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叶菜栽培技术
8336700000007

第7章 甘蓝栽培技术(2)

2.圆头类型叶球圆顶部球形,多为早熟或中熟品种,内茎短缩,外叶少而紧密,结球坚实,球形整齐,球叶脆嫩,品质好,成熟期集中,从定植到收获需50—70天,代表品种有北京早熟、中甘11号等。

3.平头类型植株较大,生长势强,叶球为扁圆球形,顶部较平,多为晚熟和中熟品种。适应性较强,尤其抗病性较强。叶球较大,结球紧实,较耐贮运。从定植到收获需70—100天。

(二)品种

由于温室生产多强调深冬上市,价格较高,所以,选用结球较小的早熟、高产、包心齐、耐寒、抗病的品种比较好。目前在温室中栽培比较理想的品种为中甘11号、83-98、鲁甘蓝2号等。

1.中甘1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植株长势比较强,外叶12—14片,叶色深绿,叶面蜡粉中等,叶球近圆形,球高13.8—15.5厘米,横径12.9—15.3厘米,心柱高6—7厘米;叶球脆嫩汁多,品质好,抽薹率低,抗干烧心病。冬性较强,适于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一般亩栽4500—5000株,栽后45—50天上市,亩产量3000—3500千克。

2.83—98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植株开展度40—50厘米,外叶12—16片,叶色浅绿,叶片倒卵形,叶面蜡粉较少。叶球圆球形,紧实,叶质脆嫩,风味和品质优良。冬性较强,不易先期抽薹,抗干烧心病。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50天,单球重0.8—1千克,亩产可达3300—3800千克。

3.中甘8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种一代。叶球扁圆球形,高12厘米,横径24厘米,中心柱长5—6厘米;外叶16—18片,叶色灰绿,叶面蜡粉较多。抗病性强,春季和夏季均可栽培。亩栽3000—3300株,定植后65天左右收获,亩产4000千克。

4.京丰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40厘米,开展度70—80厘米,莲座叶12—14片,绿色,蜡粉中等;叶球扁圆形,浅绿色,中心柱高7—9厘米。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每亩栽植2300株左右,定植后80—90天收获,亩产4000—5000千克。

5.鲁甘蓝2号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极早熟一代杂交种。外叶绿色较淡,植株较小,株高22.7厘米,开展度46.6厘米;叶球圆形,黄绿色,球高L3.7厘米,直径14.4厘米,平均单叶球重500—600克。亩栽6000株左右,亩产量2000—2500千克。冬性较弱,可在塑料薄膜小拱棚栽培,播种和定植不要过早,以免发生先期抽薹。

四、栽培技术

(一)茬口安排

目前日光温室栽培甘蓝,一般多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育苗,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定植,第二年1月到2月上市。这种茬口安排赶在元旦、春节前后上市,效益较好,又不影响早春茬作物的生产,可以取得双丰收。

(二)育苗

1.播期和苗龄根据上市时间要求和所用品种,一般可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育苗,苗龄50—70天。壮苗的形态特征是:8—10片真叶,叶丛紧凑,叶片浓绿、肥大,茎粗壮,秧苗大小整齐,根系健壮发达。

2.育苗场所及播量由于各家情况不同,有的育苗是在阳畦里,有的则在温室里。在温室育苗时,可与速生菜同室进行,以充分利用温室土地。

亩用种量50克,播种床每平方米用种5—8克,分苗床每平方米可育成苗100株,育苗量应比实际栽用量多15%左右。

3.做苗床播种挖好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平方米20—30千克,充分与土混匀后,表面铺2—3厘米厚过筛肥沃菜园表土,育苗床表面撒施磷酸二氢钾,每平方米50克,而后打足底水,进一步用细土找平苗床。

干子播种。播种前用相当于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或代森锌拌种(种子和药装在一个瓶内摇动)。种子均匀撒布在床面,筛土覆盖1厘米厚。

4.播种后的管理

(1)温度白天在20℃—25℃,夜间不低于10℃,3—5天可齐苗。齐苗后白天温度在15℃左右,不超过25℃。吐心叶时温度增至15℃—18℃。

(2)分苗出齐苗后可适当疏间,使小苗不过于拥挤。幼苗2—3片叶时分移1次,株行距均为8—10厘米,分苗床的营养土配法与播种床一样,有条件的可移在营养钵中。分苗后提高管理温度,白天在16℃—20℃,夜间不低于10℃,管理上由分苗前的以蹲苗为主转为以促苗快长为主。苗茎粗0.5厘米以上时,避免长期遭受12℃以下低温。定植前10天左右浇大水切块,并炼苗准备移栽。

(三)定植

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30千克,深翻20—25厘米,耙细耧平。作平畦或起垄并覆膜,以利提高地温和降低室内湿度,可提高地温2℃—4℃,减少室内湿度20%左右,有利根系活动,促进地上生长,减轻病害发生。畦宽1.1—1.3米,其间留人行道;垄宽同畦宽,高10—12厘米,垄面要整平,地膜要拉紧压实。垄底宽35厘米,一垄栽4行,株距25—30厘米,亩苗数6500—7000株。

