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到功成
876500000040

第40章 上篇

上篇第六章第四节 不打甲A,直接进世界杯

马云做企业,一开始是不被人理解的。他没有按常理竞争国内市场,而是将眼光放到国际市场,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用他的话说就是“避免国内甲A联赛,直接进入世界杯”。

刚创立公司的时候,马云就将公司定位为全球化的企业,因而名字也应该是响亮的、国际化的。为了注册一个好的名字,马云思索了很久。直到一次在美国一家餐厅吃饭时,他突发奇想,找来了餐厅服务员,问他是否知道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服务员回答说知道,并且还跟马云说阿里巴巴打开宝藏的咒语是“芝麻开门”。

之后,马云又在各地反复地询问他人,马云发现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并且不论语种,发音也近乎一致。他开玩笑说从外婆到孙子,都读阿里巴巴。就这样,马云将公司的名字确定为“阿里巴巴”。

对于起名,马云还有一种说法:他选择“阿里巴巴”这个名字是希望企业能够成为全世界的十大网站之一,也希望全世界的商人都用阿里巴巴。既然企业定位是国际性的,那就需要有个优秀的品牌,响亮的名字是关键。

马云又提到取名“阿里巴巴”还有更深层的目的:取“阿里巴巴”这个名字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全球。他做淘宝,有一天也要走向全球。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建一家全球化的、可以做102年的优秀大企业。

1999年,马云参加完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已经意识到一个巨大的机会即将出现。当他决定建立阿里巴巴网站的时候,他明白这个机会的价值链是双头并举的:一头是海外买家,一头是中国供应商。但在当时,中国的工厂还未成气候,商业模式中所有成功的关键因素都集中在海外。

马云说,当时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公司,因为当时大家都认为中国不可能有好的互联网公司。同时,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超级买家都在西方,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企业都在西方,能向互联网投资的主流资金也都在西方,所以马云决定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机会,首先搞定国外市场。

要实现这个目标,马云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网站必须是全球性的,只做国内只会将阿里巴巴变成没有买家的卖家。他认为阿里巴巴必须迅速覆盖全球,否则失去“第一”,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马云认为他的企业是帮助中国企业出口,中国产品肯定是海外的买家。至于如何让这些企业成为买家,他有个形象的比喻:办一个市场就像办一个舞会,舞会里面有男孩子、女孩子,如果要把他们都请进来很难。马云的策略是先把女孩子请进来,再把优秀的男孩子请进来,这样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国内互联网轰轰烈烈的年代,阿里巴巴已经在国外宣传造势。马云表示,1999年、2000年阿里巴巴的战略很明确,迅速实现全球化,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企业;打开国际电子商务市场,培育中国国内电子商务市场。

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在国外的名气比在国内大,这跟他们1999~2001年三年间的全面战略有关,阿里巴巴迅速打进了海外市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实现全球化了,但是全球化并非请几个外国员工或者在海外建厂这么简单,阿里巴巴在全球化的战略上做过很多事。1999年、2000年、2001年阿里巴巴的基本活动是在欧洲和美国,马云在欧洲和美国做了很多演讲。马云记得最惨的一次演讲是2000年在德国组织的一次演讲,1500个座位结果只来了3个人,他觉得很丢脸。但没有办法,马云还是得演讲下去,那时候阿里巴巴的推广工作很难做。作为一个国际网站,阿里巴巴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国企业实现出口,因此必须在海外寻找卖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外国人先了解阿里巴巴。

马云将阿里巴巴总部定在中国香港,他希望办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让全世界骄傲的公司。香港是国际化大都市,阿里巴巴在美国设了研究基地,在伦敦设了分公司,然后在杭州建立了它在中国的基地。

关于不把阿里巴巴总部定在国外的疑惑,马云有自己的主张。他始终坚持将阿里巴巴留在中国,因为马云要让全世界人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让全世界华人骄傲的中国公司。

马云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界怎么变化,还是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他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当做自己的使命,从企业初创就开始放眼全球,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逐步完善,一直在圆他们“电子商务帝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