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早期的人类文明历史来看,文明的创造和辉煌都离不开河流:埃及和印度的古代文明,首先发祥于尼罗河或恒河流域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则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何偏偏只有玛雅人把他们的灿烂文明建筑于热带丛林之中呢?
不管怎样,不知出于何种原因,900年前后,玛雅人放弃了高度发展的文明,大举迁移,繁华的城市变得荒芜,任由热带丛林将它们吞没。玛雅文明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后来从发掘出来的仅完成了一半的雕刻来看,这场劫难似乎来得十分突然,然而当时又有什么灾难是他们无可抵挡的呢?玛雅人抛弃自己建造起来的繁荣城市,却要转向荒凉的深山老林,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是出于自愿,还是另有隐情?
关于玛雅文明的消失有着种种的猜测,有人说玛雅人是受到了瘟疫、战争等的袭击,但是为什么没有见到尸体?玛雅文明的消失与它的崛起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为世人瞩目。
有人认为,玛雅人有可能被外族入侵,他们被迫离开家园。可是,有谁比正处于文明和文化兴盛时期的玛雅人更强大呢?
有人认为玛雅人是由于发生地震而被迫离开家园。可是直到今天,那些雄伟的石构建筑,虽然有些已倒塌,但仍有很多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整。
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隔代争斗,或是年轻的一代起来反对老一代,或是发生内战,或是因为一场革命,使得玛雅人离开了故土。如果真有上述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发生的话,那么也只有一部分居民,即失败者,离开国家,而胜利者则会留下生活。但调查研究没有发现有玛雅人留下来的任何迹象,哪怕是一名玛雅人!
当历史渐行渐远,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后,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是梦呓般的神话,以及一幢又一幢遗弃的建筑,然而神秘的玛雅人、神秘的玛雅文明、神秘的玛雅金字塔无不让我们心驰神往……
神奇的羽蛇城探秘
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上,有一群庞大的石柱群,平列蜿蜒,远远望去犹如长蛇在空中飞舞。其平列总长度近10千米,巨石总数达4000块,最重的达到350吨,可以称得上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壮观的石柱群了。
众所周知,布列塔尼半岛突出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而卡纳克石柱群就是在半岛上的卡纳克镇附近。在那里,现在竖立于地的花岗岩巨石有3000多块,另外还有近1000块残破或者失落了。每块立石一般的高度是1~5米,而且石柱以天然大理石作为垫底。具体来讲,它一共包括有3个石阵。
第一石阵距离卡纳克镇500米左右,石柱成12行纵队排列,呈东西方向,蜿蜒在高低起伏的土地上,一直延伸到松林极目的远处,总长度已经达到4000米之多,巍然壮观。石柱行列微微弯曲,石与石间距离长短不一,石面打磨得相当平滑。在石阵的起点处有甬道,甬道的两壁和顶部是由花岗岩石板砌成的,里面很黑很低,必须手持电筒屈身前进。过了甬道,就进入一个小石室里,石室的四壁雕有图案,相当美观。
大约隔有一个小丘的距离,就是第二石阵。排列成7行,在总体长度上超过第一石阵。在石阵的中间有一座古老的磨坊,游人可以登上磨坊顶部,观看两旁绵延不绝的石柱阵容。过了一片稀疏的树林,就会看到第三个石阵。排列成13行,可惜长度仅仅有355米。不过那里的石柱在排列上,远比前面两阵更为密集。
考古学家试图将石柱与当时的拜蛇教联系到一起。历史上,当地高卢人是十分崇拜蛇神的,因而那些弯弯曲曲的石阵,有可能是模仿蟒蛇蜿蜒爬行的姿势来建造的。又因为那些石柱匍匐于高低起伏的大地上,远远望去,颇有振翅飞动的气势,因此,也就称其为“羽蛇城”。
