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伊人玉
870700000004

第4章 哭泣剑(一)

第二章 哭泣剑(一)

殷红的血液从灵都将士的胸膛中滚滚流出,五脏六腑在燃烧,每一呼吸都变得极其困难。折断的长剑犹如死灰躺在血泊中,剑魂哭泣,那歇斯底里的哭声成了遍地横尸中的主旋律。屠过后的天与地,一片死寂,唯有剑锋在血中嗖嗖作响。

王不可能就此罢休,他说过,他要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已,一番运筹帷幄后,他向伊人军团下了第一道命令。

柳妃自知委以重任,她们此次的任务是:摧毁灵都。

数月苦练,终于等来了王的命令,终于可以真真正正的奔赴杀场、斩杀敌人了,伊人们显得异常兴奋。

灵都是王以前的故乡,他恨透了那里的每一个人,恨不得下一刻就将灵都人粉身碎骨,恨不得下一秒就听见灵都国的城楼倒坍于滚滚烟尘里的响声。再者,灵都地域宽广、地势平坦,有大大小小的密林、湖泊,利于躲避、进攻、撤退,在王看来是三国中最好对付的国度。所以王一统天下的第一步就是捣毁灵都国。

王对灵都人了如指掌,此战,王胜券在握。他要通过此次战役给西岛和云州的军队一个下马威,他要让所有的人都认清一个事实:“倾城伊人”是一支永垂不朽的铁军。

黄昏时分,大地仿若镀金,余光映红了如地狱般黑暗的毒林。柳妃带领所有伊人穿上战袍,拿上佩剑与进攻用的箭支、火器,骑上一匹匹王亲自挑选的白色战马,准备出发。

战马们前瞪四蹄,长鸣几声,似乎在催促马上的主人。身着战甲的“倾城伊人”个个英姿飒爽,作战前的气势不逊于久经沙场的男儿。

王不会随他的军队出征,他绝对相信柳妃的实力。伊人们的毒术、武功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王不会有点滴顾虑。他只需安然的躺在自己的龙椅上等待一座百年古城的灰飞烟灭。

趁着六月绚烂的余光还未消散,“倾城伊人”策马奔去迷惘的前方。

她们从未离开过倾城,这是第一次,有些兴奋,有些忐忑。

战马已经远离倾城,而她们的耳畔还回响着王的嘱咐“歼灭灵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提头来见本王。”

她们毕竟不想死,她们宁愿永远的活在无光的黑暗中,用身家性命守着英俊的王。

骏马穿梭于城镇,善良的百姓瞧见了,终究不知道那群女人身穿铠甲、手持宝剑是去做什么?即使猜到姑娘们是去攻城,但还是解释不了其中的原委。

倾城国不是没有军队,也不是没有将军。只是王从来不相信那支只软弱无力的军队会替自己拿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百姓们看了一番后也就若无其事。行军打仗不是他们能管的事儿,只要觉得自己还可以平平安安的持家过日子那也就够了。王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好像跟他们没有一丝一缕的关联。

“倾城伊人”驰骋荒漠、翻越丛林,踏过泥泞小道。从黎明到黄昏,从霞飞到霞灭,从雨扬到雨停,军队终于抵达灵都城的城楼之下。

几日奔波后的她们略显疲惫,但只要想到王的命令,她们便精神抖擞。眼前耸立的城池是她们必须攻下的,在她们的字典中没有“失败”二字。

此时正是拂晓时分,晨光朦胧,天未大亮。把守在灵都城城楼上的士兵恍恍惚惚瞧见了一群骑在马背上,还身穿战袍的女人,感觉事有蹊跷,便跑去向灵都国的李将军汇报此事。

城楼下的柳盈盈已经将炮火装入炮堂,这火器堪称倾城国一绝,用它攻开一扇城门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倾城伊人”要算起来有上千人,柳盈盈将她们分为五队。

其中的四队分别从灵都城的东南西北四方进行全面箭攻,而剩下的一队则跟柳妃直攻灵都宫殿。

王深谋远虑,他不仅要歼灭灵都国,还要将灵都皇上的千金占为己有。所以,柳妃此次的重任有两项,一是带走灵都公主:伊筱霜;二是带回灵都国所有的玉石、玉器、玉佩、玉剑、玉镯,他要毁掉有关玉的所有物品。

从前的灵都国,每个家族的身份地位都是靠玉来判定的。没有玉的家族就意味着没有地位,没有尊严,任人欺凌。

王的家很穷,一家人靠坎柴维持生计。生活清贫便请不起大师为自己造玉,也买不起别人打造好的玉。正因如此,王的童年是在讥笑、欺凌中度过的。男孩、女孩,好像全灵都国的人都瞧不起他。

时间飞逝,一晃过了几十年,他恨的人早已死掉。灵都国也改朝换代,以玉断定地位的习俗早就被当今圣上废除。

不过灵都出玉,灵都人也爱玉、惜玉。如今,玉是灵都国的象征,它比黄金都还珍贵。

王现在唯一能解恨的只有找回所有关于玉的东西,然后粉碎它们,以洗刷自己曾经受过的种种屈辱。

柳妃一声令下,炮火肆无忌惮的从炮膛飞出,重重的击在古老的城门上。

那扇城门伴随灵都走过了风风雨雨,曾有多少次因为它的坚韧而挡住了城外侵略的敌军。它的身躯已伤痕累累。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它终究抵挡不住火器的猛攻,门上留下了一个硕大的窟窿,随即噼里啪啦的碎片遗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