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六章 创业者最好的大学是社会大学
马云是所有期待成功的创业者的偶像,他“人小鬼大”,总是一副精力过剩、咄咄逼人的模样。马云说自己一辈子都在创业,即使大家都不同意自己,他也会对自己说“YES”。马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的创业者:最好的大学是社会大学。
第一节 一辈子都在创业:永保“零度”状态
马云说,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他不认同“二次创业”这样的口号,既然从第一天创业起就一直在创业,那根本就不存在“二次创业”的说法。创业的思维已经和他融为一体,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马云能永保“零度”状态,不断进取。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就是马云“创业理论”的有力证明者。乔布斯20岁时就开始创业,在10年间将“苹果电脑”从一家只有两个创业者的车库公司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市价20亿美元的国际大公司。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乔布斯30岁时却被自己所创办的公司炒了鱿鱼。就这样,曾经是他生活重心的东西一夜之间就不见了。随后几个月,他成为公众的负面示范,乔布斯实在不知道要干什么好,甚至想过要离开硅谷。
既然创业者从第一天创业起,就一直在创业的路上,成功和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乔布斯被董事会淘汰出局,但是他一直热爱的事业并没有否定他,所以他决定一切从头开始。
在接下来的5年里,乔布斯开了两家公司,分别是Next公司和Pixai公司。Pixai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制作出了《玩具总动员》这部世界上第一次完全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之后,这家公司阴差阳错地又被苹果电脑公司买下了,乔布斯于是又回到了当初的根据地,而Next发展的技术居然成为苹果公司后来复兴的核心。
过程很艰难,但乔布斯一直保持着创业精神,让苹果公司重新接纳自己。失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头再来是下一个成功的开始。成功也并非是最终结果,创业者们需要时常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永保“零度”状态,创业者一辈子都在创业。
马云认为创业者选择了创业,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暂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永远的失利,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将来的成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最初的时候,有人说阿里巴巴如果能成功,就等同于要把一艘万吨轮船抬到喜马拉雅山上。马云却说,他的任务是把这艘万吨轮船从山顶抬到山下。别人怎么说,是没办法的事,但是自己要明白将要去哪里,自己能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2002年,是互联网泡沬破灭得最为彻底的时候。马云将阿里巴巴当年的目标定为“活着”,他希望公司员工坚持下去,等待来年春天的到来。到了年底,阿里巴巴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还实现了赢利。马云将这一切归功于“坚持”,他说,很多人比他们聪明,很多人比他们努力,为什么他们成功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坚持下来了。虽然后来每一个目标的提出,都会招致诸多反对的声音,但是马云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造梦者,每一个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一举成为中国最高市值的互联网公司,这还不包括它旗下的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口碑网等众多网站。此外,这次上市还破了多项港股纪录:香港历史上IPO认购冻结资金额的最高纪录、香港历史上首日上市飙升幅度的最高纪录、近年来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额的最高纪录。
阿里巴巴还是全球范围内自2004年Google上市以来IPO融资额最高的科技股,实际融资额达到16.9亿美元,超过了当年Google的融资额16.5亿美元。阿里巴巴的上市无疑是中国互联网2007年度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而这也不过是当初马云激励团队时提到的一个梦想。正是在“寒冬”期的坚持,正是那股创业不止的精神,才创造出后来的诸多纪录。
马云说当自己到60岁时,还能和现在这帮做阿里巴巴的伙伴们站在桥上,听到广播里说,阿里巴巴今年再度分红,股票继续往前冲,成为全球……马云说,只有那时才叫真正成功。
马云的这番内心告白,是他过去和将来的最大愿望。他告诉我们,成功是一种坚持的成功,创业是一辈子的创业。正如马云所言,放弃就等于失败,只有坚持才能成功。虽说在外界看来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马云仍然不忘告诫公司员工,要对外界的赞誉置若罔闻,坚持创业精神。
马云表示:因为阿里巴巴要做102年,有一天如果自己上了什么封面,就把自己当做上了一个娱乐杂志一样。不要认为那是成功,成功是很短暂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很大的。
