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爱上我的女学生
827700000070

第70章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一

第六十六章:世上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一

世间花木太匆匆,春未尽时花已空。

——题记

流沙河大桥下,十月份的天气,几艘大船停留在河中央,正在不停的抽取河底的流沙。

突然,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船主大声的惊叫了起来:“看、看、看,那是啥东西?”

一具女尸漂浮了上来。

准确的说,是一个鬼魂,觉得自己死得太冤,所以不甘心,就借着这次机器掘动的力量,把自己生前的身体托出了水面。

警察来了。最后确定,死者正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李思凡姑娘。

初步判定,李思凡是自杀。但是一个警察发现,她的头上,好像有被砖头砸过的痕迹。经过法医鉴定之后,也确定了她的脑子里有淤血;但是河底只有流沙,没有砖头,显然这姑娘根本就不是被河水淹死的。

此时是她回到武训高中以后,再次落榜之后的第四个月份。尽管她已经脱离了这个学校,但是警察先生们通过调查,还是来到学校,找到了夏子辛,向他了解情况。

夏子辛坦然承认,自己确实和李思凡很熟悉,但是自己绝对没有杀她,自己没有杀她的必要。在警察局里,他把和李思凡相好的全部过程,一五一十的、毫无保留的全部说了出来。用他的话说,也许能给警官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因为他也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凶手,告慰李思凡的在天之灵。

检查了夏子辛那罪恶的单身宿舍,警察们没有发现任何希望发现的东西。

第二次来检查,一个警察突然神差鬼使的走进了邻近的另一个老师的单身宿舍。原来他听到了一个女孩低声的哭泣;并且,仿佛有一双软弱的手在拉他的袖子,一直朝隔壁那个房间拉。凭直觉,这个警察相信这间房屋里一定有问题。那个房间的门半开着,那个老师去了上海,根本没有住在这里。事实上,这里住的是夏子辛刚刚上高一的侄子,名字叫夏威利。

警察们仔细的检查了夏威利的房间,在墙上突然发现了几点被粉笔涂抹过的血迹。找出一点不太明显的、没有被涂抹的,提取了样本。

回去和李思凡的DNA样本一比对,发现正是这个女孩的血迹。

就这样,人高马大、潇洒无比的夏威利被关进了警察局,他把什么都说了出来。

我们还是先从李思凡从广州回来说起吧!

南方,那些令无数的落榜生向往的地方,到底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目前我们生产的东西,我们采用一种很通俗很保守的说法吧,我们卖出去的东西,很大一部分,还没有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所以尽管中国已经成了服装第一出口大国,可是我们卖了几万件衬衫,还不能买回来一架飞机;还有像打火机,一美元买一打吧,够用上半年的。其他的,像什么皮鞋玩具汽车轮胎等等等等,无一不是污染的东西,无一不是低级的、密集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廉价的劳动力共同打造的东西,让人很为那些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的人感到可笑!

这样的情况,致使工人的工资,必定会有一个上限,否则老板就没有赚头,就没有再继续扩大生产的动力。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我们的落榜生,在面对不得不转化为体力劳动者这样一个现实后,还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拿到预期的工资,甚至,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工厂就不错了。

这就是李思凡又从广州回来的原因。

她在广州,通过老乡的介绍,进了一家服装厂,辛辛苦苦一个月之后,发现自己才拿到一千三百块钱。除去房租、吃饭,所剩无几,如果要是再买件衣服,根本就一分钱没有了。她还跟一个同学打听到,自从自己走了之后,夏子辛可能是感到太空虚无聊吧,就在工作之余,到外校做了代课教师。那个同学说,目前的夏子辛,工资是两千四百多,在武训高中的课时是九百多,还当了班主任,班主任补助是五百,在那个代课的学校,每月还有一千八九百的代课费,最保守的估计,他现在一个月挣五千多块!

同学说:“哇!他发财了!”

李思凡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很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离开学校,也很后悔不该和李刚那样藕断丝连。她想,自己要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夏子辛,他就是每个月给自己两千块钱,就是一千块,也比在这里受这活罪强啊,至少房子问题、吃饭问题不用操心啊,因为自己家就住在离县城不到五公里的地方,那不管怎么说,每个月也比现在剩下的钱多啊!

你瞧我们的小姑娘,就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天真可爱,胸无大志,易于满足!

也无怪乎如此。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经历过艰苦的体力劳动的人,才会真正了解那种极力想摆脱的心理是多么的迫切。是啊,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今天,别的不说,看看电视电影里的那些画面,看看街上游游荡荡的红男绿女,谁不想过一种衣食无忧、不劳而获、悠闲自在的快乐日子?

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她终于算完了第二个月的工资,不顾同事、老乡、朋友、同学甚至远在家乡的父母的劝阻,怀着不可告人的愿望,穿戴一新的、心情愉快的从广州回来了。

她告诉父母,她还是想上大学,她想再复习一年,不让父母拿一分钱的学费和生活费,她自己挣的有钱。

考虑到她的哥哥和姐姐们都已成家立业,家里也没什么负担了,年迈的父母就想,这样也好,说不定我们家还真有考上一个大学生的风水。——尽管他们还不知道要供应出一个大学生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就这样,李思凡又联系上了夏子辛,两个人在一番久旱逢雨的缠绵之后,李思凡明确告诉夏子辛,自己要复习,明年要上大学。

夏子辛对于李思凡的到来,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她又找上门来,心甘情愿的做自己的奴隶了;担心的是,自己那种见好就收的原则被打破了,到底还是有一点害怕夜长梦多。

不过好在这一次李思凡比较老实了,打算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了。

这时候,高三复习班已经开学两个月了。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夏老师毕竟神通广大啊,最后李思凡还是没费一刀一枪就进了一个很好的复习班,并且坐在了一个很好的座位。

其他的同学,对这位打扮入时、目空一切的女郎很是看不惯,可是看不惯又有什么办法?没有人敢惹她生气,同学们都知道她“来头很大”。

而李思凡,显然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人生不就是这样?今宵有酒今宵醉,那管明天要割头!

