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认为,生活在西班牙的伊比利亚人把牛作为宗教祭祀中的重要部分,于是野牛成为猎捕的对象。也有人认为西班牙斗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90年前,当时“斗牛”作为一种游戏来庆祝国王Alfonso六世的女儿的婚礼。
18世纪以前,斗牛只是为了显示勇士的剽悍勇猛,到1743年马德里兴建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斗牛场,斗牛活动逐渐演变成一项民族娱乐性的体育活动。
西班牙奔牛节的由来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普洛纳市的保护神。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
位于潘普洛纳市旧城区的“奔牛之路”其实是一条狭窄的石板街,全长848米。奔牛时,上万名奔牛爱好者挤满了街道,重约500公斤的公牛从牛棚冲出后,在4分钟内以24公里的时速在杂乱的人群中狂奔,时常人仰牛翻,险象丛生,最后以公牛被引进斗牛场为大功告成。奔牛节期间,每年都有人受伤,甚至也发生过死亡事件。即使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的冒险爱好者每年7月6日至14日这几天还是云集潘普洛纳这个只有18万人的小城,在为期9天的人与牛之间的危险游戏中尽情享受欢乐与刺激。
英国法官、律师裁假发的由来
依照规定,西方的法官必须戴假发。假发时尚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开始,17世纪尤甚,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不少行业也将其作为标志。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战争涤荡污泥浊水,革命党移风易俗,一扫各种地位、等级的标志,现在只有英国和少数几个国家的法院系统保持这种习惯。英国的法官以及从前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的法官,头上戴着一个披肩假发,律师戴着小假发,法官和律师都穿法袍,通常是黑色的。这种装饰下的开庭,给人一种非常礼仪化的感觉。据说,法官穿上黑袍、戴上假发,就可以掩去其本来面目,去除私心杂念,成为法治的化身,成为真、善、美的化身。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批评假发说,他最痛恨的就是英国式的法官的假发,阴森恐怖的小眼睛从假发后面闪着蓝光的场景,简直让人受不了。美国也废除了假发和法袍,但后来法袍恢复了。假发、法袍这样的服饰营造的气氛是凸显了法官这种角色的极端重要性,这种职位的极端重要性。法官戴的假发属于官职式假发,表示自己的官职,它要营造的气氛是生怕你看不出来这是假发。所以这种假发戴上去以后给人一种特别“非人化”的感觉,也就是说,戴上假发的人看上去就不是个人了,它体现了要把法官当做非人非神的、半人半神的思想。当然,现在有些地方要求不一定就是那么严格,有时也会出现没带假发的现象。
橡胶的由来
橡胶的故乡在南美洲。那里生长着一种橡胶树,割破树皮会流出白色的胶乳,一滴一滴流淌下来。当地的印第安人把这种胶乳叫做“树的眼泪”。他们将胶乳凝结后做成圆球,一边唱着歌,一边围着圆圈跳舞,把球传来传去,球落地,还能高高地弹起,这是他们最快活的游戏了。当时,印第安人玩的橡胶实心球是生胶制的。天然的生胶虽然有弹性,但它的大分子链条好像许多单根的弹簧,散乱地堆积在一起,弹性并不很大,而且这些“弹簧”容易拆开、分离,所以生胶一拉就断,没有韧性,稍稍受热就发黏、变软。
美国有一个贫穷的发明家固特异,他决心把生胶改造成既富有弹性又坚韧结实的理想材料。他对橡胶着迷30多年,但是却一生贫困潦倒。固特异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故事:你想找到固特异这个人吗?瞧,那就是他:头戴橡皮帽,身披橡胶衬里的风衣,里面穿着橡皮背心,下身套着橡皮裤子,脚登胶靴,手里拎个胶皮钱包——里面没有一文钱。固特异在生胶里掺进氧化镁,用石灰水煮,也试过用硝酸煮,还试过在生胶表面撒硫黄,放在太阳下晒……各种试验都失败了,后来,他在坩埚里加进生胶块、硫黄粉和松节油,放在火炉上煮。不小心,从坩埚里蹦出一块儿胶,落入火焰,尽管烧焦了,却没有发黏。固特异高兴得跳起来:经过掺硫加热得到的橡胶,正是他朝夕盼望的材料。从此,生胶被改造成了有用的材料。
交通信号的由来
自从有铁路以来,就出现了为沿某段轨道行驶的列车显示是否安全的信号了。1868年,发明家JP·奈·特产生了将这些信号应用在道路的想法。他在伦敦的议会大楼外设置了第一个交通信号。它们像铁路信号一样有一个倾侧臂,并且将红色和绿色的煤气灯组合起来供夜晚使用。然而,当某个信号灯发生爆炸并炸死了一名警察后,这个计划就告吹了。
由于汽车的发明以及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信号日益成为一种需要,特别是在美国。20世纪初,阿尔弗雷德·贝尼施开发出一种红绿灯系统,并且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进行了第一批安装。4年后,在设置于纽约的交通灯上又增加了第三种颜色——琥珀色。1925年,交通信号重新出现在英国。
自动信号很快被开发出来。1926年出现了用定时器加以控制的灯。6年以后,又采用了由交通车本身通过道路上的压力垫而进行操作的信号。
现代交通信号常常由电脑来控制。电脑与道路底下的交通检测器相连接,监视交通流量并测算出改变灯光的最佳时间。
剪彩的由来
1912年,美国圣安东尼奥州和迪密镇有家新开的百货店,开张营业之前,店主为防止顾客、闲人蜂拥而入,特在入口拦一布带。这时他的幼女奔跑而入,不慎冲断带子,门口外的人一拥而入,果然开市大吉,生意兴隆。旁人还以为拦条带子会带来好运,竞相模仿,布带演变成了绸带、缎带,竟成剪彩习俗。美国商人懂得顾客心理,拦条带子不但引人注目,而且能增强顾客的好奇心和购物欲。
还有一种说法:剪彩仪式起源于西欧国家。西欧国家新船下水时,都要举行庆典,前往观礼的人很多。为防止发生意外,船体与观礼者之间使用布绳隔开。在准备就绪之后,才用剪刀剪断布绳,让观礼者参观。这种防范措施后来演变为剪彩仪式,这大概是那个时代的人始料不及的。
礼炮的由来
礼炮仪式起源于德国的中世纪。当时在奥格斯堡城为了隆重地迎接一位从前线凯旋的皇帝,决定鸣礼炮100响。但负责鸣炮的军官数到后来数糊涂了,鸣了101响。从此,鸣礼炮101响的传统就沿袭下来了。
另一传说,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17~18世纪,英国已成为当时头号殖民帝国,世界上几乎每块大陆都有它们的殖民地。英国军舰驶过国外炮台或驶入外国港口时,蛮横地要求所在国内向他们鸣炮致礼,以示对英国的尊重和臣服。作为回礼,英舰一般鸣炮7响。但是,英国殖民主义者认为弱国与强国、殖民地与宗主国不能平起平坐。英舰鸣一声礼炮,别国应报3声。这样三七二十一声,礼炮的习俗就诞生了。不过,后来随着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走下坡路,英国军舰也开始改为鸣21响礼炮,以示平等。
