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抗日烽火:美丽的青春
868000000107

第107章

火车开出上海车站,向苏北行驶,泉望着窗外的景色沉思,小龙坐在他的旁边。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了,泉带着小龙下了车。泉四处望了望。

一个青年走过来问:“你们是来收购芦苇的吧。”

泉回答“是的,不知今年的芦苇有多少?”

青年说:“方圆几百里,全是芦苇,要多少是多少,不知先生出的价格?”

“放心,比去年高三层。”

暗号对上了,青年说:“终于盼到你们了。”

泉问:“你是谁?”

青年说:“我是来给你们带路的,你们快上船吧。”

泉对小龙点点头,和青年往渡口走去。

长江上,泉和小龙已经换了衣服,打扮成农村人的模样,他们上了船。

青年划着小船,小船驶向江心。

泉走到船头。

“你小心,这里风浪大。”青年提醒泉。

“行船还怕风浪大么?”泉平静地说。

青年很吃惊。心想,这个大城市长大的青年居然这样不怕风浪,很少见呀。

“我也会划船,我们一块儿划。”泉告诉那青年,青年同意了,泉和青年一块儿划着船。

青年问泉:“你不是大城市的书生么?怎么也会划船?”

“当初我们一家人逃难,在太湖边,一位打渔的大伯收留了我们一家人。我和那位大伯一块儿打渔,后来,他被日本鬼子杀害了。”

泉想起耿大伯,心里一阵惆怅。

他没有再说话,两人一块儿划着船,青年唱起了渔歌。那声音质朴,高亢,泉觉得从来没有听到这样的歌唱,很喜欢,那是他过去所接触的音乐中没有的。

船靠了岸,泉和小龙跳上岸,青年拴好船,也上了岸。

小龙问:“哥哥,快到家了吗?”

青年做了一个手势,“小声点,这里是敌伪封锁的地方,他们随时都在盘查行人,尤其是到苏北的人。”

泉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我们先在这个小城住下,晚上再行动。”

“行,我们听你的。”

青年带着泉和小龙进城。城门口,守卫士兵在盘查着。

泉和小龙走过去。

士兵查问着:“干什么的?”

青年说:“走亲戚,城东卖药材的马老板是我的舅舅。”

“他们呢?”士兵指了指泉和小龙问。

青年说:“他们是到我舅舅的店子里收药材的。”青年摸出一包烟给士兵散了一根,并抽出打火机为他点上,“长官,行个方便,他舅舅正等着有人来收药材呀,生意早就讲好了。”

这时,来了一位长官,问到:“这位先生是从那里来的?”

“南京。”

说着,泉拿出证件交给长官。

那长官仔细看了看证件,他成了收药材的老板,对于这种身份的变化,他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有了南京那次经验,他根本不慌乱。

长官又问了他一些有关药材的情况,他过去在李医生那里已经了解了不少,也能对答入流,长官便放行。

城中的一家药店正在营业,其中一位老者在算账。青年走过去,老者抬起头,青年给他递了一个眼色。老者会意了,点点头。青年对泉递了一个眼色,让他们进去,泉带着小龙走进药房。青年带着他们走到后边一间屋去。

泉和小龙在青年的带领下,走过一条小巷,钻进一间药房后的小屋。

老者进来。青年叫到,“爸爸。”

老者问他:“上海来的同志接到了吗?”

青年告诉父亲,“接到了,”他指着泉和小龙说“就是他们。”

老者对泉说:“欢迎你们去那边,上海的同志都给我们打过招呼了,今天晚上我就派人送你们去。”泉很感谢老伯。

泉和小龙终于来到苏北根据地,他们遇到了一群上海大学生,大学生也认出了泉,大家围了过来,簇拥着泉走着,他们都看过泉主演的《北国之恋》,很喜欢他,没想到能在生活中见到这位大明星,更没有想到,大明星也和他们一同参加抗日队伍,泉让他们别叫他大明星,这里没有明星,只有战士。

他和大学生们唱着《毕业歌》向根据地走去。他们奔跑在苏北农村田野上,大家欢快的笑着,一张张笑脸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泉和小龙与大学生们走进团部,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迎了上来。他正是该团的团长,姓周,叫周军。是一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干部,也是一位打过很多仗,有着很丰富的战斗经验的军官。他握着泉和大学生的手,对他们表示欢迎。而泉自然对这老红军敬佩起来。

“一路上遇到什么麻烦没有?”团长问。

“没有,我们都很顺利,很安全,交通员对我们照顾得很好。”

周团长见小龙是个孩子,便问他一些情况,泉向他介绍了小龙的情况,团长知道他的父母和姐姐都死了,他的小伙伴也被日本飞机炸死,很同情他,问他,“小龙,这里天天要行军打仗,怕吗?”

“不怕。”小龙说。“我要给我姐姐和师傅报仇。”

团长很喜欢小龙。

团长也问了泉的一些情况,泉告诉了他,他对泉很亲切,这让泉感到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