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官谋国
8651700000009

第9章 神箭服众

朝晖透过微薄的雾气,照在楚砚的身上,将他的一举一动用光影的节奏表现的万分清晰。手指灵巧的屈伸,瞬间搭上了第二支箭,右肩带动着臂膀优雅地后拉,使得弓背再次发出纤维柔韧的声音。

微微眯着的眼瞳盯着那下落的箭矢,心脏跳落的声音是如此的清晰而富有活力。待得那支旋转下落的箭矢即将落得与箭靶平齐,楚砚瞬间秉住了呼吸,双目精芒射出,那个锋锐闪亮的箭簇在眼中突然变大,而远处的箭靶在眼中已经渐渐模糊成一个影。

楚砚嘴角突然微微一斜,露出一个小小的弧,手指猛地伸直,便似在琴弦上猛然横拨似的发力。弓背以目不可见的速度张开,将柔韧的弓弦猛然绷直,发出嗡嗡的振颤。同时,那支长箭如同蛟龙出海,在朝晖的映照下留下淡淡的轨迹,而后正正地击在那个闪烁着鬼魅光芒的箭簇上,发出一声清鸣。而后正正地钻入靶心。

如果说这种情景发生一次,那还可以用运气来搪塞与诋毁;但是接连两次鬼魅般的场景令在场的众人只觉得似乎有一股妖异的气息从脊椎末端升起,缠绕着脊椎盘旋而上,直奔头顶天灵而出。

虽然他们不能清晰地看到箭簇相击的景象,但是那在空中诡异跳动的箭支仿佛化身为从地府逃逸的怨灵,在他们的心头妖媚地起舞。冷汗在瞬间渗出后背与额头,再被深秋清晨的寒风一吹,顿时不自觉地颤抖。

这时候还能勉强保持清醒地只有李岩,身善射术的他更能领悟楚砚的一举一动,更能感触这鬼魅般的情景所代表的实力,也最早从震惊于怀疑中清醒。

还有一支箭,能射中吗?

李岩不清楚,他还在看,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那支旋转下坠的长箭这次转得更急了,但是上升得并不高,转眼间又开始下落。

楚砚并没有因为时间的仓促而心慌,反而两次成功更令他全身为自信所充盈。手指自然弯曲,搭上最后一只箭,然后凭着直觉将弓弦后拉,挽弓如月。

纵然楚砚利落地完成了搭箭拉弓的动作,那支下落的箭支还是比方才两次落得低了。

李岩心中长吐一口气,失败了,箭矢上升的高度太低,时间不够。李岩的心绪十分复杂,既有为楚砚失败自己未能目睹完美的射术的失望与沮丧,又有一丝不知不觉地轻松。

然而楚砚还是射出了这第三支箭,似乎他也知道了失败的结果,因而这一箭射得是如此轻松随意,手指自然放松,右手优雅地张开,然后看也不看地转身。

没有看到所期盼的那再次弹起的箭矢,并不代表着妖异的结束,现实的回归。因为更为诡异的事情出现,没有箭矢落下。

看着空无一物的地面,众人呆滞的目光缓缓移向箭靶。

那个老旧平凡的箭靶上面插着三支箭,都是正中红心,紧紧地挤在一起。但是原本下落的那支箭呢。

细心的人盯着箭靶看了良久,发现中间那支箭似乎与另两只有点差异,似乎莫名其妙地长了一点。

终于有人发现,并非是箭矢变长,而是两支箭,第四之箭正正地的插在第三支箭的箭杆中!

李岩感觉似乎被人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而后露出一丝苦笑,自己妄称百步穿杨,对这些弓手甚是看不起。现在看来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楚砚走过来,把弓箭递还给李岩,拍了拍他的肩膀,点点头。

潇洒的人并非没有在意的事,对一些事情的不在意要用对另一些事超出常人的在意来弥补。

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武人,有时候并不是单纯用热情与尊敬就能拉来的,要反其道而行。想到这里,楚砚心中轻轻一笑。

转过身,楚砚对着一众弓手道:“射箭的诀窍,不过是眼疾、手稳、心准。都散了吧,继续练。”

一众弓手用复杂的眼光看着楚砚,最后爆发出一声:“是!”整齐地散开,照旧练习,只是劲头远非方才可比。

楚砚暗暗点头,今天这一场杂耍般的表演终于没有白费,威望并非凭空树立。

依着这般劲头整训一段时间,自己再安排一番,事有可为。

胡远等人走上前来,一脸佩服。李岩素善弓箭,对于楚砚的射术也领略最多,拜服最深,当先拱手道:“大人射术惊世骇俗,卑职望尘莫及。”

胡远一拍李岩的肩膀,向着楚砚兴奋未平地笑道:“恒柔这三箭可把大家都镇住了,李千户从不在射术上服人,今天算是破了例了。”说完哈哈大笑。

李岩忙道:“不瞒大人,卑职平日里素以射术骄人,今天方明白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听到这个潇洒的人说出这番话,楚砚欣慰的一笑。

杨森插了一句:“今儿个回去一定要看看黄历,怎么出门碰到神仙了!”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连张皓也忍俊不禁,咧开了嘴。

楚砚拍了拍杨森的肩膀,笑道:“好啦,再说我真要立地飞升了——走,先回去,喝茶。”

胡远一愣,问道:“恒柔不再看看?”

楚砚笑道:“不用了,明天再来!”当先迈开步子,向守备司走去。

传言一定要合理利用。

杨森这边跟了上去,对楚砚道:“大人原来也是茶道中人,卑职那里还有一罐子碧螺春,是我一个贩茶的亲戚送的,您尝尝?”

不好茶酒,那是谈不成事情,交不上朋友的。武人将官素来离不了酒,文人夫子素来离不开茶。既然能够在这时候提起,那碧螺春肯定最少是上品。

却不想这个看起来满脸市侩的杨森竟然能够拿出如此好茶,而且不见胡远等人插话,可见这个杨森确实平素好茶,真是人不可貌相。

然而楚砚心下暗笑,什么贩茶的亲戚,指不定是从哪敲来的,嘴上却道:“那敢情好啊!”

同道才能同谋,同谋才能同行。身逢大变,过去听到的那些被自己当作耳旁风的话语此时却异常清晰地铭刻在脑海,影响着楚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