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官谋国
8651700000019

第19章 奖掖提升

转眼间已经进了腊月,江州城也迎来了几场大雪,将这片山河银装素裹,装点打扮得富贵逼人。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被雪水冲洗一新,砖红瓦亮的看着喜人。

路上来往的行人已经开始准备年货,扯布裁衣,熏鸡淹鸭,熟人见面都得喜气洋洋地问声好,客套两句,一片热闹。

楚砚身上穿着一件黑狐皮长袄,坐在路边的小摊上,喝着豆腐脑,一边和卖炸年糕的老汉聊着:“看样子今年过年有年气,看这一个个的都笑呵呵的。”

楚砚原来就是一介平头百姓,骨子里缺少那种阶级优越感。因而虽然身为五品武官,对这些社会底层起早贪黑挣点辛苦钱的劳动者并没有丝毫歧视。

那老汉一边用遍布沟壑的手拿着两尺长的筷子熟练地翻着年糕,一边笑呵呵地说:“是啊,三年免赋,人人手里都有点,日子不像过去那么紧巴巴的。”

旁边卖豆腐脑的老太刚给客人端过去一碗豆腐脑,回身凑过来就是一句:“来年可不一定了。”

楚砚放下勺子,顺口问了句:“怎么?”

老太撅着嘴说道:“今冬里雪多,来年粮食怕打得多。”

旁边一个裹着浆洗得发白的棉袄的书生指着老太笑道:“你这老太好不明事,粮食打多,百姓不是更富?真是没读过书的。”

楚砚见这穷酸书生如此不知礼术,心道一车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忍不住插了句:“丰年米贱,米贱伤农。”

心中也是暗叹这些五谷不分的穷酸书生真是不识民间疾苦,怪不得衙门里真正办事的多是师爷。

那书生刚想反驳,见楚砚这身皮袄心里有点发怵,一撇嘴,权当没听见。

扭过头去,继续喝他的豆腐脑,三两勺把碗清空,从棉袄里摸出五个铜板排在桌上,嘴里嘀嘀咕咕地离去了。

楚砚见这厮如此行事举动差点一口饭喷出来,真想问问他知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

那老太嘿嘿地凑过来说:“咦,别看客官是富贵人家,对这些事还知道。”

毕竟曾生活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多少都知道点。楚砚笑着敷衍了,继续喝自己的豆腐脑。

却听那老汉不尽忧愁地说道:“和桃花汛比,还是求老天爷赐下个丰年吧。”

桃花汛?记忆中这不是黄河流域的事嘛。不过看江州这气候,冬日里这几场雪,楚砚还真有点明白。

正在这时,后面一个军士匆匆跑来,喘着粗气,呼出一片白气,向楚砚道:“大人,都司衙门来人了,在大堂等着呢。胡大人命小的们四处找您,可让小的找着了。”

楚砚拿起碗匆匆喝完剩下的豆腐脑,随手往桌上放块碎银子,向兀自怔愣的老头老太招呼一声,匆匆向守备司。

刚进守备司大门,杨森便迎了上来,笑嘻嘻地对楚砚打个千儿:“恭喜大人了!”

楚砚见杨森这般作态,有心逗他,配合地丢出一块银子,边走边说:“那赏你了。”

杨森一愣,周边几个军士轰地笑了。杨森有点挂不住了,随手指着几个发笑的:“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去,别待这儿,傻笑,丢咱守备司的人。”

那几个军士平素里和杨森经常在一起摸牌九赌色子,混得烂熟,又一齐哄笑,见杨森挽了袖子走上前来,方才一哄而散了。只剩杨森一个,匆匆追着楚砚到正堂。

楚砚一进堂,便见胡远、张皓并着李岩在那陪着一个身穿三品豹子补服的四十来岁长着紫棠色脸的五官坐着,见他进来了连忙起来,向楚砚介绍道:“大人,这位是都司衙门的蒋佥事,江大人。”

回头对那武官道:“蒋大人,这位是我们楚守备。”

楚砚连忙上前行礼道:“蒋大人大驾光临,下官未能迎候,请大人恕罪。”

蒋佥事笑着扶起楚砚笑道:“呵呵,不必多礼。本官未有事先差人通知,不知者不罪。”

楚砚顺势站直了身,笑道:“大人雅量非常,下官敬服。”互相客套着坐下了。

楚砚恭敬谦和地问道:“不知大人驾临,有何吩咐?”

蒋佥事笑眯眯地道:“楚大人英雄年少,下车伊始便破获大案,追回五十万两饷银,真是可喜可贺啊!”

楚砚自然上道,笑着答道:“都是都司大人与蒋大人赏识,周指挥使调度有方,下官不过临阵冲杀效死力而已,委实不敢居功。”

蒋佥事听了一乐,笑意又浓了三分,呵呵道:“楚大人如此谦虚知礼,不可多得啊。此番正是朝廷来了回文,都司大人命本官代为传达。”

说着拿出一张都司行文,站了起来。

楚砚等人连忙起身,恭敬地依着官级站着,听蒋佥事念到:

“江州守备楚砚,公忠廉能,勤勉公事。细心访查,深入敌穴。勇猛善战,指挥得力。下车伊始,即破大案。特加官两级,官进正四品明威将军,特赐加勋上骑都尉,仍居原职。望其常思国恩,竭力相报。”

楚砚连忙行礼道:“下官楚砚遵命,谢都司大人奖掖提携。”

楚砚接过行文,蒋佥事:“笑道,恭喜了楚大人了。年纪轻轻便荣升四品,更是特赐勋官,真是可喜可贺啊!”

勋官往往是再考后才授予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品级上要干满六年后才有可能获得。此次自己升任四品,实职虽无调动,但是特赐加勋也是难得。

楚砚连忙道:“多谢蒋大人与都司大人提携。下官在内衙聊备薄酒,还请蒋大人不要推辞。”

蒋佥事笑着推辞道:“楚大人不必麻烦了。本官还要去江州卫卫司衙门一趟,这边便不留了。官服信印稍后自有人送来,本官这就告辞。”

楚砚听他说还要去卫司衙门,便不再留他,笑道:“蒋大人公务繁忙,下官就不好打扰了。不过下官新得了一包上好的雨前龙井,不过是下官的一点心意,委实不成敬意,还请蒋大人代为转交给都司大人。”

杨森连忙进了后衙,片刻出来,手中拿的正是楚砚从卫司衙门得来的那包。

楚砚接过来,双手转递给蒋佥事。蒋佥事还待推辞,却见茶叶包下面竟夹着一张银票,打眼一瞄却是五百两,忙笑着接过道:“楚大人有心了,本官一定将茶叶替你转交给都司大人。”

楚砚等将蒋佥事毕恭毕敬地送出守备司衙门,眼见其走了,方才进去。

下午便有人送来官服印信,楚砚亲自验看了,正是猛虎补服,六蟒四爪蟒袍,金带药玉金冠,金荔枝腰带以及一应文书。

楚砚将过去的五品官服交来人带了回去,顺手赏了十两银子。

楚砚看着眼前的官服,再想到自己分到的那一箱财物,心道:“剿匪真是个好事,金权双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