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来的正是锡兰王亚烈苦奈儿。他把郑和船队骗上岸后,又假惺惺地宴请郑和,指定地点进行贸易,目的是拖延时间,一是麻痹郑和,一中调集兵士,准备抢劫宝船。亚烈苦奈儿把一切准备停当后,即率五万部众,来到翠蓝屿贸易地点,企图夺走货物。亚烈苦奈儿带领士兵赶到翠蓝屿,把木城团团围住,竹箭“砰砰啪啪”地射了过去,明军隐蔽在小车后面,丝毫没有受到损伤。亚烈苦奈儿心中着急,命令部下停止射箭,舞着弯刀和梭镖,直向木城冲去。丁峰马上命令将士们把藏在小货车里的火铳拿出来,从木城的缝隙伸了出去。土人越来越近了,丁峰大喊一声“打!”四面的火铳一齐开火。霎时间木城周围冒起一股股烟雾,火焰喷射而出,声音宛如雷鸣。
为使射击不留一点间隙,丁峰把将士们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射击过后,退了下来,重新装填火药和铁砂,第二部分这时便替补上去,等候命令。又一声“打!”“砰砰啪啪”,排铳又响了。第二部分打过退下,第三部分又换了上来。等到第三部分打过,第一部分已准备好,便再次换了上来。如此周而复始,任凭敌人有多少,也无法靠近木城。
经过一阵火镜射打,锡兰土人不少受了伤,痛得“哇哇”直叫。亚烈苦奈儿倚仗人多,仍旧挥舞着弯刀,命令部下拼命攻击木城。
锡兰土人们尝到了火铳的利害,学得乖了,他们看火铳射程不远,便在铁砂打不着的地方,一边叫喊,一边射箭,引诱明军射击。
丁峰看到锡兰土人不来进攻,便下令停止射击,两方僵持起来。
亚烈苦奈儿走出人群,对着明军喊道:“你们被包围了,赶紧把货物交出来,我们就放你们回去。”
丁峰说道:“亚烈苦奈儿,你这个贪婪无耻的家伙,休想抢走我们的东西,有本事你就上来吧!”
亚烈苦奈儿听后恼羞成怒地挥舞着弯刀,大声命令部下向明军进攻,这时丁峰喊“打!”火铳一齐开火,打退了锡兰人的进攻。
双方也边打边停,一时难分胜负。
郑和迅速率500名骑兵,1500名步兵,抄近道直袭锡兰王城。锡兰土人们没想到中国人有这招,猝不及防,纷纷溃败。明军将士一直冲进王宫,把亚烈苦奈儿的妻子、儿女和大臣生擒活捉。紧接着,郑和命令步兵押着俘虏回船,亲自率领骑兵,抄袭亚烈苦奈儿的后路。锡兰土人以为来的是天兵天将,哪里还敢抵抗,便一哄而散,四处逃命。亚烈苦奈儿一看形势不妙,拔腿想跑,郑和拍马赶过去,不出两个回合便把亚烈苦奈儿活捉。郑和吩咐拆了车阵,运货物回船,亚烈苦奈儿及俘虏们被押上船。船队驶出锡兰山海域,循原路向祖国。
郑和船队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把亚烈苦奈儿和他的两个妻子,三个儿女以及十几位大臣,一齐押跪在朱棣皇帝面前。郑和向皇上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亚烈苦奈儿也承认不讳。朱棣皇帝想了一会儿,让通事费信问那些大臣:“你们锡兰国中,谁最贤良?”
锡兰国大臣们一致推荐邪把乃那。原来这邪把乃那是亚烈苦奈儿的叔叔,为人心地善良,勤劳能干,一直反对亚烈苦奈儿抢劫客船货物。
朱棣皇帝见锡兰国大臣们一齐称赞邪把乃那贤良,便对他们说道:“朕现在想册封邪把乃那为新的锡兰王,你们意下如何?”
