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玩转大宋
8581400000008

第8章 俺也成文化人了

第八章俺也成文化人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这段开场白,在后世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部三国,不知养活了多少文人墨客,由它所引申出的故事戏文,数不胜数,就算要说它是四大名著之首,相信也绝不会有人反对。

这不是一部真正的史书,但它却写活了一个时代。在这部书里,包含着无数让人惊叹的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阴谋阳谋层出不穷,英雄豪杰比比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下数千年,也没有一部同类作品能与它相题并论!在这个汉文化最鼎盛的时期,这样一部文学巨著横空出世,可想而知造成的反响该有多大?此物一出,不光是爱听评戏解闷的普通百姓,就算是那些一向清高,谁也不服谁的文人士子,同样是一个个痴迷若狂,什么四书五经都没心思再读了,每日里就想着那魏蜀吴到底谁能得了天下。

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长坂救阿斗,诸葛空城计,温酒斩化雄,三英战吕布……每一个故事都是那样惊心动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栩栩如生,随着说书先生那抑扬顿挫的语调,人们如痴如醉,仿佛真的穿越时空,看到那一面面旌旗在迎风招展,看到千军万马在山呼海啸,看到儒扇冠巾在运筹帷幄,看到绝世英雄的万夫不挡。

整个苏州城都因为一部三国评书而疯了。短短半月不到,王家酒楼就再不需要为客源发愁,他们现在担心的,是那栋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老房子能不能承受那么多人?为此,不得不加派了人手,限制酒楼的人数。每日里,为了能早早的抢到一个听戏的座位,人们甚至天不亮就在门外守候,就连河边洗菜的大妈都在聊着那迷倒了人中吕布的美貂婵到底有多漂亮?诸葛先生又想出了什么锦囊妙计?

谁?是谁能写出如此绝世佳作?

虽是一部评书,可这些故事中透露出的兵法滔略,智谋政要,又岂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能编出来的?此等大才,必为国士,为何竟无人知晓?莫不是哪位隐士高人大隐于市?或是某位先贤留下的遗作最近才被人发现?人们在好奇,人们在追问,于是,渐渐的,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所有人眼中,再一次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王云,王记商号的少爷。

竟然是他?

几乎没人愿意相信……但事实却又由不得他们不信。评书先生说得十分清楚,这三国的故事,全都是由王少爷每日里亲口所述,然后由他加以润色编成评书,所以,此事绝不会有假。

于是,几乎是一夜之间,王云再次成为了苏州城的风云人物,每日里拜帖不断,大多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甚至还有不少知名才子,而他,除了一些来头实在太大,推不掉也不敢推的应酬,几乎是一概回绝……哦,美女除外,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家的千金小姐鸿雁传书,看来这三国毕竟还是一本男人读物,要吸引佳人*,还是得非红楼莫数。

一部三国引得万人空巷,但报怨却也不少,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士人才子纷纷提出同一个意见:如此绝世佳作,却只有白话评书流传于世,实在可惜,若能稍加润色篇著成册,必将是一部流芳千古的巨著!对一个文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高的荣誉,更大的吸引?

所以人都认为这个意见无比正确,可始作蛹者王云王大少对此却吡之以鼻:这不废话吗?少爷我又没背过三国的原著,那些情节全都是看电视记下的,改一改评书还凑合,让我写古文?我要有那本事我还写个屁的书,直接去考状元多好?

写书太累,王云没什么兴趣,可他不干不代表别人也不想干。这年头可没什么版权意识,而且王家酒楼的客容量毕竟有限,很多想听而听不到的人那滋味也实在难受,于是市面上很快便出现了三国评书的手抄版,一时间竟是苏州纸贵,人人争相抢购,却把王大少爷气得不轻:****的盗帖,都盗到这一千年前来了!却混然忘了自己其实才是天下最大的书贼,人家盗版好歹还只是盗书,他倒好,直接连著作权都没放过。

……

花开两枝,各表一头。

自从如愿以偿的与王家退亲之后,杜员外心里总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可没等他轻松几天,王家的如意彩凤便闹得满城风雨,这让他的心里却是不禁有些腻味。

