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天语传说
8471800000002

第2章 万年活尸

“联邦考古新发现,生命河惊现万年活尸”的消息就象荒原上的野火在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人类世界,当然这要归功于天空新闻为推广这则新闻所做的大手笔。

以人数而论,天空新闻在联邦数千家新闻类公司里只能算中等规模的公司,但以营业收入比较,它却能够排进联邦前二十位,由此可见天空新闻的管理层能力。就以此次的新闻推广而言,敢为一条新闻投入上亿信用点在全人类近两百家最大型的网站做广告,对于一家年营业收入仅百亿的公司来说,这需要多大的魄力!事实证明,天空新闻的管理层是正确的,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有近亿人次付费浏览了这条新闻,尽管早有预计,但是天空新闻的高层们依然被幸福砸晕!

天空新闻的收费并不高,每一条新闻收取1——10个信用点,生命河的新闻是按最高的10个信用点收取的,这样低的收费即使联邦的最穷的人也能够看到他所关注的信息。按联邦新闻法的规定,付费的新闻是不允许非法传播的,复制一次,便要付出一次费用,这样的法律保证了这种时讯类新闻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这也使得新闻公司愿意为一些轰动性的新闻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使这些消息很快就能传遍整个人类世界。

生命河考古其实不算轰动性的消息,因为历史上已经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生命河区域考古活动。对于联邦人甚至全人类来说,生命河都是非常熟悉的,尽管没有人见过这条河。不要说今天的新联邦,就是一万五千多年前的旧地球联邦,也没有人见过这条河,因为在地球联邦建立之前的“人虫大战”时,生命河就已经彻底的干涸,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古灵所在的城市月亮城是地球上第二大城市,就建立在生命平原上。生命平原四面环山,东西长约一百公里,南北长近三百公里。在生命平原西麓的丘陵地带,是平原和山区的缓冲带,生命河就是从山区里流出的溪水,在丘陵带成为德河流。严格的说,生命河其实不能算是一条河,它只是蜿蜒群山里的小溪流,雨水少的时节,人都可以踏水而过,但在丰水期,水势就比较凶猛,为了有效利用它,人们在丘陵带建起了一个水坝,把它变成了一个水库。原本它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但是在“人虫大战”时,数以亿计的人类涌入这个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是这个小水库提供了整整两个月的生活用水,为人类的大救援打下了基础,在后来的很多部影视作品中对此都有所提及,感恩的人类于是把这条已经完全干涸的小河取名为生命河,把平原改名为生命平原,在今天的新联邦的初级历史教材的第一章里,对生命河也做了简单的描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万年活尸”才是他们想要关注的消息。

活尸,是联邦医学专业术语,是指现在没有生命体征,但是又可以用医学手段救活的人,这个词语最早源于超低温冷冻技术。

早在旧地球联邦建立之前的两百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初步拥有了超低温冷冻技术。在那时,人类医学不够发达,一批理想主义者于是提出,把一些当时无法医治的身患绝症的人,冷冻在零下45℃的液态氮里,在将来医学能够解决这些疑难杂症时,再把他们就醒,以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虽然他们当时是失败了,但是后来的人类却成功了,在今天的联邦,超低温冷冻技术已经是一项常规的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联邦医学界的资料表明,大多数的超低温冷冻时间都只有几个月或者几年,只有部分无意中被冰雪掩埋的人有几百年的,最长的记载也只有一列超过千年的,超过万年的,则是闻所未闻,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够救活,那对于整个医学界甚至全人类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其实才是天空新闻敢为这条消息撒下重金的原因。

没有丝毫的犹豫,古灵直接就在游戏界面里链接了这条新闻,顺便还给他母亲发去了一条消息:“老妈,老爸在天空新闻里,生命河考古有重大发现”,然后也不等母亲回复就进入了“生命河考古”的三维界面。

映入古灵眼帘的,是一片蜿蜒的群山,随着古灵在意识里拉近画面,在一个山脚下,两个人和和一块冰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

这两个人古灵都认识,男的是他父亲古铁,女的是天空新闻地球的主持人冰琳小姐。

尽管有上亿的人同时链接这条新闻,但是每个人都感觉到似乎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观看似的,古灵对此倒是已经习以为常。

