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8792300000010

第10章 衣食住行篇(9)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两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击鼓传花”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

抽水马桶的由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1558-1603),有一位名叫约翰·哈林顿的教士在流放地凯尔斯顿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只抽水马桶。马桶与储水池相连,装置在他的房子里。他对这项发明颇为自豪,特地以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埃杰克斯的名字为它命名。此后,哈林顿还写了《夜壶的蜕变》一书,详细描绘他的抽水马桶的设计。不过,当时的英国公众并没有接受这项发明,人们还是喜欢使用便壶。

到了1775年,伦敦有个叫亚历山大·卡明斯的钟表匠,改进了哈林顿的设计,他采用了一些构件,诸如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以及保证污水管的臭味不会让使用者闻到的U形弯管等,从而研制出冲水型抽水马桶,并首次获得了专利权。自此,抽水马桶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184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公共卫生法令”,规定:凡新建房屋、住宅,必须辟有厕所、安装抽水马桶和存放垃圾的地方。这就为抽水马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889年,英国水管工人博斯特尔发明了冲洗式抽水马桶。这种马桶采用储水箱和浮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从此,抽水马桶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定了下来。

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商丘市芒砀山汉墓中发现了一间两千多年前建造的厕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水冲坐式厕所。这个用石头做的抽水马桶有马桶座和扶手,可用水管的水冲刷。这是西汉第三代梁王刘买墓室中的一个附属设施。

当时,王公贵族的陵墓一般都有储藏室、客厅、厨房等全套生活设施。因为他们死后在地下仍要享用一切。厕所面积约2平方米左右,用石头打造的坐式马桶一侧有宽大的扶手。马桶后方墙上,厕所的修造者还凿出一个冲水管道,其构造原理与现在的水冲厕所相似。但不知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抽水马桶为什么竟失传了。

北京烤鸭的由来

“北京烤鸭”早在明朝时就已成为北京官府人家中的席上珍品。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明宫御厨便取用南京肥厚多肉的湖鸭制作菜肴。为了增加鸭菜的风味,厨师采用炭火烘烤,成菜后鸭子吃口酥香,肥而不腻,受到人们称赞,即被宫廷取名为“烤鸭”。以后明朝迁都北京,烤鸭技术也带到北京,并被进一步发展。由于制作时取用玉泉山所产的填鸭,皮薄肉嫩,口味更佳。烤鸭很快就成为北京风味名菜。北京两家有名的烤鸭店“便宜坊”“全聚德”,便是明朝时开业的。

到了清朝,官吏们常常收购北京烤鸭,供皇帝及其亲属享用。据《竹叶亭杂记》记载:“亲戚寿日,必以烧鸭相馈遗。”烧就是烤,可见烤鸭还成了当时勋戚贵族间往来的必送礼品。又有《忆京都词》这样写道:“忆京都,填鸭冠寰中。焖烤登盘肥而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北京烤鸭”肉质鲜嫩,汁液丰富,气味芳香,且易于消化,营养丰富。国内各地人士以及外国友人,大凡到北京来的,都要一尝风味独特的“北京烤鸭”,“北京烤鸭”名闻中外。

“中南海”香烟的由来

中南海香烟是北京卷烟厂的早期产品。

20世纪70年代,北京卷烟厂接到中央办公厅下达的特殊任务,在中南海东侧的一座四合院内成立132车间(简称132工厂),专为毛泽东主席等几位中央首长生产特供烟,一直持续到1976年。

毛泽东主席逝世后,特供烟的生产并没有停止。为了外事的需要,北京卷烟厂一直承担着这一特殊任务。80年代初,北京卷烟厂与中南海警卫局商谈商标注册事宜,随着注册的成功,北京卷烟厂将当时为毛泽东主席提供的卷烟起名为“中南海”的特供烟也“旧貌变新颜”。商标在图案设计上保持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以大红底色并辅以金色,表现了中华民族喜庆、吉利的特点。“中南海”三字由毛泽东亲笔书写。

“大前门”香烟的由来

“大前门”是英美烟草公司于民国五年(1916年)推出的,曾和“老刀”、“大英”、“哈德门”、“三炮台”诸牌号一起,在上海风靡一时。解放前,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长期占上海全部产烟量的60%左右,“大前门”即是坚挺的产品之一,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能在华求得更大的发展和争取更大的产销,又少交税款,英美烟草公司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自1934年11月起注册建立华商之名的颐中公司,继续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地产销“大前门”,产品遍及全国。1952年4月,经转让和承让协议,“大前门”被收归国有,商标仍为上海、青岛、天津(“上、青、天”)三烟厂共同拥有。