锡兰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同意,我们同意,天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皇帝遂诏命礼部铸造锡兰国王金印,册封邪把乃那为锡兰王,并让郑和派一艘大船把邪把乃那及大臣们送回锡兰国,亚烈苦奈儿一家则被留在了明朝。朱棣皇帝在若干年后,才命郑和把亚烈苦奈儿一家送回他的国土锡兰。
朱棣皇帝在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命令郑和第四次远航。为完成新出使,郑和到处寻求人材。他专程前往陕西西安,聘大清真寺的掌教哈三当翻译。这次充任翻译的除了哈三外,还有马欢和郭崇礼。费信因于1412年至1414年随奉使少监杨敕往榜葛剌等国,未能同往。随同出使的有王衡、林子宣、胡复、陆通、马贵等。船队这次出使西洋,还是先抵达占城。在那里作短暂的停留之后,派出一支船队到彭亨和急兰丹,郑和率领主船队驶往爪哇国。此次随郑和出使的马欢,在他所着《瀛涯胜览》一书中,对爪哇国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爪哇,原称阇婆,为南洋大国,东汉顺帝永建六年(公元132年),即已和中国有了外交关系。“爪哇”一名,始见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一书中。其国内有四大城镇:杜板、新村、苏鲁马盖、满者伯夷。满者伯夷为王城,是国王所在地。爪哇各地均有中国人居住。特别是新村,原来是一片沙滩荒凉之地,到明朝初年,新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爪哇国内把中国铜钱作为通用的货币是中国的铜钱。
郑和船队从爪哇起航后,经过旧港、满剌加、阿鲁、苏门答剌、南渤里、锡兰、柯枝、古里等地,最终到达忽鲁谟斯(位于今伊朗波斯湾口阿巴斯港南的岛)。忽鲁谟斯国依山傍海,是东西方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场所。不仅非洲的米息儿(今埃及)、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今佐法尔)、阿丹(今亚丁)、印度半岛的古里、柯枝以及东部的一些国家从海上来忽鲁漠斯国进行贸易,中东及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也从陆路来此做买卖。这里汇集了五光十色宝石、金刚石、珍珠、琥珀、珊瑚、玉器、各种毛织品等商品。
郑和船队到达忽鲁谟斯国后,国王率文武大臣亲自将郑和等迎至王宫。郑和宣读了明朝皇帝的诏谕,并赠送给国王许多礼物。国王感谢明朝朱棣皇帝的恩德,大宴三日,款待郑和等人。郑和船队在贸易市场上购买了各种珠宝异物,事毕启船回国。忽鲁谟斯国王差遣使臣,驾驶船舶,载着狮子、麒麟、名马、斗羊、驼鸡、珍珠、宝石等,备好金叶表文,跟随郑和船队来大明天朝朝贡,扩大文化交流,加深两国友谊。
郑和率船队内。这次航行,越过了印度以西,到达了波斯湾,终于在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七月(公元1415年8月)顺利地返回了祖国。
郑和率船队在第四次远航。有一天,船队来到了苏门答剌国境内,前哨船一位指挥来到主船,对郑和说道:“正使大人,我船队已来到苏门答剌国,只是目前这国王正处于危难之际,您看如何办?”
郑和说道:“这国王有什么困难,你详细讲来。”
前哨那位指挥说:“苏门答刺国先前的国王,名字叫作行勒,因姑儿国国王(又号花面王)率兵来侵,行勒顽强抵抗,身中药箭而死,花面王占领了苏门答剌国。因行勒国王之子年幼,不能为父亲报仇,其妻遂出下一道榜文,招贤纳士,言如果谁能替她的丈夫报仇雪恨,收复国土,情愿以身事之,以国与之。三天之后,有一个撒网的渔翁揭了招贤榜文,高喊他能为死去的国王报仇,收复国土。国王之妻给与他鞍马、披挂、兵器等项,又交给他一支军马。那渔翁终于打败了花面王,赶走了姑儿国军队,收复了国土。国王的妻子不负前约,与渔翁结为夫妇,尊敬他做个老王,国中一切大事,全由他掌管。若干年后,那行勒国王的儿子宰奴里阿必丁长大成人,带兵杀死了渔翁,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掌管了苏门答刺国。不料渔翁的儿子苏干刺,扬言要替父王报仇,每天与宰奴里阿必丁厮杀不已。”
郑和问:“双方胜负如何?”
前哨那位指挥说:“苏干刺常胜,宰奴里阿必丁常输。”
郑和急忙说:“济弱扶危,维护和平,我们不能不管。”便迅速命令马贵、张通率军前去增援宰奴里阿必丁。
这时苏干刺与宰奴里阿必丁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只听三通鼓响,呐喊一声,宰奴里阿必丁阵上涌出一支军队,为首的马贵、张通骑着战马,高声喊:“哪个是苏干刺,还不下马受降!”
苏干刺听了,心里吃了一惊:这些威武的将士不是本国的,也不是西洋诸国的,是哪里来的生主儿,怎么叫我名字?”
宰奴里阿必丁被弄糊涂了,他连忙问左右道:“这些天兵天将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帮助我们?”
