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爱上我的女学生
827700000124

第124章 :逃跑的新郎 (1)

第九十八章:逃跑的新郎 (1)

有人星夜赶考,有人天亮辞官。

————张美庄谚语

沈丘,繁华的大街,张金龙老汉正在低着头,一边沉思一边走路。

张金龙老实忠厚,善良本份。一副苦瓜脸,头发花白,五十岁左右,穿着皱巴巴的黑色西装。

突然,后面传来一个声音喊他:那货!那货!那货!

这声音似曾相识,张金龙老汉不禁回过头来。

身后站着他当年参加越南战争时的老战友,郭卫红,正笑眯眯的望着他。

郭卫红头发油亮,笔直的皂青色中山装,一副八十年代的领导干部模样。

张金龙仔细的看了又看,不由得发出惊喜的声音:咦!驴蛋!驴蛋!(“驴蛋”是郭卫红年轻时的外号)真是你呀!不是听谁说你在吴营乡计生办当会计的吗?你咋在这儿呢?

说完,高兴的迎了上去,两双历经沧桑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郭卫红:我现在退居二线了。不说这些了,走,走,找个小店喝两盅去!

张金龙眉开眼笑:好,好,喝两盅去!

两个人兴高采烈的去找酒店。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唱:

杨柳青,去当兵;

杨柳黄,上战场;

杨柳落,越寇奈我何?

打败了越寇大家多欢乐!

走着走着,迎面过来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英俊、潇洒,一副正直忠厚、本分能干的样子。摩托车后面带着一袋小麦种子。

小伙子对张金龙说:俺大(意为:俺爸),你这弄啥去啊?小麦种子都买好了,咱回家吧?

张金龙对儿子说: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你郭叔,我的老战友。

张金龙又对郭卫红笑了笑说:这是我的孩子,叫雁兵,今年都十九岁了。

雁兵腼腆的对郭卫红笑了笑:郭叔,您好。

郭卫红目不转睛的望着雁兵看了又看,眼中飘过一丝异样的神情。

见雁兵向他问好,忙说:好好,好好,孩子,你真懂事。

转过脸,又对张金龙说:生子如此,人生之福啊!好啊,真不错,一表人才啊!

张金龙笑了笑说:啥福啊,上三年高中,也没考上,也不愿上了,热迷上修摩托车了,有啥出息!

郭卫红:修车这行也不错啊,慢慢来嘛,年轻人以后有的是机会。

又对雁兵说:走,孩子,一块喝点酒去。我请你们爷儿俩。

雁兵摇摇头:郭叔,对不住,我不会喝酒,真的没沾过一滴酒。

张金龙:这样吧,不用带我了,你自己先回去吧,别让你娘挂念。告诉她,我跟你郭叔喝酒去了,下午再回去。

雁兵只好骑着摩托车自己先回家了。

张金龙、郭卫红这两个人的形象要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虽然穿着西装,但是一副落魄失意、老实巴交的样子,一个虽然穿着中山装,但是一副踌躇满志、洋洋自得的表现。这就是国家农民和国家干部的区别。

正是: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郭卫红回到家里,对老伴和女儿说:你们猜我今个在街上遇见谁了?我遇见经常跟你们说的、我的战友、我当年最好的朋友张金龙了。更主要的是,我还在街上见他儿子了,叫雁兵,长的那真是潇洒英俊啊!没想到张金龙这个老王八蛋,竟然有这样一个好看的儿子!真是便宜了这个老家伙!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女儿郭紫丽一眼。

紫丽低着头不说话。

紫丽十八岁,漂亮,白净,村姑模样,又喜爱打扮,但是又不善于打扮,金耳坠、金项链,显得非常俗气,全不像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该有的装扮。郭卫红夫妻俩就这一个女儿,视如掌上明珠。

老伴说:你想说啥啊?你是不是想把咱闺女嫁给他?那俺俩也得先看看他人到底长的咋样啊!

郭卫红:那是那是,还是您俩说了算。不过,我敢打保票,您俩看一眼就会相中他。长的那个人才,那真是没得说的!

老伴说:那赶明天你先想个办法,教咱闺女先偷着瞄瞄,真相中了就找人提亲去,相不中就拉倒!

郭卫红:中,中,有道理,有道理!

几天之后,郭卫红又来到张金龙家,对张老汉说:鸟人啊,今天没有啥事吧?跟我一起到镇上银行领我的工资去吧?上午咱俩还喝酒,再好好唠唠嗑。

张金龙笑道:好好,俺这老农民不像你这国家干部,俺啥都没有,就有时间。你说上那儿都中!

郭卫红:你看这都立秋了,天还恁热!我这外衣先搁你家吧,等回来再穿上。

张金龙说:好好,先搁那椅子上吧!