北京人称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正阳楼”为“前门楼子”,大概就是前门的俗称了。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的城楼,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大前门”的牌名即是取之于此,其图案亦正是正阳门的雄姿,副图是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的箭楼。在“前门”加了个“大”字,也许是为了朗朗上口。建国之前的早期烟标中以“大”字为头的不少,但“大前门”从产生至今,可说是最响亮最成功的牌名了。

“三明治”的由来

“三明治”原来是大不列颠王国的候爵的封号。三明治侯爵的第四代约翰·蒙泰古(1718-1792年),是一个喜爱玩纸牌的贵族老爷,他一天到晚沉湎于纸牌之中,玩得废寝忘食。但是不吃饭终究是不行的。有一天,到了吃饭时刻,他舍不得放下手上的好牌,就吩咐仆人把餐桌上的肉、香肠和面包片拿来,随手将肉或香肠放在两片面包之间,一面吞食,一面玩纸牌。一同玩纸牌的人也陪着一起吃这种新的食品,大家都感到味道不错,吃起来又方便。以后,这种用两片面包夹肉或香肠的吃法就流传开了,并被称为三明治或夹肉面包。

油条的由来

1142年,南宋宰相秦桧和妻子王氏等人,把民族英雄岳飞杀害在杭州风波亭。消息传出后,杭州城的老百姓恨不得将这伙卖国贼千刀万剐。这时,有个在风波亭附近做烧饼和油炸糯米团的摊贩,用粉团捏成秦桧、王氏模样的粉人,并把两个粉人绞在一起丢进油锅煎熬,以示对奸贼的无比仇恨。来买点心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也都围上前去动手干了起来,边做边喊:“快来油炸桧!快来油炸桧!”这种声讨卖国贼的方式,很快流行到全国各地。这就是油条的由来。

饼干的由来

19世纪中叶,有一艘英国帆船在航行到法国附近的比斯开湾时,忽然狂风大作,帆船因此迷航搁浅,且又被礁石撞了个窟窿,顿时海水灌进。他们爬上孤岛,这座岛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拿来充饥,而船员们饥饿难忍。这时,一个船员想到,帆船里有面粉、砂糖、奶油。于是船员们又划着小舢板来到帆船上,把被海水浸湿的面粉、砂糖、奶油等运到小岛上去。然后,他们就用面粉拌着砂糖、奶油,捏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放到火上烤熟了吃。不几天船员们遇救回国,为了纪念这次遇难,他们用同样方法烤了许多小饼分给周围的人们,大家十分喜欢吃。就这样,以“比斯开”命名的小饼就流传开了。

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最初的饺子叫“馄饨”,后来因为吃的时间一定要在年三十半夜里动筷子,而这个时辰按旧时天干地支计时“交子”。时间一久,取其谐音,人们就把“更岁交子”叫做饺子。清初河北省肃宁县志记载:“正月初一盛馔共享,各种扁食,名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可见,饺子是借“交子”的谐音而得名。另外,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地区一座唐代墓葬中曾发掘出一只木碗,其中盛着的食品和今天我们的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说明饺子至少在唐代就已成为我国的传统食品了。

糕点的由来

我国糕饼源于商周,据传,当年武王发兵讨伐纣王,纣王派闻太师随军出征,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缩短进兵时间,闻太师便亲自设计了一种用饴糖与炒熟谷粉掺合、粘结起做成的条块状糖饼,作为士兵的干粮。此后,民间效仿闻太师制作的糖饼并加以改进,几进演变,逐步发展为酥皮、包馅、油炸的糕饼。

然而,“点心”一词的源出,历来诸说不一。民间传说:宋代巾帼名将梁红玉在黄天荡击鼓退金兵时,见士兵日夜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甚为感动,于是命令后勤兵烘制各种民间喜爱的糕饼,送往前线,慰劳将士,表示“点点心意”。从此,“点心”一词便传下来了。

