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帝师传
8789600000049

第49章 宦海沉浮论语治国(3)

于乾德五年(967年)春,赵普的仕途似乎出现了一点转机,他又得到太祖授予他的右仆射和昭文殿大学士的职位与荣誉。可是却在开宝六年(973年)春,赵普身体有些不适,出于君臣之谊的考虑,宋太祖亲自去看望病中的赵普。当太祖走到赵普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家廊下堆有海货十瓶。太祖命人打开一看,结果发现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无奈之下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缪送来的。宋太祖不动声色地说道,钱鏐大概是认为国家大事全由你决断,所以送金子要讨好你吧。赵普一听此话大惊失色,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太祖是何等人也,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别有一番滋味蕴涵在里面。太祖虽然口中说受之无妨,但在实际上却触及了自己独揽大权和皇权尊严的要害问题。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赵匡胤从他夺取帝位的第一天开始是决不允许他的臣下来愚弄他,或者暗中夺取他的权力的,赵普跟随太祖这么多年,却在此时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当时的不动声色并不代表永远的放纵。赵普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可能他也有些恃宠而骄,再者赵普多年为官也在无形当中树立了不少政敌。这一切均成为他仕途上的障碍。随后有人密告太祖说赵普屡次违反禁令,无视国家法规,竟然私运木材扩展府第。也该着赵普倒霉,接着在这个紧要关口又有官员冒充赵普的名义经商等问题。随着调查的深入,太祖义发现赵普的儿子赵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为妻,在太祖看来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所以立即命令其分开。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当时的翰林学士卢多逊及雷有邻揭白之后就通宵阅读此书。等到第二天应召时,太祖问起大臣们书中的事情,在朝堂之上只有卢多逊一个人对答如流,因此获得了太祖的赏识,在以后终于被拜为宰相。他跟赵普一直不和,趁此机会好几次在太祖面前说赵普的坏话,而赵普本人也因专权、贪财为很多大臣所嫉恨,并被人抓住把柄。宋太祖龙颜大怒,随后设副相与赵普分掌权力,并监督相权,等于说太祖已经开始对赵普不太信任了,不久之后贬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最终赵普被罢相。但赵普也非等闲之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并且坚信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太宗的即位再一次给赵普提供了升迁的良机。

烛影斧声金匮之谜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驾崩,其弟赵光义(避匡字讳)即位,历史上称为宋太宗。关于这段弟继兄位的历史遗案,一直流传有“烛影斧声”的传说。后来大宋的王禹偁在《建隆遗事》中有这样的记载:相传赵匡胤在去世前一日,派人急召宰相赵普、卢多逊人宫,在病床前接见两人,太祖深知自己时日不多,让二人用笔墨纸砚记下自己的临终遗言。并且把一些国家大事委任给二人。嘱咐他们日后切记切实按照他的话来做,否则他死都无法瞑目。赵普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依照太祖的话一一记下。但是太祖让他们记下的这些事情大多都是济世安民的治国之事,最后竟然无一言涉及传位人选。子嗣的问题是国家的大事,于是赵普等人呜咽流涕地表示,这些大事他们一定谨遵圣谕而施行,但是二人提醒太祖还有一件要事尚未处理。赵匡胤于是询问何事,赵普便回答说国家储嗣未定,陛下万一有不测,那诸王当中到底该立何人为继承者?赵匡胤回答可立晋王(指赵光义)为皇位的继承者。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赵普劝谏太祖说建立大宋王朝创业艰难,而今终于天下升平,理应由太子即位。不应考虑其弟赵光义,因为一旦这样,很可能会后患无穷。到时候恐怕事情都无法挽回。可是太祖却提起早在太祖建隆二年之时,皇太后杜氏病危,曾召人赵匡胤,太后问赵匡胤这宋朝的天下是怎么得来的,赵匡胤则回答说是靠祖宗和太后的功德。而皇太后则认为是因为柴氏孤儿寡母执政的缘故。如果当时后周立的是一位年长的君主,那太祖就不会轻易得到后周的天下。太后让太祖在你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赵匡义),然后赵光义再传给赵廷美,光美再传给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如果太祖按照太后的意旨去做那北宋就不会有年幼的君主,那是大宋天下的大福了。赵匡胤表示一定不违反母亲的指教,并让赵普当场记下这些话,作为誓书,藏于一金匣子里。这便是历史上所谓的金匮之盟。后来太祖让赵普二人把这些在病危之际所说的话记录下来,他接着拿出宫中珠玉金器分赐给赵普和卢多逊,最后让他俩各自回家了。殊不料于次日赵匡胤却在长庆殿中去世。据说后来赵光义在即位后听说赵普和卢多逊有这样的建议,太宗甚为怨恨,其后果是卢多逊遭贬,据史书记载赵普当时只是因为用女色取悦于太宗才得以获免。

