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庄襄王三年1
那一年的初秋,秋叶斑驳,秋菊傲立,秋水清澄澈。韩将无忌率五国兵反击秦,秦军被围于黄河之南。蒙骜上书奏请朝廷发兵援助,只是那时的庄襄王只剩一副病容缱倦苟延残喘的臭皮囊,朝中重事皆委以丞相吕不韦。吕不韦以边防驻军不得轻易调遣为由,拒绝蒙骜援兵之请,逼迫年仅十二岁的王子政上书奏表亲率一千轻骑上前线,坐镇中军。就这样攸关着秦国生死存亡的战役落在了一个十二孩童的肩头。
天下百姓说:秦国命数天定,王子政此举足以抚民心,安天下。
三军将士说:秦国命数天定,王子政此举足以表率三军,三军将士誓死追随,捍卫大秦。
朝中重臣说:秦国命数天定,王子政此行怕是有去无回,丞相吕不韦谋朝在前,窜位在后。
嬴政说:不论任何代价我一定会活着回来,总一天吕不韦这斯必死。
吕不韦说:天命如此,我命如此;你既然恨就恨的彻底点吧。
嬴政率领着一千轻骑碾过咸阳的烟柳繁华,碾过大秦的山路崎岖。渐行渐远。抵达黄河之南时,已是秃了秋树,凉了秋水。曼野的沙石悄悄迷了众人的眼睛,王子政眼中誓死如归的激情,燃烧了三军将士为民、为家、为国的熊熊火焰。只是他们看不见他眼里藏了多少的无奈。
金冠蟒袍嬴政端坐在中军帐中,十二岁的年纪已经有了一脸的英气。蒙骜也一脸严肃地站在一侧。一请、再请、三请援兵的奏表均以驳回,事态已经是空前的严重。
"骜将军,三军还能坚持多久。"嬴政一脸严肃地说。
"回王子,不出数月定当……"后面的话,他不敢说出口,他害怕一语成真。
"骜将军可有良策。"他如期的看见久持沙场的蒙骜垂下眸子,其实他知道自己问的是句废话,只可惜这三军之中他唯一能倚重的就只是蒙骜了。
"报"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五国兵再次叫阵。”
还未得嬴政答话,蒙骜先抢声道:"不战,继续挂免战牌。”
士卒退下后,嬴政的脸色更加的凝重了:"将军,我军以数日不战,这士气可将如何收拾。”
"哎"蒙骜长长的叹出一口气,他是踏着铮铮白骨一步一步坐上这秦朝第一将军的位置。怎不知这士气一泄如注,只可惜面对这成千上万的生命,他真的怕了怕一不小心群军覆灭,怕一不小心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两个人默默对视了一眼都没了言语,他们的心里都太明白了,战与不战都只是时间上的差别。莫道真是天将亡我也!?
月下,嬴政信步走出中军大帐,零零散散的士兵眼神以不像他初来时那般信任。而他依旧保持着那般坚毅,因为哪怕他有一个退却的眼神这些为国为家的将士们怕就四下溃散了吧。在这没有欢颜的军阵中,忽然某一个角落传来一阵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嬴政顺着笑声走去,只见一个年龄比他略长几岁的男子领着一个只有八九岁模样的孩子,也许是因为那个大点孩子讲了某个有趣的故事,逗弄的那个年纪小的"咯咯"直笑。看着嬴政身着蟒袍那个年纪大的先是一愣,不过立马正了神色缓缓地道:"草民李斯见过王子政。”
就在这时蒙骜行色匆匆地赶来,看见嬴政急忙说:"不知王子在此,惊扰圣驾了。"顺手又指了指那个年纪小的男孩说:"这是老朽的嫡孙蒙恬,不到之处还请王子多多包涵。”
嬴政虽然满腹的狐疑,但他的身份不允许他在此时多问,只是略微点点了头,返身往中帐走去只见李斯狡谍地冲他打了个手势。
三更时分,嬴政背着手在月下等候,李斯叼了跟稻草优哉游哉地朝个方向走来。
"你约本王究竟所谓何事?"嬴政那居高临下扫着眼前这个男子。
"那就看王子究竟想知道些什么了。"李斯始终都是那般的玩世不恭。
"本王没工夫和你在这猜度。"语罢嬴政转身欲走。
"王子,不想知道我是何人,不想知道为何这蒙恬的嫡孙擅自来这军帐,不想知道我此行是何目的。"他有把握能勾起他十足的兴趣。
"哦!?"嬴政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等着他回答。他不急这个男子今夜一定会给他想要的答案,他只是想知道这个男子的说法和他的猜度有几分出入。
"草民其实是丞相府中的一名舍人,此行正是送蒙恬来此,为的就是告诉蒙骜将军此战许赢不许输。"李斯以为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听到吕不韦的名字必会有所嗔怒,只是嬴政依旧是云淡风轻的看着他,他的表现让他颇为满意,看来他为自己选的主子不会错,荀子师傅的断言也不会错。接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写着"蒙骜将军亲启"的密函在嬴政面前晃了晃,说:"不过这个才是我来的重点,这封信涉及正是王子大人您的命运。"(秦朝时舍人是门客、跟班的意思,包括后来的嫪毐都是舍人。自汉朝起舍人才有太监的意思在里面。大家千万别以为我们坏坏的李斯是太监啊)
嬴政扫了一眼那密函,密函上的字他太熟悉了正是吕不韦的亲笔。没等他开口李斯早早将信函奉上。看完信后嬴政在心里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阴冷决绝的手段确实是他吕不韦的作风。只是他不能动怒,不能让人看出他有一丝感触,他只能问了一句:"此信为何不发反而给本王?”
李斯难得正经地说:"一是此计时机未到,二是望王子早做打算。"嬴政不语,他知道有些时候等待才能得到最合适的答案。也确实如他所料,李斯跟着又说:"草民师从荀子,早日吾师夜观天象算的天之西有帝星现世。草民虽是楚国人但如今六国皆弱,楚王亦不足事,唯秦国方能建功万世。草民想的是为这天下谋一个贤主。”
"丞相怕是更胜本王一筹。"嬴政不愠不晌地说,这些年来了,他早就学会在生死关头需要的冷静。
"权臣不得民心,不足为王,他走的不过是条作茧自缚的路罢了。"是啊!那一役他得了民心,次年得了天下,亦得了李斯,可是多年后却他却负了李斯那颗只为天下谋贤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