馒头的由来

传说诸葛亮出兵讨伐孟获,他带领军队到达泸水旁时,只见波涛汹涌,十分险恶。当地的老乡们说,必须用人头祭供河神,才能渡过河去,否则将会船翻人淹,没有一个能活着过河的。这当然是迷信鬼神,吓唬人的话。但是诸葛亮也不能不入乡随俗听从它,但他又不肯枉害人命。于是他便想出一个代替的办法,用面粉裹着猪羊肉,做成人头的样子,画上眼睛、鼻子、嘴,假冒人头去祭供河神。因为瞒住了河神,所以人们当时就叫它“瞒头”。后来日子久了,人们把“瞒”字改成了“馒”字,馒头也成为我国传统的食品了。

皮蛋的由来

相传明代泰昌年间,江苏吴江县有一家小茶馆,店主很会做生意,所以买卖兴隆。由于人手少,店主在应酬客人时,随手将泡过的茶叶倒在炉灰中。说来也巧,店主还养了几只鸭子,爱在炉灰堆中下蛋,主人拾蛋时,难免有遗漏。一次店主人在清除炉灰茶叶渣时,发现了不少鸭蛋,他以为不能吃了。谁知剥开一看,里面黝黑光亮,上面还有白色的花纹,闻一闻,一种特殊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尝,嫩滑爽口。这就是最初的皮蛋。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摸索改进,皮蛋的制作工艺日臻完善。

咖啡的由来

咖啡原产于非洲。关于咖啡的由来的传说很多,最具可信度的,一则是基督教传说的“牧羊人的故事”,一则是回教徒偏爱的“阿拉伯僧侣”的传言。

牧羊人的故事是源于黎巴嫩语言学家法斯特·奈洛尼,在1671年写的《不知睡眠的修道院》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公元9世纪时,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原上,有个名叫卡尔代的牧羊人,赶着羊到新草原去放牧,突然发现自己的羊群蹦蹦跳跳,又跑又叫,表现得兴奋异常,即使入夜也无法睡觉。这可把卡尔代吓坏了,以为是什么大祸临头,于是就跑到阿比西尼亚修道院求救。经过修道院院长和修士的调查后,发现是山羊吃了矮树丛上的红色果实,才显得特别兴奋,于是将它采摘回去,煮成汤汁饮用,果然一夜无法入眠。于是院长把这种汤分派给做晚礼拜打瞌睡的僧侣饮用,效果非常好,于是这种提神的药就被流传开来。这就是咖啡的前身。

另一种是阿拉伯僧侣的传言,1587年,回教徒阿布达尔·卡笛写了一部《咖啡由来》的书,其中记载说在13世纪也门山中,有一个族长叫雪克·欧玛鲁,因犯罪被人从摩卡流放到欧萨布,当时他饥饿疲惫,濒临死亡边缘,忽然有一只鸟以一种悦耳声音鸣叫着,显得精强气壮,它在啄食一种红色的果实。由于雪克也饿极了,只得把那些果子都摘下来煮成汤吃。豁然发现,那些果子所熬的汤,飘散着迷人的香气,自己喝完了全部的汤,竟然解除了所有的疲困,精神百倍。于是,他便摘下了好多这种果实,有疾病的就送给他们熬汤吃,最后由于他四处行善救人济世,故乡的人便原谅了他的过错,让他回到他的故乡“摩卡”,并推崇他为“圣者”,雪克终生继续用他神奇的红豆子济人行善。

“老婆”的由来

“老婆”这个称谓,最初的含义是指老年妇人。后来王晋卿诗句有云:“老婆心急频相劝。”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务的妻子。因此,后来称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唐寒山诗:“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娶老婆’卖卦者。”可见,至迟在宋代以前便有称妻子为“老婆”。

“太太”的由来

汉哀帝时,“太太”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太太的称谓,汉代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中丞以上的官职眷属才配称太太。清朝的人,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官太太、经理太太、校长教授太太,到处都是,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中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归乡入里,“太太”的称谓同小姐、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

“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丈夫”的由来

古代的男子,身长一丈(古时长度)的,就称为丈夫。“丈夫”便是成人的一般称谓。至于这个词变为已婚男子的专称,则是后来逐渐演化而来的。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在西安市有一处6000至7000年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反映了当时婚俗:当时的人们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这样就有了洞房一词),为了防止抢婚发生还要将他们关在一起至少3日,并且在婚期内男方将从事所有女方要干的家务及承担女方在村子里的义务,但是不论男方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与他的妻子保持“一丈”的距离,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妻子不被别人带走。这样,就有了“丈夫”一词。

“爱人”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