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逆影
856000000058

第58章

第二十九章

1、斩金乌大羿恼天帝。

那大羿领命,得了红弓和彩羽,便往人界出发。

帝俊的本意不过是让这大羿往人界吓一吓金乌便也罢了,怎料金乌却分明的看不起这个大羿,大金乌道:“大羿,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来管我们兄弟的闲事?”

大羿道:“我奉的是帝俊的旨意!你们却如何说我没有资格?”

九人中以大金乌气焰最为嚣张,大金乌道:“帝俊么?只是在我们兄弟看来,帝俊和太一相比,太一却更强些,你若不提帝俊,抬出太一的帝俊之妻来,我们或许还是会怕的。”

大羿闻听此言,道:“如此说来,我的神弓若不发威,你们是定然不肯悔改了?”

大金乌道:“悔改?我们又没有什么错?这人族自仗女娲之势,若其安于本分也便罢了,可是如今偏要找寻什么大道和光明,就凭这些低等的黄泥为躯的种族,凭什么可以得道。”

大羿听完大金乌这强词夺理的话,不禁生气道:“大金乌,你这话是何意?莫要忘了,在鸿钧未曾证道之前,你我又是何族何类,如今不过以仙族自居,你却为何说得那人族之中无人可以得道?”

眼见那大羿和金乌争执不下,老子因为得了丁聪的一道鸿蒙紫气,心中自是感激,而他知道丁聪此番心向人族,虽然他不明白个中因由,但这老子还是从内心深处向着丁聪,老子知道此时自己一定要帮助那大羿一番的。想到这里,他正想乘了青牛往那扶桑之境助那大羿,未料此时,那道鸿蒙紫气却在体内乱了方寸,毕竟这后天注入的强大气息,不是老子这种修为一时半刻所以融汇贯通的。当老子赶到扶桑之时,大羿已经将射落了八个太阳。

老子马上喊了声:“大羿,你且慢些动手,不然你会追悔莫及的。”

大羿哪管老子的呼喊,大金乌亦自应声中箭,天上便只剩下最小的一个太阳,在那里瑟瑟着身体。

大羿和老子都没有想到的是,刚才大金乌正趁着老子喊大羿之时,施了一个幻影法术,大羿所射杀的不过是个影子,大金乌此时的人早便跑到不周山上的某个角落,虽然亦自被那神箭的箭气所伤,但修炼些时日,仍可恢复法力。

天上如今便只剩下了一个太阳,老子苦苦劝说下,大羿便留下了这最后一个太阳,大羿将神弓往天上一指,道:“今番看在老子之面,便不射杀于你,我便罚你每日于东边而去,循那周天而行,真至火星西升才可由西而歇,周而复始,若然有半个不字,你的九位兄长便是下场。”

那小金乌哪敢不听,从此,人间便每日有了日升日落,按照那固有的轨迹,周而复始起来。

老子见那大羿如此决断,却也未必不是好事,只是他更担心的却是大羿本身的安危。因为射杀了九个太阳并不是帝俊的本意,老子便将此事与大羿说了一番。

大羿这时才想起自己真是一时冲动,可是事情既然已经如此,却当如何处置?

老子道:“大羿莫急,你如今射杀了九个太阳,是人族的功臣,我观人族中有一部落称有穷国,你可先往那里安身,至于你如何回得天上,我自会助你。”

大羿道谢,便往有穷国去了,因为大羿是挽救人族的大英雄,很快便成了有穷国的首领称羿王。

大羿的事情是处理完了,可是帝俊闻听十分恼怒,拍案而起,竟然准备兵发有穷国。

2、老子一气化三清。

就在帝俊为大羿射杀了九个太阳而生气不已,准备出兵之时,老子却来到天庭。

帝俊亦知这老子与丁聪和女娲有着渊源,自是不敢轻视。

但是老子见那帝俊分明还是记恨于心,便不提此事,而是借故找到帝俊之妻西池王母。

老子将此间厉害关系与那王母说了一遍,并说,此人族当兴,而且那位上古尊者与女娲盘古有着极深的渊源,所以此事当从长计议。

王母思忖良久,取出一盒丹药交与老子,王母道:“此丹为本宫炼化,你且赠与了那大羿,饮此丹便可白日飞升,他亦可重返天庭。”

老子称善告退,未料此事却被一人得知,便是王母的外甥杨戬。此人一直不肯居于人下,便悄将此事告与了帝俊。

二人耳语一阵,各自窃笑,帝俊道:“大羿,我今番却看你如何回得上界。”

二人定下何计却自不提,单说那老子回到下界,正想遍游九洲,宏宣道法,未料那团气自己又一次在体内游走,由一道变成两道,最后成了三道。

老子虽然感觉很痛苦,但面部却异常平静,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紧接那三道真气,便化出三位道人。