关于太祖之死,历史上众说纷纭。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山林老僧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湘山野录》,在其中记载了赵匡胤之死,说赵匡胤在晚年的时候听信了一个术士的话,知道自己气数将尽,便召赵匡义人宫安排后事。据说当时赵匡胤患病在身,他把宦官和宫人赶得远远的,自己和赵匡义对酌饮酒。书中说当太祖、太宗二人在饮酒之时,宫人只是远远地望着烛光之下,赵匡义时时避席而走,似乎有激动之状,又像是似乎推辞不受的样子,后来又见赵匡胤拿玉斧砍在雪地之上,大声对赵匡义说:“好做,好做。”最后,赵匡胤人内就寝,当夜留赵匡义在宫内住宿。宫人说在太宗走了之后赵匡胤鼾声如雷,可是当天还未明的时候,太祖却悄无声息了,待到内待人内查看的时候,只见赵匡胤早已死去多时了。至于具体的死因在这本书当中也闪烁其词。

还有的传说赵匡胤在世的时候十分宠爱在攻破后蜀得来当太祖走到赵普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他家廊下堆有海货十瓶。太祖命人打开一看,结果发现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无奈之下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鏐送来的。的原后蜀主的花蕊夫人费氏。据说在赵匡胤死前的那天晚上,赵匡胤急召赵匡义进宫问事,并让太宗留在宫中与自己议事,谁料赵匡义见哥哥睡熟之后,突然色心大起,就乘机调戏花蕊夫人,恰恰在这个时候赵匡胤被惊醒,太祖一怒之下就用玉斧砍赵匡义,赵匡义慌忙躲闪。正在这个时候,皇后和太子闻声赶到,而此时赵匡胤已气息奄奄,紧接着第二天清晨就去世了。至于太祖真正的死因就不得而知了。

而关于赵匡义随后的即位,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灵前即位,也有人说赵匡胤病危之时,曾派宦官王继隆召他的儿子秦王赵德芬来见他,可王继隆却跑到了开封府,找来了赵匡义,如此这般一说,还说此时正是大好的时机。后来皇后见王继隆回来便讯问她的儿子赵德芬是否已经来,了。可王继隆却禀告说晋王(赵匡义)来了。当时赵匡胤和皇后都大吃一惊,心知情况有变。但当时太祖已经明白一切均已无法挽回了。好在当时太宗并未对他们母子下手。当时赵匡义还假惺惺地安慰皇后说:“共保富贵,不必担忧。”后来太祖驾崩之后,她们母子二人只好暂居人下了,但是最终太祖之子也未能摆脱悲惨的境遇,当然这是后话了。

赵光义在即位之后,于太平兴国四年御驾亲征北汉,在高粱河之役当中宋师惨败于契丹,宋太宗一度失踪,于是军中传言有谋立太祖之子德昭之说,后来太宗冲出重围回到军营之后,太宗始终耿耿于怀。赵德昭偏偏不识时务,恰恰在此时又为北征将士请赏,本来太宗就对他心存不满和猜忌,这样一来更加遭太宗的厌恶和排挤。后来赵德昭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而最终自杀了。

宋太祖父子之死,当然正中太宗的下怀。可以说为他以后稳坐江山扫清了障碍。而这件事情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引起军营中宋太宗异母弟赵廷美的悲愤自危。在这里面确实也包含了一些兔死狐悲的意味。后来朝中有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体会到了太宗难以明说的深层次的意思,接着便有人诬告赵廷美有不轨之谋而一一受到了封赏,赵廷美则被贬往洛阳。而这种情况对于郁郁不得志的赵普是有所触动的。于是他向宋太宗密陈,昭宪皇太后遗书由自己书写,命太祖传位给太宗,然后让太宗传位于廷美、廷美再传位于太祖之子赵德昭。但赵普又没有把意思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是接着劝说太宗应该吸取太祖传弟不传子的历史教训。而后他又乘机进言说贬往洛阳的赵廷美毫无悔改之意,不能使之居于洛阳。后来没过多久,赵普就查到了卢多逊和廷美有交往的把柄。趁此机会赵普毫不客气地捅给皇帝,说卢多逊盼太宗早日驾崩,这样就好尽力侍奉赵廷美,赵廷美为了嘉奖他的忠心,还送卢多逊弓箭等作为犒赏。听了赵普此番陈述之后太宗大怒,随后趁机借题发挥,严惩卢多逊及其同党。大臣王溥等74人联名上奏卢多逊及赵廷美怨恨太宗,且言语大逆不道。卢多逊后被削夺官爵,其同党不少被处死;赵廷美则被勒归私第,其儿女不再用皇室称谓。