冰琳的声音响起:“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冰琳。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青年才俊,古铁先生。古铁先生是联邦大学中文学院历史系的考古学讲师,而且是一位年轻的考古学博士,这一次的重要发现,就是古铁博士带队进行的,下面的讲解,我想请古铁博士来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对于老爸能够获得博士学位,古灵是非常得意而又深感佩服的。联邦的教育一向是宽进严出的,以专科的大学教育为列,课程设置为六年,可是能够在六年之内获得大学毕业证得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十年甚至二十年获得大学毕业证都是正常的,更有甚者,要花上百年时间才能领到大学毕业证,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只有一个结业证。联邦人的平均寿命在650岁左右,花上几十年时间拿到大学毕业证也不算啥,毕竟拿到毕业证就说明了你在专业上的成绩,有没有毕业证那前途和收入自然是不一样的,比如联邦招聘公务员就明确要求要有大学毕业证。

连获得一个普通的大学专科毕业证都如此困难,可以想见,要获得博士毕业证会有多难。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是要求在一个领域内要有超越前人的见解或理论,又或者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开创性的理论(或发明创造),论文的评审要由学校该专业的全部教授通过后在更专业的网络平台上公示一年,一年内无异议后方能获得毕业证,这样严苛的条件使得联邦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寥寥无几,自然,每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有着很高的待遇和地位,特别是象古铁这样能在百岁出头时就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那就更不一般了。冰琳放弃先生和老师这两个尊称而用博士这个称呼,一方面是为了强调古铁的专业性,再者也是在表示一种更高层次的尊敬。

古铁作为一名老师,以前也接受过类似的采访,也毫不怯场,用一把略带磁性的嗓音扬声道:“大家好!我是联大的讲师古铁。请大家把目光转向这块冰块…”

古灵把注意力集中在冰块上,这是一块长约三米宽高各约一米的外形不规则的冰块,冰块底部有着明显的泥沙,整个冰块的透明度并不高,但是可以看到冰块里的人,身高约一米八零,上身着灰色夹克,里面是白色的衬衣,下身是一条黑色的长裤,脸部按惯例做了模糊处理(联邦新闻法规定,在未得到被采访方的同意前,不得擅自公开他人正面图像,本条适用于收费类新闻)看不太清楚。

古铁的声音没有停顿:“…该男子大约三十岁左右年纪,从衣服上和冰块里的淤泥来看,看男子应该是无意中落水而沉到了生命河的底部淤泥中。从他所穿的衣服的样式和质地来看,该男子应该是古地球时期生活的人类,也就是说,距离我们现在至少已经有一万五千多年的时间,当然,准确的判断要在进一步的仔细研究以后才能确定。”

稍微停顿了一下后古铁继续说:“这一次的考古活动其实是我们学校的一次外景课,因为在这一地区以前曾经进行过多次的考古,所以包括我在内都没有太在意,该男子也是我们一位同学在常规扫描时无意间发现的。请大家再仔细看一下我们发掘的地方和过程,因为其中存在着一些很深的疑点。第一,该男子所处的位置离地面仅有十余米,而历史上对这片区域进行过很多次的大型考古活动,深度扫描从地壳一直延伸到了地幔,甚至建立了很详细地质结构资料图,从理论上讲,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前没有发现他,而我们也肯定该男子不是近期被人埋在哪里的,先不说你能否找到保存完好的一万多年前的服装,再者我们挖掘时,那里的地质结构保存完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所以才做出这样的肯定。第二;此次发现最大的疑点在于,冰块周围的土壤温度在12℃左右,明显高于冰块的温度,但是冰块为什么没有融化呢?这一点我也找不到理由来解释。另外我想大家可能会很关注此人是否能够救活,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是专业人士,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回答,但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我的话说完了,谢谢大家。”说完,古铁把头转向冰琳。

冰琳很自然地接过话题:“谢谢古博士的专业讲解,对于古博士提出的两个疑点,我本人也是深感疑惑。至于该男子是否能够救活,确实应该由更专业的人士来确定。在这里我免费为大家播报一条最新消息,联邦生命科学院的罗勇院长正在和我们联系,希望由联邦科学院来接受下一步的恢复治疗工作。谢谢大家关注今天的报导,我们天空新闻将会对此事进行持续的报导,请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