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 以金钱为名字的富翁
居住在英国伦敦富人区的拉克希米?米塔尔,出生地却是印度西北部一个长满荆棘树的小镇的贫民区。
1950年6月15日,在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萨度普尔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一声男婴的啼哭给愁容满面的母亲带来了一丝微笑。谁都无法预料这个在苦难中降临的小生命,会在今后的几十年里,成长为印度最富有的人。
米塔尔刚出生的时候,当时的印度刚刚脱离英国的殖民地统治,人们在欢庆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因英国人的离去而带走大量工作机会的事实。刚刚获得独立的印度政府满目疮痍,根本无力顾及像萨度普尔这样边远的地方,而且该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经常沙尘漫天、干燥缺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其艰难的处境可想而知,米塔尔的乡亲们穷困到无法生存的地步,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另寻活路。
尽管有许多报道曾披露米塔尔出身豪门,并从父亲手中继承丰厚的遗产将家业发扬光大,但是米塔尔的叔叔说:“我们的家庭真的很普通,绝非名门望族。”著名的《时代》杂志也证实,米塔尔其实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寒的家庭中。
的确,从20世纪初,米塔尔的父亲就开始在加尔各答经营钢铁制造的生意,但是在当时国家贫弱、战火纷争的年代,商人没有破产就算万幸,除了保命,难以去考虑企业经营的事。当时,米塔尔一家20多口人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连张像样的床都买不起,经常就直接睡在地上。厨房对于米塔尔一家更是奢侈品,根本负担不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米塔尔的家人只能在院子里搭个灶台,露天生火,遇到风沙大的时候,锅里常常都是沙子,即便如此,也还是要尽力下咽,不能浪费,因为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父母显然是穷怕了,他们不希望儿子将来也在贫困中度过,于是给儿子取了个充满财气的名字:拉克希米?米塔尔。在印度语中,“拉克希米”包含了金钱的意思,即印度的财富之神。米塔尔的父母并非有先见之明,也不会算命占卜,只是后来米塔尔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了父母寄予儿子的希望。
米塔尔从小就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学习却非常刻苦,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而且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志向。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的课本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鲁迅先生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迟到,在三味书屋的私塾课桌上,刻了一个花骨朵般的“早”字,来让自己铭记。米塔尔也有这样的趣事,上小学时,他为了防止自己的尺子丢失,在上面做上记号。但是他刻的不是“早”字,也不光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拉克希米?米塔尔博士,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博士”。可能幼年的米塔尔根本不知道这些简单的称谓意味着什么,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尽管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有些幼稚,但是从尺子上所刻的文字中包含的坚定理想可以看出,米塔尔是个有大志向的孩子。
通过努力,米塔尔终于考上了大学,但他依然十分刻苦。早晨到学校上课,下午到父亲的公司上班,晚上再回家复习功课,他始终认为刻苦努力对自己不是什么难事。19岁那年,米塔尔从圣萨维尔大学毕业,加入父亲合伙的一家钢铁公司。
刚参加工作的米塔尔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商业兴趣,直到25岁那年,米塔尔和一个朋友首次出国度假才发生转折。当时,他父亲的公司在印度尼西亚有一笔业务进展不顺,他路经雅加达时,原本打算顺便去那里看看,没想到一看就被当地的情况所吸引,全身心扑在了当地市场的开拓上。
正是这次“宁要工作,不要休假”的经历显示出了他非凡的经营才能。他不仅在印尼打开了局面,而且业务越做越大,自此踏上了缔造钢铁王国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