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的规格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声。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为一般国家元首鸣放;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
3.15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
1962年3月15日,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着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肯尼迪提出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制定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纪念活动包括:举行记者招待会或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情况,公布新的一年的工作计划,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做哪些工作;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传单或消费者刊物、电视节目、咨询和多种形式的展览等活动介绍“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内容,努力提高一般消费者的认识。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9月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后,每年的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都组织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举办大规模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活动,以扩大影响。
“三八”妇女节由来
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和歧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和示威游行。这一斗争得到了美国广大劳动妇女的支持和热烈响应。1910年,一些国家的先进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大会根据主持会议的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蔡特金的建议,为了加强世界劳动妇女的团结和支持妇女争取自由平等的斗争,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从此“三八”节就成为全世界劳动妇女为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节日。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始于1924年。当时,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植树节的由来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1979年2月,中国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次年3月12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4枚题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邮票。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等等。
万圣节的由来
10月31日夜,一年中最“闹鬼”的这天夜里,各种妖魔鬼怪、海盗、外星来客和巫婆们纷纷出动。在基督纪元以前,凯尔特人在夏末举行仪式感激上苍和太阳的恩惠。当时的占卜者点燃并施巫术以驱赶据说在四周游荡的妖魔鬼怪。后来,罗马人用果仁和苹果来庆祝的丰收节与凯尔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纪,人们穿上动物造型的服饰、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万圣节前夜驱赶黑夜中的鬼怪。尽管后来基督教代替了凯尔特和罗马的宗教活动,早期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现在,孩子们带着开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种服饰和面具参加万圣节舞会,这些舞会四周的墙上往往悬挂着用纸糊的巫婆、黑猫、鬼怪和尸骨,窗前和门口则吊着龇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番瓜灯笼,孩子们还常常试图咬住悬挂着的苹果。
美国和加拿大的孩子们在这天穿戴上古怪的服饰去按邻居家的门铃,并按传统发出“是款待我还是要我耍花招”的威胁。邻居们不管是否被吓着,总是准备了一些糖果、苹果等点心,孩子们则一一收入自己的袋内。
圣诞老人的由来
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香港地名的由来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有三种传说:
一说来自“香江”。据说早年岛上有一溪水自山间流出入海,水质甘香清甜,为附近居民与过往船只供应淡水,称为“香江”。由香江出海的港口也就称为“香港”。
另一说香港名称来自“香姑”。香姑是传说中的女海盗,盘踞香港岛,后该岛被称为香姑岛,简称香岛,再演变成香港。
还有一说香港之名源于”红香炉”。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个红香炉,泊于天后庙前,居民以为天后显圣,便把红香炉供奉在庙中。岛上有个山也称为红香炉山。后来把这地方叫做“红香炉港”,简称“香港”。
有根据的一种说法,是说香港得名与香树、香市有关。香树生长于广东沿海及越南北部,以东莞、新安等县为多,香港沙田及大屿山亦有种植。
香树长高至20尺时,割出树液,就可制成“香”,是多种香制品的原料,可作供神和上贡的佳品,“莞香”闻名全国。明神宗万历元年以前,香港一带均属东莞县,沙田、大埔一带是“莞香”的着名产地。
因香产丰盛,这里的香市贸易也十分发达。香产品多数先运送到九龙的尖沙咀,再用“大眼鸡”船运至石排湾(即今日的香港仔)集中,然后转运往中国内地、南洋以至阿拉伯国家。故尖沙咀古称“香埠头”,石排湾这个转运香料的港口,也就被称为“香港”,附近的村庄也被称为“香港村”后来,“香港”一名被扩大应用于全岛。
台风名称的由来
亚洲的国家为了方便,让每个国家取一些名字,搜集起来,按顺序给台风冠上名字。
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