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到村外马路上搭公交车去了。

下午,张金龙一个人回来了。显然,郭卫红忘了来张家拿外衣。

第二天早晨,村长来喊张金龙到村委会办公室接电话。

电话是郭卫红打来的:不好意思,昨天把外衣忘你家里了,你让雁兵给我送来吧!

雁兵骑着摩托车来到南渔村。在村口,向一个农妇打听郭卫红家的住址。

在去郭家的路上,经过一小片榆树林,雁兵发现,有几个姑娘正在那里或坐或站的闲聊。

明显的感觉到,其中有一个姑娘正用热烈的眼光羞涩的望着自己。

来到郭卫红家,发现郭卫红两口子待自己异常的热情,特别是郭卫红的老伴,眉开眼笑的忙前忙后,不一会儿就端上来一大桌子饭菜,非要留雁兵吃午饭不行。

雁兵客气了一下,见推辞不了,只好留下来吃饭了。

饭后,郭卫红的老伴一直把雁兵送出大门外好远,一再叮咛雁兵:没事时一定要常来家里玩。

雁兵很纳闷,非常受宠若惊,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但转念一想,也许郭卫红和自己父亲的关系确实太好了,所以他们才对自己这么好。

又过了几天,郭卫红又打来电话,说自己星期天钓到好几条鲶鱼,让张金龙去他家吃鲶鱼去。

下午,张金龙回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两条大鲶鱼。到了屋子里,把鲶鱼往盆里一放,就赞不绝口的向老伴和小刚夸奖郭卫红的女儿紫丽是如何如何的又漂亮又懂事:他闺女紫丽长的真好看啊,又高又胖,长的又白。初中毕业上的卫校,现在分到咱这白集镇上的医院里当护士呢。人家闺女那真懂事,一口一个大叔的叫我,一直给我夹菜倒酒,还去给我买烟。要是能给咱家当媳妇多好。可惜人家全家都是国家干部,咱家配不上人家。——对了对了,雁兵,你没事了去她家玩去吧!我回来时她一家人都安排我教你去玩呢,紫丽还说你是高中毕业,她有不懂的知识要问你哩!小刚,你明天没事就去吧,好好和她谈谈,说不定人家就相中你了呢!

雁兵冷笑了一声:啥国家干部?现在医院的护士跟临时工差不多,一月就那几百块钱。

说完,自顾自的回到房中看书去了。

他爹气得把电视机遥控往椅子帮上一拍骂道:小孩子家你懂的啥?你看咱这农村的闺女有几个有工作的?你看咱村娶的媳妇,有几个好看的?有几个能像她那样又高又胖的?

雁兵在里面接了一句:啥又高又胖的!娶媳妇又不是买个牛!现在的姑娘有几个干活的?

他爹气得又要拍遥控。

老伴劝道:您俩在这家里吵有啥用?人家又不会嫁到咱这穷家!吵啥吵!别把电视遥控摔坏了!

老一辈农村人的最高择偶标准就是又高又胖,这样生的孩子也好看。注意“胖”的意义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胖,事实上应该说只是丰满,漂亮丰满的女人当然好看。农村人不懂得说“丰满”这两个字,只好说“胖”。至于我们理解的“胖”,农村人有另外的表达,他们不说是“胖”,说是“肥”,常说:长得肥,吃得肥,跟个肥猪一样。

人在家中坐,福从天外来。半个月之后,张金龙家来了一个气质优雅、非常干练、非常精神的老头。

那老头个头不高,瘦瘦的,戴着米色的礼帽,穿着非常干净的青灰色长衫。

原来是远近闻名的、农村红白喜事的唱礼司仪马好古老先生,外号马半仙。

张金龙慌忙倒茶让烟,喊老伴去买菜,表现出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

马半仙抱起双拳面带微笑的说:恭喜恭喜,张老先生,鄙人是来给令公子说媒的。

张金龙眉开眼笑的说道:马先生,您辛苦了,先用茶先用茶,慢慢说话。

马半仙所介绍的女方,就是郭卫红的女儿南紫丽。

显然,这正是张金龙所梦寐以求的。

两个人在客厅里嘀嘀咕咕商量了好几个小时。

临走时,张金龙非要给马半仙封一百元的“车马费”不行。

马先生假意谦让了一番,最后看张金龙那样的诚心诚意,也只好笑纳了。

马先生气质优雅。这种人是农村中的老一辈小资形象,也算是新型、另类的农民形象,虽然收入不多、学问也并不是真的那么渊博,但是生活的非常自在、潇洒、特立独行,那种优雅的气质,要求能够达到凭空就给广大农民一见就不由自主的尊重的感觉。我们要彻底打破影视作品中那种虚假的、死板生硬的农民形象。

傍晚,雁兵回来之后,张金龙就笑眯眯的把马半仙来说媒的情况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