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一节 遗憾没有成为哲学家
1930年,在匈牙利一个犹太律师家里,一个新生命降临人间。刚出生时,他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后来英语化为乔治?索罗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匈牙利,生灵涂炭,国家一片萧条,特别是犹太人,更是面临被屠杀的命运,非常悲惨。幸亏索罗斯的父亲利用律师的身份为全家伪造了全套身份证,依靠化名寄居在朋友家中,一家人才幸免于难,战战兢兢地活了下来。
随着战争的发展,盟军逐渐占据主动,最后,苏联军队终于赶走德军,占领了匈牙利全境。盼来曙光的索罗斯一家人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因为索罗斯的父亲不信仰共产主义,全家人再次受到强烈的排挤,几乎无法继续生存。时年16岁的索罗斯刚从东躲西藏的寄居生活中摆脱出来,还未来得及喘息,就和父母一起,被迫背井离乡远离祖国,逃亡到了瑞士的洛桑。
索罗斯对苏联建立的共产主义匈牙利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他非常怀念二战末期那段危险和艰难的日子。虽然活得胆战心惊,却也惊险刺激,这段战争历史对他的锤炼,为他后来在对证券交易、商品交易和国际宏观投机领域所具有风险的分辨和善于把握时机的能力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
在瑞士的日子,索罗斯过得非常平静。因为战争,他荒废了青春的大好时光,因此他必须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发奋学习。他在家里花两年时间自学了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课程,1948年,索罗斯插入洛桑的圣?路易斯中学读高中三年级。由于超出常人的刻苦用功,他很快就成为这所百年名校中的佼佼者,1949年,索罗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英国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
事实上,索罗斯能够在伦敦经济学院这样的知名学府读书,应该归功于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因为当时家里并不宽裕,不能为他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当然,金融学是一个前景非常广阔的专业,索罗斯在伦敦经济学院的成绩也相当优异,照此发展下去,他完全可以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但是,索罗斯对经济之类的东西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索罗斯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撰写了不少哲学论文,他立志要做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如果他的愿望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很多人将会为世界上少了一位杰出的金融家而倍感惋惜。
然而,家庭贫穷的现实和老师卡尔?波普的劝阻使索罗斯将自己的哲学梦想暂时收起来了。卡尔?波普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这个来自匈牙利的年轻人根本不具备研究“开放社会”理论的条件,因为匈牙利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社会,而且索罗斯的家庭又非常贫困,根本不能为他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提供所需的费用。波普建议索罗斯回到自己的专业,去从事一份颇有前途的经济或金融工作。就这样,一个怀着哲学梦的年轻人,只能失望地带着荣誉学士学位离开伦敦经济学院。不久之后,索罗斯移居美国,进入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当上了一名经纪人,开始了他的金融家生涯。
虽然远赴美国华尔街的闹市,索罗斯依然没有在浮躁中忘记自己的哲学家梦想,他计划用五年时间挣够50万美元,这在20世纪70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离开美国,回到英国重新攻读哲学博士,然后终其一生去放飞自己的哲学家梦想。
也许是因为从小经历的磨难,也许是根植于心的“哲学家”种子的缘故,索罗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充当慈善家的角色,这一改他在金融界锋芒毕露的形象。
作为世界超级富豪,索罗斯凭借数十亿的个人财产,完全能够让自己享受奢华的生活,但他对此却很少有兴趣。他个人生活非常简朴,却将为别人花钱当成自己的真正爱好。一旦对某个慈善项目感兴趣,索罗斯就会毫不吝啬地向其提供资助,哪怕一次掏出1亿美元他也能办到。例如,他捐献了50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用于在受战争破坏的波黑采取援助措施和在萨拉热窝建造一个紧急供水系统。为了防止俄罗斯科学家在苏联解体之后为中东的独裁者服务,索罗斯承担了所有人近1/3的年薪。因此,有人认为,索罗斯是美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但是,有一件事例外:有关犹太人的项目。索罗斯说:“我保持中立。”
索罗斯对世界进行改良的愿望应该与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但是,热爱哲学的他绝对不能容忍人们通过歪曲事实来解释他的奉献行为。他认为,无节制的资本主义正在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威胁。对此,他只能一再对盲目信任市场的魔力发出警告,他觉得市场中留有投机的空间是各国政府的错误。
尽管最后没有成为哲学家,但是从索罗斯的人生经历和投资手法中,我们依稀看到许多哲学思想渗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