她每次向夏子辛要钱,都不多要,都只是二百三百的,频率是四五天一次。逢到节日,什么重阳节元旦节腊八节圣蛋节情人节上元节清明节父亲节母亲节三八节五一节,那要夏子辛自己眼里出气,主动的增加银两,否则怎么过日子?还不等着吵架啊!所以夏子辛很头疼这些节日:他娘的都什么破节?怎么这么多?除了让老子多花钱,这都有什么用!

再说李思凡的成绩。

我们以高考的四百四十四分为参照吧,本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李思凡考了四百二十一分;第二次,考了四百零七分;第三次,正好四百分;第四次,李思凡考了一科语文后就不考了,怕分数下来后失去信心。

第一次分数下来的时候,夏子辛鼓励她:“不要紧,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是因为你回来得太晚了,下次就会进步了。”

第二次,夏子辛说:“这次题出得太难了,高考时根本没有这么难。”

第三次,夏子辛考虑了好久,不得不沉痛的对李思凡说:“以你现在的成绩,估计明年没有保证,我们还是找一个人替考吧!”

李思凡瞪起眼睛说:“你是不是盼着我赶快离开你啊?”

李思凡心想:要真是这样,老娘我还真的不走了!

夏子辛忙笑着说:“那哪能啊,我还盼着我们一辈子都在一起呢!不过不能因为要暂时分开就不上大学啊!”

李思凡说:“这话还差不多。这话我爱听。”

过了一会儿,李思凡又轻描淡写的说:“真给我找替考啊?好啊,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

从此之后,更是对模拟考试满不在乎。

但是夏子辛的心里,从此却增加了一个包袱,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他明白,只有把李思凡送进大学,她才会彻底的离开自己,否则,明年,那就不再是要求自己仅仅把她弄进复习班这样的事情了!说不定就得一直包养她。

我们说,爱情,它本身就是一场鬼打墙,我们老是想冲出某种东西的包围,可是无论如何努力就是冲不出去。比如,年轻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时,如果在一个有钱的女人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之间选择的话,那很多人为了事业往往会选择前者,像历史上的李益和元缜,文学中的周朴园。只有取得名利之后的男人,才懂得年轻时那一段爱情的珍贵,可是现在,又能到哪里去寻找那样一个年轻漂亮又纯洁无比的女孩?夏子辛就这样想过,如果楼霞还活着的话,她会像李思凡这样吗?她不会,她不会,她既不贪财,也不会和任何李刚约会,如果楼霞还活着,自己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娶她、去珍惜她,这个世界上,到哪里还能够找到这样爱自己的好女孩?

爱情的另一个规律是:当你付出感情的时候,别人往往不知道珍惜;当你淡薄感情的时候,却正是别人最爱你的时候。我不知道女人都是怎样想的,但一个男人,比如像刚认识李思凡时的夏子辛,他付出感情的时候,那种爱,是真诚的,是没有任何功利的,显然要比女人更伟大得多,显然李思凡没有看出这种感情的伟大来。怎么说呢?他需要爱情的时候,你不给他,他不需要了,你却又回来了!更何况男人本来就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如果没有很深的感情维系,你怎么能够期盼和他地久天长!

为了保证李思凡能够上成一个本科学校,夏子辛可谓煞费苦心。

他想让李思凡走艺术生考试的捷径。

首先,他在派出所找人先给李思凡办了一个假户口、一个假身份证,目的是既让替考参加考试,又让她自己也参加考试,免得她不甘心。假身份证上的名字就叫李霞。然后,他在高二找到一个和李思凡长得很像的学习美术的女生,花了一千元,让她在年前先帮李思凡考过专业课。

专业课过了之后,第二年高考的时候,夏子辛又花了一千元钱,在高二找了个和李思凡脸型很相似的成绩优秀的女生,帮李思凡考文化课。只要这个女生能考个接近大专的成绩,那加上专业课的成绩,李思凡就能上本科。当然了,也许到了大学之后不喜欢画画,那没有问题呀,可以找找人再转系啊!只要迈进大学的门,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应该说,夏子辛这一套计划是比较周密的,也是完全可以成功的。要是为别的人办事,他还真不愿意费尽这么大的心血。这也算对得起李思凡将近两年的伺候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考文化课的时候,刚考完语文数学两科,那个艺术生考场突然有考生举报,说竞争不公平,有大量的替考。

第二天,省教育厅派人来查,结果真的查出了十七位替考的考生。

很不幸,夏子辛安排的那个女生,就属于其中的一员。

这真是:百年大计,毁于一旦!

不过,好在李思凡自己也参加了考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那就等吧!

等到六月三十日的时候,分数下来了,两个人都傻眼了:李思凡只考了二百八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