第一位:玉清,称元始

第二位:太清称灵宝

第三位:上清称道德

老子称善,这三位道人各化灵光,往下界宣道却了,老子却堪堪入定,进入了昏迷之中,却不知这一睡,又渡化了一人,却是后世中唯一一个睡梦得到的神仙——陈抟老祖。

那三清入了人界,却因各为初生,而老子此时入定,三人无所顾及,虽为宏道,却未料反在人族成了几大部落。而那些分争,却都是起于部落之间。

3、有穷国,嫦娥窃丹飞升

老子幻化了三清之后,那团气息便平稳了许多,想到了王母赠丹之事,便骑了青牛往有穷国而来。

到了有穷国,此时的大羿已经在有穷国称王,而且已经慢慢的适应了人界的生活。老子几番犹豫,自己是否还该将这金丹给了他。因为现在的大羿越发的不象那个一怒射杀了九个太阳的大羿,而却更象是人族中的一个王,而且人族的缺点也正慢慢在他的身上滋生,比如贪念。

一念痴嗔,神仙与凡人看似一念之差。

老子一路思忖,左右拿不定主意,但脚步却已经到了有穷国的正殿,外面尚有流民食不裹腹,衣不遮体,这有穷国的大殿却装饰得异常华美,而其身后更是有一绝色美女。

大羿见了老子,急忙下殿相迎,毕竟若无此人,这大羿却又如何能有得今日,只是不知今番老子何故前来,未及大羿开口,老子便笑道:“大羿,我此番前来却有一件你朝思暮想的事情。”

大羿听完喜出望外,道:“哦?如此说来,定是与我回天界有关的事情了。”

老子道:“正是。”说完他看了一眼大羿身边那女子。大羿明白老子的意思,便道:“道君,这位是我的妃子嫦娥,不是外人,道君但说无妨。”

老子见大羿如此说辞,便心知此人难以度化,一切都已经在道的安排之内,而如今看来那鸿钧的修为却又长了一块,天道、地运、人常,已经都形成了,这大羿的修为却也是难逃这道之一物。想到这,老子心中叹了口气道:“也罢。”于是便将王母赐丹一事,细说与了大羿听。

大羿听完不由拍手称快,嫦娥亦自旁边称善。老子临行看了眼那嫦娥,嫦娥却不敢与那老子的双目对视,只娇滴滴的说了声:“恭送道君。”便转身入了后帐。

老子前番不过才走,后面却又来了一人。大羿见了此人,便一脸的不高兴,因为这个人正是二郎神。

嫦娥自是不知个中因由,直怪大羿为何如此招呼客人,而且同是仙界之人,为何厚此薄彼?大羿拗不过嫦娥的意思,也不好发作。便按嫦娥的意思安排他在此吃酒,席间,大羿因为在天界时便对二郎神不满,于是二人没说几句话,便斗起酒来。大羿自知,论酒量这二郎神是不如自己的。但是大羿却忘了,这二郎神有那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那个喝酒的人并不是他的真身。

几番下来,大羿便醉倒当场,任是众人怎么呼唤也是不醒。

二郎神眼见大羿醉倒,便来到嫦娥近前,道:“娘娘,杨某有一事想不明白。却不知当不当讲。”

嫦娥道:“杨将军,但说无妨。”

二郎神道:“据我所知,那王母所赐之金丹若是一人独享,便可成万劫不坏,但若两人分食,虽可白日飞升,但修来的也不过是下仙。而那大羿与娘娘有所不同,他本就是天上神仙下界,上界之后,只要稍加修炼便可重回本身,可是娘娘却要经历那修成正仙的万般苦楚。”

嫦娥道:“杨将军此话何意?我却听不明白。”

二郎神道:“杨某,话止到此,至于娘娘是否明白,就当是我酒后胡言罢了。我和那大羿本就同上天上的神仙,却全是为娘娘着想。娘娘若得了一半金丹,修仙路上第一劫便要经历年老色衰之苦,那时大羿却能否在喜欢你,我不好妄自论断。但这大羿却是不同,若是娘娘飞升成不坏真身,只要稍一度化,这大羿亦可飞升成了正果。娘娘,杨某说完了,告辞。”

送走二郎神,嫦娥便开始想着他方才所说。

此时大羿仍自没有醒来,今晚夜半子时,二人已经相约好了,要共食金丹,可是如果真如二郎神所说?

