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神仙佛谱
827300000163

第163章

第163章.转世沈万山

潭柘寺坐北朝南,有房九百九十九间半,建筑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时至明永乐年代,燕王朱隶入京,国师刘伯温带人先打前站,因当时山脉绵延,没有道路,他们一行人只好翻山越岭.当到达西山最高处灵山顶上的时候,刘伯温站在峰顶东向而望,见紫气东来,河水左右环绕,那风水是得天独厚.就张弓搭箭,朝东方射去。那落箭的地方叫后门桥,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于是,就将北京城的地点定了下来.”

韦驮问道:

“菩萨,那时后门桥下石碑,怎地会刻有‘北京城’三个字呢?”

“这三个字,乃是刘伯温的爷爷刘秉忠所写,早在元代时,他就叫人刻好了石碑埋在桥下的.那时,刘秉忠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他曾建议忽必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寓意,将当时的国号更名为‘大元’,忽必烈就是听了他的意见才这么办的.后来,刘秉忠参照周礼考工纪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总揽规划了元大都:城墙周长五十六里,大街宽二十四步,小街宽十二步。这个后门桥就是那时修建的.元大都前后共规划统建了十八个年头.”

小龙女道:

“娘娘,这说明,早在刘伯温他爷爷刘秉忠时,就把元大都定为‘北京城’了!但那后来呢?”

“你判定得太对了!哈,下面听我接着说啊.但是,要修北京城,必须要有大量的银钱,这怎么办呢?那时,我正好为陶朱公逃下凡尘而巡视宛平,刘伯温竟把我认了出来,他便将我拦住,问计与我.我遂对他说道:‘你何不去找一个名叫沈万山的人?’刘伯温就问我:‘沈万山是谁呢?找他何为?’我便告诉他说:‘他就是你想要找的财神陶朱公呢!他曾对本座说过,如用得着他时,只要见着本座的三寸小纸条,他就给我办钱.后来,因他私自窖藏百银八千万两,以致使世面上金银流通紧缩,被玉帝侦知,就要罚他杖刑五百,才只打了他一百,他就装死逃往凡尘隐蔽起来.你只要能找到他,他现在可是惊弓之鸟,一打便可有银子花!’

几天后,刘伯温的手下还真找到了沈万山,把他带到什刹海来见刘伯温.只见沈万山他变化成一个乞丐,浑身又脏又破,胳肢窝下夹着一个破瓦罐,其实,那就是他的聚宝盆.沈万山听刘伯温说,找他是为了向他要钱来的,便道:‘我一个穷要饭的,哪儿有钱给你?’刘伯温心道:‘财神啊!你就别装蒜了,跟我来这一套又有何用?现在,我要修北京城,没钱!不找你找谁呀?’遂眼睛一瞪嚷道:‘你曾说过,如用得着我时,只要见着我的三寸纸条,你就给办钱,可事到临头,竟说没有钱了?哼!没钱不行!来人哪!给我打!’手下人立时操起棍棒朝沈万山狠打起来.沈万山听了就是一楞,心道:‘这话我就只对观世音菩萨一人说过一次,他怎地知道的?噢!他们原来是一抹子!好吧!’遂把脚一跺说:‘哎唷,我的天呐!别打了,别打了!我这脚底下就有银子,你们挖吧!’刘伯温大喜,派人一挖,果然地底下有大缸大缸的白花花银子。有了钱,就可以按照潭柘寺的样子,开始修建北京城了.一开始先修的西直门城楼,可城楼还没修完,银子就用完了,便接茬找沈万山要,没有就打,沈万山一被逼急了,就往地下一指:‘这里有银子。’大伙一挖,果然又有银子.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北京城终于建起来了。那些挖银子挖出的大坑的地方,放进水后,就成了什刹海、北海和中南海了.”

惠岸行者诧异道:

“师父您忘啦?那燕王朱隶入京之时,国师刘伯温早已羽化升天了耶!”

菩萨笑道:

“还是你小鬼精灵得很呐!这事你还得去问那济颠活佛去,才是!”

济颠听说,张口笑道:

“那天我去方诸山耍子,迎头正好遇见刘伯温哏儿屁,神灵回转天庭,我即告诉他:‘有鲁班爷正在找你,叫你把北京城再细细地描绘一下!’他则言道:‘我刚刚回天庭不到三日,怎能再去大明?’,我当即骂他,‘没恼子’!便给他出了个主意,告诉他,叫他午夜子时之分,‘给燕王朱隶托去一个好梦,把重修北京城的事跟他说清楚了,这不就可将鲁班托你的事做个了结了吗?’”

说到此,济颠又道:

“师父,您当然知道我这件事了,因我那天在临去方诸山之前,在北京的南池子街上,认出了您!”

菩萨问:

“是吗?那时,为师的在街上干啥?”

“没错!就是您化装示显.那天我正拿着我那破蒲扇,东瞅瞅,西看看,忽见从北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比我这身行头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口内还念着几句比我那‘帽儿破,鞋儿破’更为有味儿的鼓词,道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我见您竟学着我那平日醉酒作歌的模样,便想近前去跟您打个趣,逗个笑.刚想迈步,就见您肩头褡裢上写着‘潮音’二字,遂惊出了一身冷汗,知道是师父亲自驾临京城点化世事,便不敢上前造次打扰.正在犹豫时,就见那名叫甄士隐的老头,实是瑶池王母所属的百花仙子所变,她在当场竟给您解注那好了歌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唱罢,就见您拍掌赞道:‘解得切,解得切!’随后,甄士隐便将您肩上褡裢抢过来背在她自己肩上,竟同您一起飘然而去.我见您去得远了,方才奔去方诸山.师父,弟子说的可对?”

正说着,那护法鹦王巧姬又来报说:

“昆仑山玉虚宫南极仙翁来下请贴,现在洞外侯旨,请菩萨示下.”

菩萨道:

“韦驮菩萨,你与惠岸行者出洞,替我把仙翁请进洞来.”

韦驮菩萨与惠岸行者领旨出洞,须臾,南极仙翁进洞,施礼毕,菩萨道:

“言对青山青又青,两人土上说原因,三人牵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遂分宾主落座,小龙女端上茶来.南极仙翁笑道:

“菩萨,哪里学得五言绝句,来向老朽转(音zhuai)文,以笑老朽孤陋寡闻也!”

菩萨哈哈大笑道:

“请仙翁试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