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的冠军
877200000034

第34章 2最后一个球不落地绝不放弃

第八章2最后一个球不落地绝不放弃

在引人注目的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老将王楠不敌张怡宁,获得了银牌。

“如果不是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也许我已经退役了。这两年我打球最大的动力就是北京奥运会,我心中始终有一个梦,要在北京奥运会拿到最后一块金牌。”这是王楠第三次征战奥运会,也是王楠最后一次代表中国队出战。

四年一个奥运备战周期,从徘徊犹豫,到下定决心,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楠还是那个为梦想执著的人,“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最后一个球落地之时,就将是我退役的时候,在此之前,我将付出全力。”

虽然,最终她未能用一枚女单奥运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封缄,但是23年乒乓生涯,24枚金牌,她仍然是中国乒乓球队夺金“第一人”。王楠转身离去的背影并不落寞,那是被光环笼罩着的传奇背影……

王楠力拼对手王楠力拼对手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多次在世界大赛决赛碰面的王楠、李菊五局苦战,王楠在关键球上打得十分出色,幸运地获得了这块金牌,她也成了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中唯一赢得两枚金牌的选手。

王楠小时候身体不好,妈妈为了让她锻炼好身体,把她送到乒乓球馆。王楠是个孝顺的孩子,学打乒乓球,主要还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父母也没有想到,女儿真打出了“名堂”。王楠在体校是个特别能吃苦的孩子,别的孩子训练了一个星期,都盼着星期天在家睡个懒觉,在父母身边撒撒娇。而王楠不但平时训练肯吃苦,回到家里也不偷懒。教练布置“作业”,让她做2000次徒手挥拍和滑步练习,她一次也不会少做,而且动作是既标准又到位。有个星期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天还没亮,王楠就出门了,父亲跟在后面,看到她仍然一丝不苟,坚持完成所有动作。父亲心疼地说:“星期天在家休息,少挥上两拍谁也不知道!”王楠反驳了父亲的观点:“练不练到了赛场上一下子就检验出来了,我可不想当最后一名。”

王楠真正脱颖而出是1993年的七运会,宋良教练大胆起用她。年仅15岁的王楠击败老将刘伟和乔红,一鸣惊人,不久调入国家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国手,但是她训练时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依然没有改变。

认真敬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王楠。王楠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让人们看到了她的铿锵力量和出尘美丽。王楠做事很执著,正是这种从小养成的做事风格让她踏上了成功之路。

打球需要一丝不苟的执著精神,需要有绝不放弃、毫不松懈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考虑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成功的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某些属于成功人士的特质却总是有很多微妙的相似。曾经有人这样回忆比尔·盖茨小时候的故事。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穿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了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饭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搬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很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来上学,由他爸爸开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又能为人着想,一定没有他做不成的事。不过,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这是卡菲瑞先生回忆比尔·盖茨小时候时写下的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伟大或杰出人物身上,总有优于常人之处。比尔·盖茨对待图书馆工作这样的小事,就已经表现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责任感和执著精神,难怪他能在信息时代叱咤风云。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前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比尔·盖茨

毋庸置疑,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养成一丝不苟的做事习惯。暂且不去谈论别的影响比尔?盖茨成功的因素,单从他自小就显示出来的做事态度,我们就能窥见他获得人生成就的端倪。几乎所有的成功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工作,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能够精益求精地落实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正是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他们的人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如王楠所说,“最后一个球不落地,绝不退役”。

其实,无论我们在工作、生活还是比赛,都应该有这种执著的精神。世界上,成功的人少,失败的人少,而坎坎坷坷的人却很多。只要自己已经拼尽全力,执著地坚持到了最后,就等于是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最佳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