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清官传
8790200000080

第80章 姚广孝

姚广孝(1334~1418年),幼名天禧,字斯道,法名道衍,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明朝初年“超凡脱俗”、“四大皆空”的和尚,也是积极用世、“竭精殚智”的谋臣。是他,最先识破建文帝削藩的用心,密劝燕王朱棣起兵夺取全国政权;是他,在燕王畏惧“天意”而发生动摇时,及时设法坚定了燕王的决心和信心,从而发动了“靖难”之役;是他,为燕王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一举攻下石头城,辅其登上九五之尊,成了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明成祖;也是他,为了明王朝的长治久安,说服明成祖迁都北京。所以,《明史》中说:“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也正因此,明成祖登极后的第二年便“复其姓,赐名广孝”,官拜资善大夫,加封太子太师,甚至同他说话时也只“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

姚广孝成为达官贵人后,仍过着往昔的僧人生活:住的是寺院,吃的是素食;除冠带而朝外,平时依旧穿着袈裟,手持念珠,口中不离“阿弥陀佛”。他还专此写过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金陵战罢燕都定,仍是癯然老衲师。”

明成祖不忍心让这位“第一功臣”如此清苦,多次劝他蓄发还俗,尽享荣华富贵。还特地赐他一处豪华府第和两位漂亮的宫女,但是,他却一一谢绝了。

明成祖也曾多次赏赐姚广孝一些衣帛之类。姚广孝也总是推辞再三;实在不好再推辞,也只好收下。但他从不久存,更不享用,而是很快就将它们分赠给了那些贫苦人。

据说,姚广孝的父母皆死于贫病。之后,穷得连块墓地也没有。史书上也就此写道:“垅墓既无,祖业何在?岁时祭扫,曾不可得。”姚广孝功成名就后,并没有为他们购置新的墓地,更没有为他们改葬,而是将他们的灵位放进了寺院里,每日为他们焚香、磕头、祷告。

即使在姚广孝71岁那年作为钦差大臣回原籍赈灾时,同样保持着自己一贯的作风。当时,许多人都期盼着一睹他那衣锦还乡的风采,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一不骑马,二不坐轿,三不前呼后拥,四不鸣锣开道,偏偏穿了件旧袈裟,不声不响地回到了苏州故里。

姚广孝抵达苏州赈灾时,苏、松、嘉、湖、杭五府刚刚遭受了一场大水灾。据《吴江县志》载:“永乐二年五月大雨、田禾尽没……男妇壮者,相率以糠杂菱、荬、藻、荇食之。老幼入城行乞,不能得,多投于河。”

姚广孝见此惨景,非常痛心。他不顾自己已是70多岁高龄,一天天冒着炎炎夏日,不停地奔走于灾区各地。他督促各地官府开仓发米,帮百姓渡过难关;同时,还要同地方官员核计蠲免赋税。对那些清正廉明,如实报灾并认真赈济的地方官,他都给予大力表彰和坚决支持;而对一些贪官污吏,则给予严厉惩处。

此间,姚广孝曾下令将数以万计的粮食分赈给了乡民,而自己却常常只吃随身带着的干粮。有一天,他独自外出,路过寒山寺,实在太累了,就坐在寺外小亭子中吃起干粮来。恰在这时,一位姓曹的县丞从此经过,见一个老和尚看到他的大轿不但不回避,还若无其事地吃东西,顿时大怒,即令左右衙役将他拿下,打了20皮鞭,投进县狱。姚广孝任其摆布,并不分辩。

第二天,人们发现钦差大臣姚少师一夜未归,急忙四处寻找,才在狱中找到了他。那曹县丞得知后,吓得屁滚尿流;其他地方官也都浑身颤抖。他们纷纷前来请罪,等候发落。姚广孝见此情势,让人拿来笔墨,在纸上写了几句话,交给了官员们。大家一看,原是一首诗:

敕使南来坐画船,

袈裟犹带御炉烟。

无端撞上曹县尹,

二十皮鞭了宿缘。

大家这才知道姚广孝看在众人面子上,没有计较这件事。接着,姚广孝严厉批评曹县丞:“野僧路边吃饭,碍汝何事!书生为官,不可张狂欺人!”曹县丞叩首如捣蒜,一再表示痛改前非;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声称要牢记姚少师教诲。

姚广孝赈灾还朝后,明成祖又先后命他主持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两部大书的编修工作。

姚广孝认为:这两部书都是“万世法则,是国家至重之事”。所以,他专门饲养了一只大公鸡,每晨闻鸣而起,将自己的有生之年全部献给了编纂事业。

《永乐大典》,最初是翰林学士解缙主持编辑成书的,当时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明成祖认为不理想,才令姚广孝重新修纂。姚广孝抽调了文苑名士、高僧、名医、书画家等共计2169人,辑录了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书籍将近8000种,包罗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阴阳及医、十、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多内容,用了3年时间,共编出11095册、22877卷,仅书目便有900卷之多。当他将这部巨帙进呈给明成祖后,明成祖十分高兴,当即为该书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为之撰写了序文。

《明太祖实录》,初修于建文年初。明成祖即位后,曾将其中不利于自己的记述作了修改,但仍感到不满意,所以才令姚广孝再次重修。姚广孝再接再厉,又用了6年多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皇上交办的又一要务。

姚广孝享年85岁。在他病重期间,明成祖曾多次到他居住的大庆寿寺去看他,并赐他金唾壶之类。明成祖还问他有何要求,他只说了一句话:“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溥洽,原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明成祖当年打南京时,有人说建文帝死于大火,有人说为僧遁去,究竟如何,只有溥洽知道。甚至还有人说:是溥洽藏匿了建文帝。所以,明成祖夺位后,把溥洽一直关在大牢里。明成祖见姚广孝无一语及私,仅仅提出这么一项请求,百感交集,当即下令将溥洽释放。姚广孝激动得热泪盈眶,挣扎起来顿首致谢,接着便倒地而亡。

姚广孝之死,令明成祖十分悲痛。他下旨停止视朝两天,以示哀悼。接着,赐葬京郊房山东北青龙湖镇,命以僧礼隆重安葬;还追赠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并亲制神道碑志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