对那些无知村夫而言,王家的鬼话或许还真有人相信,可落在他们这些早已成精的商人眼中,又岂会看不出这其中所隐含的极为高明的商业手腕?那一环扣一环,将人心算计得丝丝如扣的心计就连他都要自叹不如,却不知是出自何人手笔……要说与王夫人也打了多年交道,以他对这位差点成了自己亲家的女强人的了解,应该不是她的主意。若有这样的手段,王家现在的家产怕是得要多上十倍有余。

不过,疑惑归疑惑,王杜两家毕竟已经没有了瓜葛,人家是好是坏与他又有何相干?心里想着等过一阵事情淡些,再给女儿找个合适的婆家,也就算是了了自己一桩心事了……可谁能想到,那个被他视为烂泥一般无可救药的浪子竟会突然一鸣惊人,抛出了一部堪称惊世之作的三国评书,一举成为苏州城中人尽皆知的大才子?

王云出名不要紧,问题是,他一出名,许多已经被人淡忘的事情也再次被人们翻出来,成为了三姑六婆们谈论的话资。名人的婚姻感情纠葛总是最引人观注的焦点,国人这八卦的天性可是不分朝代的。杜王两家的退亲之事再次被传得沸沸扬扬,几乎一夜之间,他杜员外就成了人们眼中‘有眼无珠’的典型,甚至还连累了他的女儿都被人指指点点——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非主流满天飞的二十一世纪,在这礼教盛行的大宋王朝,一个女人的名节那是比命还重要的!顶着这么一个有眼无珠,无情无义的名声,这还让她怎么嫁人?

一想到这点,杜员外连杀人的心都有——可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就连他自己都很清楚,这事还真怨不得王家:从头到尾,人家可都是不愿退亲的,全是他一力坚持才有了今日的苦果——可话说回来,若是早知道那混小子有这样的才学,打死他也不会退了这门亲啊!

也不是没有怀疑过王云是否是冒名顶替,可想来想去,这似乎都不怎么可能。将心比心,换了是你写出这样一篇惊世之作,你会凭白无故的把这名扬天下的荣誉和自己的心血让给一个不堪造就的二世祖吗?世上应该不会有这么傻的人吧?换句话说,这样傻的人又岂能写得出如此文章?

难不成自己还真是看走眼了?那王家小子,竟真是一个放荡形骸,胸有奇才的高人?若是这样,那自己可真是干了一件天大的蠢事呢……要不,拼着这张老脸不要,再去王家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亲事再给续上?

一想到女儿这几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样子,杜员外就禁不住一阵纠心……你说我当初怎么就那么急呢?若是能再多等这几日,岂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

正坐在那里自责不已,却见得女儿杜秀英从房里走了出来,走到身前盈盈施了一礼。

“父亲,这几日女儿在家有些气闷,想去姑妈家小住几日,不知可好?”

杜员外眉头微微一跳,以他的精明又岂会看不出这散心是假,躲避流言是真?只是这种事情哪怕是父女也不好说破,略作沉呤便轻轻点头:“也好,待为父安排一下,过几****便动身吧。”

“谢父亲。若无别的吩咐,女儿就先告退了。”

“不急,不急,你先坐下说话。”

打量着女儿的神情,杜员外迟疑了半天,小心翼翼的问道:“秀英,为父自作主张退了王家的亲事,不想却惹来这等风波,这一次,为父怕是真的看走眼了……只是事已至此,你能否告诉父亲,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杜秀英香肩微微一动,低眉轻声答道:“女儿还能有什么想法?亲事既然已退,那便是木已成舟,旁人要说什么,让他们说去便是,我们但求问心无愧。待过上一段时日,相信此事自会平息。”

杜员外有些怀疑:“你真是这样想的?心里一点也没有怨为父?”

杜秀英坦然应道:“女儿句句真心,不敢欺瞒父亲。”

“好吧,看来也只能如此了。”长吁了一口气,杜员外轻轻挥手,杜秀英这才转身离去。

这事儿闹得……希望过一阵,风波真的能够平息吧。叹了口气,杜员外也起身向房中走去,手中还拿着一份最新的三国手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