在马云心里,创业之路没有终点,一直会伴随创业者的一生,他也一直在试图告诉创业者们一件事: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创业者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自己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但有一天一定会到来。只有永保“零度”状态,才不会自满,不会故步自封,成就才会更大。
第一篇第六章第二节 对自己说“YES”,即使90%的人不同意
马云并不想做商人,他只想创办一家企业,做一个企业家。在他看来,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是有区别的。生意人以钱为本,一切为了赚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影响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价值。赚钱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技能,而不是所有技能。
一个伟大的公司当然也需要赚钱,但是光会赚钱的公司不是伟大的企业。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永远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马云觉得伟大的公司首先能为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和价值,可以持续不断地改变这个社会。
很多企业家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把为众人服务作为奋斗的目标。比如比尔?盖茨,他在创业之初就已经把“让千万人都用得上电脑软件”作为目标;譬如山姆?沃尔顿,他主张天天低价,立志建立一种既便利又廉价的商业模式;再如马云本人,他刚开始创业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然,仅有使命是不行的,必须产生财富,这样自身创造的价值才可以得到人们的认可。
有了这样的认识,马云提出了一个“YES理论”。他认为,如果要说创造价值和赚钱哪个重要,他会说Yes,都重要。但一定要问哪个更重要,则创造价值更为重要。如果创造了价值没有钱,这个价值根本不是价值;如果创造了这个价值,结果没人愿意付钱,这是垃圾,这不是在给社会创造价值,而是在创造垃圾。
别人问马云喜欢能干的员工还是听话的员工,他也说Yes,就是既要听话又要能干。因为马云相信,能干和听话是不矛盾的。能干的人一定不听话,听话的人一定不能干,这种人要来根本没用,因为不听话本身就不能干。
多年以来,马云给人一种“特别坚持自己是对的”的感觉。不仅来自他坚持对自己说“Yes”,而且马云认为,一个人被说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马云也曾经犯过错误。
在2000年的时候,高盛和软银的投资到位后,马云决心大干一场,阿里巴巴把摊子铺到了美国硅谷、韩国,并在伦敦、中国香港快速拓展业务。但是此时,管理的危机随即出现,他手下的那些世界级的精英都开始向马云灌输他们各自的理论和方法。阿里巴巴美国硅谷研发中心的同事说技术是最重要的,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副总裁坐镇香港总部,他们认为向资本市场发展是最重要的。
都是精英的言论,都说得有道理,马云开始拿不定主意了。他说,50个聪明人坐在一起,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此时,才成立一年的阿里巴巴已经变成了跨国公司,员工来自13个国家。
对于未来的发展,马云确实无法拿定主意,公司在风雨飘摇之中,最后还是马云对自己说了“Yes”。2000年底,阿里巴巴破釜沉舟,启动“回到中国”战略,随后进行全球大裁员。
在一个重大决定面前力排众议是需要勇气的,做任何事都能一直力排众议则是难能可贵的。自信,是一个简单的词,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这个世界不缺思想家,思想家太多,就难以统一思想。马云的做法是,对自己说Yes,即使有90%的人不同意。
马云说,如果再早一点对自己说Yes,后果就不会那么糟糕。对周围的人,马云说出了这样的话:如果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回想1995年,马云从美国回来后,在美国朋友的协助下,他开始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建立首页。当时中国的网络是用速度很慢的拨号上网连接方式,足足花了三个半小时才打开一半的网页。但是即便如此,马云仍然相当自豪,他证明了互联网的存在。
随后,他决定进入互联网行业。在决定辞职前,马云找了二十几个朋友咨询,大多数说不行,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不顾大家的劝告,坚持行动。对于他的这个举动,朋友们都说他是个傻子。
马云后来回忆说,刚开始做互联网,能不能成功自己也没信心。只是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总要试一试。
马云说,一个人如果在14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40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他又未免幼稚得可笑。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一直强调的是,永远对自己说YES。因为他知道,很多时候,创业者被别人说服往往是犯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