赵普借卢多逊和秦王案,既打击了政敌卢多逊,同时又讨好了太宗,真可谓一箭双雕。再一次显示了赵普的心计和谋略。但是赵廷美的悲惨命运似乎还远远还没到头。赵普更进一步,为了讨好太宗他挑唆开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让李符上言说赵廷美不思悔过,反而对太宗多有怨恨。于是,赵廷美被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此后太宗和赵普还不罢休,命人严加监管。赵廷美郁闷难平,两年后便死在房州,年仅38岁。顺便提及的是,李符这个小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老谋深算的赵普怕他泄漏秘密,后来找了一个别的借口,把他调到另外一个地方做了一个小官。在这里又一次上演了一出历史上常演常新的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而赵普在其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更是难以给他一个合适的历史定位。而赵普对太宗这番密陈传达了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证明了太宗继承太祖之位是合乎太后的遗旨;第二,表明自己拥护太宗传位给儿子而不应该传给弟弟;第三,为太宗清除赵廷美继位之威胁。这几点就使赵普与宋太宗结成了特殊的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从而立即获得司徒兼侍中的职位,两度任相。在面对权力与欲望的时候,赵普可能早已把他和太祖当年兄弟般的情谊抛之脑后了。而他此举带来的又一个后果则是赵廷美以三十八岁盛年而夭折,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因为替赵廷美申不平而发狂成终身致疾。从这里,可以看到赵普失宠于宋太祖,而又得宠于宋太宗,在两度任相、东山再起的历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赵普在所谓的“金匮之盟”的传说当中则为赵匡义继承皇位作了“合理”的注解,而且把子承父业变成兄终弟及的转化说成是维持赵宋王朝的要求。但宋人并不相信这一传说,在迷离的斧声烛影中,宋太宗赵匡义即位遂成了个千古之谜。其实,从常理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太祖赵匡胤真的想传位给弟弟赵光义,在当时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公布于朝廷之上,这样也应该不会有任何阻碍,太宗何必把事情搞得这样神神秘秘的呢?话又说回来,假如“金匮之盟”早已订好,何必非要等到赵匡义即位五六年后才弄出来。由此可见,赵匡义夺了哥哥的位子之后,即便不是蓄谋将其害死,那也是趁他生病之时伺机篡位,只是以后觉得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只好出此下策,由赵普来导演出一场所谓的“金匮之盟”的闹剧。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件事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本来想掩天下人的耳目,殊不料成为掩耳盗铃的再次演绎罢了。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迫害他的侄子和弟弟来进一步掩盖他的罪行,唯一的区别就是没有搞得鲜血淋淋地罢了。

在后来的统治中,不管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其实终太宗一朝,却始终无法摆脱太祖带给他的阴影。在太宗继位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一段充满风波曲折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太宗逼死了自己的弟弟和侄儿,他自己也没料到还逼疯了长子,其间的无奈、痛苦也许他再也不愿重新体会一次。也许当太宗坐在至高无上的皇位之上,居高临下地俯视天下时,其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也许只有自己才可以悄然吞下。在此期间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沉重的。

而赵普又在太宗定储一事中扮演了极为特殊和重要的角色。据史书记载太宗曾以传国之事询问赵普的意见。其实只是想让赵普替自己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已。赵普这个人一生读书当然不多,但唯好读《论语》,并能从这一本书当中学到一些治国之道。据说他曾对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指《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因此在宋历史当中他以“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闻名于世。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十月,赵普因故罢相,被贬为武胜军节度使,具体原因虽然不明,但我们从常理来判断,赵普一定有什么短处而不得不贬谪。或者也许又是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翻版。只是赵普做梦都想不到这种事情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不可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其实从他的政治阅历来讲,他应该早想到最高统治者怎么会让一个功高盖世的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呢?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为有战事而亲征幽蓟,战事进退维艰。此时赵普看到又是表忠的好机会而提出“兵久生变”,要求班师。宋太宗为嘉奖他,而在次年嘉封赵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改封梁国公为许国公。

一生忠献谁人评说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下诏挽留,并加封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是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终年七十一岁。宋太宗派朝廷要官治丧,追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多年,一生当中。曾经辅佐了两代君王。是大宋王朝的开国宰相,为宋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历史功绩一定会镌刻史册。而他确实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但在后来的政治活动中,尤其在太宗即位之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他所参与的金匮之谜以及对赵廷美等人的政治迫害,尤其为后世文人所不齿。再扩大一个层面来讲,他在太祖即位之后所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以后宋王朝的积贫积弱是负有不可推卸历史的责任。作为一代名相,他胸中缺少学问,而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当然妨碍他作出更积极的贡献。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为之而感到惋惜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