(四)定植后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期温度控制要高些,白天在20℃—25℃,夜间在15℃,促进根系活动,早缓苗。缓苗后温度调低,白天在16℃—20℃,不超过25℃;夜间在10℃。在2月中旬以后外界气温开始升高,室内温度不能超过27℃,以保持在15℃—20℃为好,有利叶球抱合。要注意通风排湿。

2.水分管理定植时灌足水,定植缓苗后结合灌水亩追硫酸铵10—15千克。结球期再追施1次,亩追施硫酸铵10—15千克。包心前一般不宜灌水。如果发现白天上午10点左右叶片萎蔫,叶深绿色,可灌水,灌水要适量,防止地温下降。2月中旬开始包心时灌水1次,灌水后注意放风。结球期共灌2—3次水。

定植后加强行间锄划,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的目的。莲座期前可锄划3—4次。

(五)甘蓝栽培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甘蓝不结球或结球松散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甘蓝由野生不结球种类演变而来,原产地中海沿岸,冬季冷凉,在越冬之前,为保护生长点免受冻害,叶片向生长点合拢,形成一个叶球形状,而不结成叶球。经过人类长期栽培、选育,演化成结球甘蓝。栽培过程中,处于春、秋季节,气候冷凉,较短的日照,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特别是叶球生长期,温度在15℃—20℃。由于长期栽培,结球甘蓝适应了这种条件。与此相反,温度在25℃以上,日照14小时以上,水、肥条件差,则不结球或结球松散。所以,在保护地栽培时,要注意调控适宜的温度,防止高温引起不结球或结球松散。

结球松散的原因还与外叶(莲座叶)有关。在甘蓝生产中,因徒长或病害等,去掉60%以上外叶,就会结球松散或不包心。正常生长情况下,外叶中有20%的养分被转到球叶中;去掉外叶减少了球叶养分,也会引起球叶抱合松散,甚至球叶向外开张。

此外,还有品种不纯、栽培时期不适宜及病虫害等影响,均会影响结球好坏。

2.甘蓝早期抽薹及预防甘蓝是二年生植物,第一年完成营养生长,经过冬季休眠,第二年开花,结实,完成生殖生长。

甘蓝与大白菜通过的春化方式不同。大白菜属于种子感应型,即种子萌发后遇到一定低温通过春化过程。甘蓝属于绿体春化型植物,要完成春化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植株要有一定的绿体生长量,一般需茎基粗0.5厘米以上,叶宽4—5厘米,5—6片真叶,只有达到这样的株龄才能对较长时间的低温有感应;二是要有一定低温,一般是0℃—12℃(最适为2℃—5℃);三是低温必须持续一定时间,12℃以下的低温须需续45—60天。

实际上,通过春化的温度和时间是互相影响而变化的,在0℃—12℃的温度内,温度越低,需要的时间就短一些;相反,温度越高,需要的时间就长一些。

另外,此期的长短还与品种有关。一般早熟品种冬性较弱,苗子较小时就可以通过春化,而且通过春化的温度较高,持续的时间较短;晚熟品种冬性较强,苗子较大时才能通过春化,且通过春化的温度较低,需要的时间较长;中熟品种则介于二者之间。

日光温室栽培一般不能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后两条,因而较少发生先期抽薹的问题,但若遇有特殊情况满足了上述条件时,则可能发生早期抽薹。

比如育苗设施保温条件差,育苗期过长,时有温度降到-3℃—-5℃,受冻后叶色变红,温度升高时转绿,生长缓慢,苗期延长到L00天左右,而正常甘蓝育苗期60天左右。定植后有一部分或大部分提前抽薹,其实在育苗期秧苗已经通过绿体春化。也有的是秧苗在苗床里遇到的低温和定植后的低温积累在一起满足了甘蓝的春化条件,同时在结球前又满足了长日照和适宜温度,从而导致了早期抽薹。

防止甘蓝早期抽薹的措施一是育苗期控制适宜的生长温度,增强光照条件,避免出现有利绿体春化的条件,如植株温度过低等;二是在定植前低温炼苗时,要控制适当低温,白天在12℃—15℃,夜间6℃—8℃;三是定植时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定植后遇到长时间的低温;万一遇到连阴天低温寡日照,要通过生火等措施提高室温。其中最要避免的是育苗期过长,苗龄过大。特别是当幼苗长到4—6片真叶后,要保持苗床内温度在12℃以上,以防止先期抽薹。

(六)采收

当甘蓝的叶球尚未完全长结实,七八成时即可采收。采收宜分次疏间进行,这样,既可避免集中上市影响售价,又可降低密度,使尚未采收的植株加速叶球生长。采收时宜保留适量外叶以保护叶球不受沾污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