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到功成
876500000050

第50章 下篇

下篇第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玩出来的生产力

马化腾自己都没有想到,当初随便弄着玩的那个叫OICQ的小玩意,日后会成长为互联网的“大鳄”。从深圳大学的高才生,到网络公司的工程师,马化腾一度是互联网行业内的“票友”。正是这种“玩票”心理,“一不小心”玩出了一个“QQ帝国”。

第一节 深圳大学的高才生

20世纪六七年代,祖籍广东潮州的马化腾父母响应中央的号召,主动要求到当时条件艰苦的海南工作。1971年10月,他们的小儿子马化腾出生在海南岛。

马化腾全家在海南的时候不仅生活条件艰苦,文化设施和书籍更是缺乏。马化腾从小喜欢《天文爱好者》,尽管当时马父一个月只有40多元的工资,但儿子喜欢的书刊,马父一直坚持订阅了20多年。

马化腾父母对马化腾姐弟的教育特别严格,不仅要求他们为人正直,而且要“夹着尾巴做人”。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马化腾从小养成了低调行事的习惯。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着追赶经济大潮的父母从海南迁到了深圳。从小就对天文很感兴趣的马化腾刚到深圳时,就看中了一款900多元的天文望远镜。马化腾父母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也就100多元,父母没有同意儿子的“奢侈”要求。后来,马化腾的母亲偶然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日记中写道:“我想买个天文望远镜,但老爸老妈不让,未来一代科学家就这样被老爸老妈扼杀了。”马化腾的父母商量后,觉得不能就这么“扼杀”了未来的科学家,一咬牙凑钱买下了那架天文望远镜。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化腾开始面临高考。他对天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曾多次表示要报考天文学专业。父母劝他“天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还是报个实际点的专业。在家人的劝说下,马化腾在1989年的高考中,以高出重点线100多分的成绩,报考了建校不过6年的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即将成为马化腾腾飞的起点。

1983年5月10日,深圳大学正式成立。同年9月27日深圳大学开学,第一批210名本科生到校上课。从筹办到开学,仅用8个月,速度之快国内外罕见,深大也由此被当时来深圳视察的邓小平誉为“深圳速度”。

深圳大学建立之初,实行了非常符合深圳这个新兴城市气质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和尝试:在全国最早提出“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率先推行学分制、双学位制、勤工俭学制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大的在校生已达2.4万人,综合了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

2006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曾发布《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并依此推出了“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榜”,前十名中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传统名校,而深圳大学则与南京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并列第九。报告中特别指出:“深圳大学的实力令人关注,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内充分利用了自己身处国家经济特区深圳的地域优势,在杰出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超越众多老牌院校。”

正是在改革创新思想的指导下,深圳大学培养出了许多“人物”。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红豆公司的董事长周海江都毕业于此,马化腾更在深圳大学的“名人榜”上再添一笔。

作为改革开放的潮头,以计算机配件为代表的电子加工业已经逐步成为深圳工业的主流。马化腾就读的专业正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新兴的深圳大学让他有机会更早地接触到计算机。

马化腾在刚进大学不久的一次考试中考砸了,那件事让他明白了学习不能光靠小聪明,还要打好基础。他曾透露自己学习编程的方法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而在89届深圳大学的老师们回忆,当年马化腾笔试还不错,只是机考成绩不理想,综合成绩还不至于说“砸锅”。

求学的四年中,马化腾的“偶像”一直是在UNIX、C语言方面的大师级程序员。大学期间,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准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甚至经常为学校计算机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第一代黑客的马化腾已经表现出了不错的市场意识: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他娴熟的计算机技术能轻易解决掉普通的电脑病毒,学校电脑室的老师们也经常请教这位学生,马化腾便以清除机房机器中的各种病毒为条件来换取上机的时间。有时为了能有更多的上机时间,马化腾干脆将电脑硬盘锁住,弄得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因为有了比常人更多的机会,兼之自身的努力,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稳步上升。他每年的考试成绩都能排在前五名,马化腾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天文所没有的乐趣。

在度过了快乐充实的四年大学生活后,1993年,马化腾大学毕业,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