗贯中的老师,在苏州城东南隅的施家桥开馆授徒。有一天,他路过书铺,看到不少手抄元人的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零八将故事的。于是,他不惜高价买了回来,打算以此为线索,把其他有关梁山泊故事的话本内容,加以糅和,然后再写出一部江湖豪客传。当他把那江湖豪客传全书写完之时,又觉得书名不够含蓄,想再换一个书名。罗贯中看出了他老师的心思,就向他老师施耐庵建议说:‘老师,书名我看就叫水浒传吧!’施耐庵觉得这个意见很好,说:‘对,水浒,就是水边,其中还有典故,诗经上有古公禀父,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是歌颂周代发祥史的。因我这书,是写上代宋朝英雄的,就叫它水浒吧,听着非常合适!’”

童子穆龟问道:

“师叔,我读这书,总觉得别扭,一是写来写去,把水泊梁山写得招了安,太窝馕了!二是写来写去,把一百零八将几乎全写死了,没剩下几个馄囵的,实在太晦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