左右人员说:“这是大明天朝正使大人派来的。”
宰奴里阿必丁一边说着:“难怪这么威武,真是天助我也!”一边抖擞精神,率军杀敌。
苏干刺遇到明朝将士,哪有还手之力,遂一败涂地,弃甲曳兵,大败而逃。马贵、张通率军追赶。不出两个回合,便将苏干剌活捉。剩余兵卒看到首领被捉,吓破了胆,举起双手,缴械投降。马贵令军士将他们一一捆绑结实。这时,宰奴里阿必丁也赶来了,他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对马贵、张通说道:“多谢二位将军助我苏门答刺国。”
马贵忙说:“国王不必多礼,这都是我们大人安排的。”宰奴里阿必丁跟着马贵、张通,来到主船,拜见了郑和。郑和对宰奴里阿必丁说:“苏门答剌国现已和平,身为国王,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发展生产,做到国富民强。苏干剌等人,就关押在此,由你处置。”宰奴里阿必丁接连点头,致谢处理苏干刺等人,治理自己国家。
郑和率船队便于第二天离开苏门答剌国,继续西行,然后再返回大明王朝。
朱棣帝在明成祖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命令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顺便再进行友好访问。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公元1417年冬,郑和率船队开始了第五次远航。行至泉州,郑和曾在泉州城外回教先贤墓行香,乞求圣灵保佑他远航一路平安。郑和率远航船队还是首先到达占城,然后到达爪哇、彭亨、旧港、满刺加、苏门剌、南渤里、锡兰、沙里弯尼(位于今印度半岛南端东海岸)、柯枝、古里等国。在锡兰,郑和派出一支船队驶向溜山,然后由溜山西行,到达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位于今索马里境内)、麻林(位于今肯尼亚境内)等地。在古里,郑和船队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船队直达忽鲁谟斯;一部分船队驶向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和刺撒(今也门民主共和国境内)等地。另一部分郑和船队这是第一次到达阿拉伯半岛。
郑和船队每到一国,进行友好访问,都赠送给各国国王礼物,各国也回赠礼物。如忽鲁谟斯的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的麒麟和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的花福禄、狮子;卜剌哇的千里骆驼和驼鸡(即驼鸟)等。郑和船队回来的时候,有十七国的使节可随同来中国访问,其中有的是王子,有的是王叔、王弟。郑和船队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公元1419年8月8日),回到了大明天朝。
郑和率领船队在明成祖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421年3月3日),开始了第六次远航。这次出使,除了照例访问各国以外,是把十七国的使节送回本国。随行的人员有王景弘、马欢、郭崇礼等。所到的国家有:占城、暹罗、满剌加、苏门答刺、南渤里、锡兰、甘巴里、柯枝、古里、忽鲁谟斯、祖法儿、阿丹、木骨都束、卜刺哇等。郑和船队在阿丹,国王率领大小官员,到海滨迎接船队,并告谕人民,有珍宝的都可以进行买卖。郑和船队在阿丹买到了二钱重的大块猫眼石、色泽光艳的宝石、晶莹硕大的珍珠、高达二尺的珊瑚树以及麒麟、狮子、金钱豹、白鸠等珍禽异兽。郑和船队在祖法儿,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祖法儿国王差遣大臣告谕人民,可同中国船队做买卖。人们拿乳香、没药、安息香、芦荟、苏合油、木别子等物品,换取中国的紵丝和瓷器。郑和船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公元1422年9月3日),随船来访的有遏罗、苏门答剌、阿丹等国家的使节,郑和率船队又一次顺利地完成了第五次远航任务,平安地返回了大明天朝。
郑和奉朱棣命令在永乐二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公元1424年二月十六日),率船队出使旧港。郑和还没有回来,朱棣皇帝就死了,太子朱高炽继位。郑和在政治上失去了支持他的力量。朱高炽认为,郑和下西洋耗费太多,是先朝一项弊政,遂罢“西洋宝船”。只因郑和是先朝旧臣,而且立过许多功劳,朱高炽皇上命55岁的郑和为南京守备。
朱高炽是个短命皇帝,登上皇帝宝座不到一年就死了。他的长子朱瞻基于公元1426年即位。郑和依然任南京守备。
明宣宗朱瞻基登上皇帝宝座后,看来朝的外国使节及进贡的礼物越来越少,决定要继承他祖父朱棣的事业,再次组织下西洋的船队。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六月,朱瞻基诏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诸国。郑和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他受命不辞,迅速组织起一支庞大的船队。这次下西洋,也是郑和的最后一次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