嫦娥终于将那一粒仙丹全部吞了下去,有穷国只留下了一把遗失的牙梳,还有那阵阵的伤痛。

从此,大羿性情大变,终于有穷国叛乱了,就算你曾是英雄,曾有功绩,但不可以对子民犯错,否则一定会有人推翻你。

4、丁聪助有巢,人族定居

且说大羿见那嫦娥飞升,便知道定是那二郎神从中使了奸计,而自己对于嫦娥心中已经完全是爱,他甚至完全忘了,自己是天上的神仙。

于是他对着天庭破口而骂,他道:“这天,不过是个无道的天,我便不回去又如何?我在人间也定能有番作为的!”

这声音便一下子冲透灵宵,此时鸿钧之道已经完全成了形态,而天界因为有那二十四道鸿蒙之气,所以这天界便可以代为掌握运道。

帝俊如今已经称玉皇,此时按道运所说,完了大小劫难万余,如今已经成了不坏金身,除非大道在坏之时,这位帝俊才无法逃脱,其他不论何事,都于他毫发无伤。

帝俊听那大羿在下界辱骂自己,嘴上不说什么,却终是寻了一个理由,已凡界不敬天道为由,让那有穷国内十年不雨。

如此一番下来,有穷国里活下去的人已经实在不多了,而这不过是玉皇因为那一句辱骂而惩罚大羿的开始。

终于,这天迎来了有穷国的第一场雨,可是这雨一下,便没了停息。

于是洪水来了。

而那司水之神,因为在天界时算错了时间,这有穷国的水便漫到整个人界。这只不过是人界经历的第一次洪水而已,而下一次的洪水就是那洪荒结束之水了。

却说在有穷国界有一部落,其首领叫做有巢,其实他的本名并非叫这个,只因为在这个首领的带领下,人界躲过了一次浩劫。

因为出了这样的事情,丁聪是不能不管的,虽然他有能力把那玉皇拉下来,但是丁聪现在还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他一再想着自己在未来的亲人,但是他忘了,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在造一个世界,而自己的父母亲人同样可以好好的活着,甚至他可以让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但是丁聪一个是没有想到,另外便是想到,他也不会那样做,因为那样做了,他就对不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了。

丁聪想了想,与其如此,莫不如让人类学着造房子。

不周山,丁聪正要下界去管人间的事情,却见奄奄一息跑来一人。

那人还没到不周山就昏倒了,丁聪将那人救活,一问才知此人是有穷国边境另一部落的首领。

想来也是机缘巧合,因为丁聪想到后来人族种种的恶行,实在不愿趟这些混水。眼见此人竟自找到了不周山,便对着有巢氏口述了造建房屋的方法。

丁聪看了看现在人族所能拥有的能力,他所讲述的也只是以石头搭筑房屋的方法。并且丁聪教会了有巢氏如何在院中设一些排水的方法,如此,人族便算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而有巢氏亦自成了另一个人皇。

如此,人皇便有了两人,一为有巢,一为伏羲。而大羿和那蚩尤、轩辕,三人尚不过只是称为王或者首领,其势力并不敢与二人相争。

眼见人界平安,大羿仍自无事,玉帝心下十分不平,于是便集救日妖族,暗差妖族驱使毒蛇猛兽与人为敌。

而丁聪这次又成就了另一个人皇,此人便是遂人氏。

丁聪知道,这妖族所控的猛兽所怕的,无非是火。

这天丁聪便化妆成一个砍柴之人,到了下界。

他每天便无聊的在那里,钻着木头,只想等到那个人。

不错丁聪要等的便是遂人氏。

这一等又是三年。终于,一个少年被那猛虎追入了山林。被丁聪救起时,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那少年醒后,见丁聪在那里奇怪的用一根很圆的木锥在另一段木头上不停的钻着。他便十分奇怪,少年道:“请问,你却不停的钻来钻去,是何用意?”

丁聪道:“我如此做自有道理,你且慢慢坐下来看不迟。”

丁聪表面上是在钻那木头,其实早便通过意念将那取火之火暗授了遂人氏。丁聪道:“既然你已经学会了取火之法,此法只可你一人知晓,其他凡人若想取火,仍自按我说钻木之法行事即可。”

遂人氏心领神会,在寻丁聪早便无影无踪了。

遂人氏别过丁聪,取来火种,那些蛇猛便自不敢来侵扰,而遂人氏亦按丁聪所说,只传了世人一个钻木取火之法,而他本身向丁聪所学的却是用那火石相击而取得火种。

因为丁聪明白,如果现在人族便掌握了取火之法,那么下面那场大战中,将会有更多的人死去。丁聪怎么也想不通,这道既然已经如此,自己却又为何还按着道在行事呢,而且自己明明就已经超越了道的存在,现在居然还要按那道来做。

只是下面那场战争,自己真的要有意的倒向哪一边吗?难道这场纷争真的无法避免吗?

也许吧,当人类有了贪、嗔、痴,有了七情六欲,这一切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