这么惊人的石阵阵容,18世纪以前竟然没有一个字的记载!当今的各种辞书和地理图书也是极少提及,那么神奇的“羽蛇城”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1764年,有位考古学家偶然路过这里,见到了石柱群,并作了报道,这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他的论说也仅仅是依据民间传说而已。
当然还有更多的猜测,有认为是庙宇祭坛的,有认为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石的“登陆台”的,如此等等,真是莫衷一是。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使用放射性碳测试技术,确定石柱存在于公元前4650~前4300年,距今约6000多年,比英国的斯通亨石环要早得多,可谓人类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遗址之一。
但是,石阵所在地没有石头,须从4000米以外的山岩上开采。古人最先进的搬运工具也就是绳索、滚轴、杠杆、滑车,还有土坡的斜力下滑。他们是如何搬动350吨重的大石柱的呢?是什么鼓动他们狂热地进行这么浩大的工程呢?英国考古学家哈丁翰只能说:“卡纳克石柱群比金字塔更神秘,是考古学史上历史最久而又未被人类攻破的秘密。”如果要揭开石柱的秘密,必须先弄清营造石阵的那批古人的来源。继而了解当年的生活情景,留存下来的墓葬,为此提供了可靠的见解物证。
1900~1907年,法国的考古学家勒胡西率领着一支队伍,发掘卡纳克附近的圣米谢尔古墓。该墓的体积是7.5万立方米,出土大量公元前4000年前后的遗物。1979~1984年,另一位考古学家勒霍斯带队发掘卡纳克辖区的格夫尔林尼斯岛上的甬道墓,发现该墓是个可以经营的地下建筑,大理石块砌成的同心圆台如同露天运动场的看台一样,墓壁上还有精美的浮雕图像。他们还在距那里20千米外发现了另一古墓,墓内的石雕也有类似的图案。格夫尔林尼斯岛上的甬道墓,今天已经辟为地下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令人叹为观止。29块墓道墙壁石板中有27块刻有图案,6000年前的无名大师雕刻了许多的同心圆弧、枞树、斧头、蛇、牧羊者手杖等等精美图案,还有类似女神的人像。墓内室顶端的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头长角的牛头和其前半身以及一把斧头。
卡纳克人有高超的本领营造这样的“地下宫殿”,就已经充分说明:6000年以前的卡纳克人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了,自然也有足够能力来架设简单的“地面柱林”,建筑出显示着高度文明的石柱群落来。也就是说神奇的“羽蛇城”实际上正是卡纳克人高度文明的最佳体现,“羽蛇城”本身就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完美展现。
非洲石头城探秘
在津巴布韦共和国境内,有石头城遗址200多处,最大的一处在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千米的地方,占地面积达到7.25平方千米,人们通常称其为“大津巴布韦遗址”。
津巴布韦是“石头城”的意思。大津巴布韦遗址在丘陵地带上,三面环山、背面是风景优美的凯尔湖。所有建筑都使用长30厘米、厚10厘米的花岗岩石板垒成,虽不用胶泥、石灰之类的粘结物,却十分严整牢固,浑然一体。石头城由3部分组成:呈现椭圆形的大围场、呈现山顶堡垒状的卫城和平民区。大围场依山而建,城墙长达420米,高10米,城内面积4600平方米。城墙的东、西、北各开一个小城门,东南墙外又加筑一个与城墙平行的石墙,形成长100米宽1米的通道。在通道的终端有一座圆锥形实心塔,塔旁长有两颗参天的古树,据说是王室祭祀使用的“圣塔”。城中心有个半圆形内城,周长为90米左右,可能是王室最高统治者的居住场所。内外城之间有一组组的建筑群,有小围墙相连,门、柱、墙、窗都装饰有精美的浮雕图案,可能是后妃、王室人员起居的地方。城门和石柱顶端大多雕刻着一只似鸽又像燕的鸟,当地人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已经成为津巴布韦“国鸟”。
出城门沿着石阶可走向高度达100米的卫城,这是整个遗址的制高点。原来城堡高7.5米,底厚6米,正面有大门通向大围场,背面是绝壁。堡内有小围墙,将建筑物分割成许多块,其间通道多得像走迷宫,建筑与雕饰之精美,并不在王城之下。
大围场和卫城周围还没有发现大型的建筑物遗址,但是墙基纵横交错,并且留有作坊、商店、货栈、炼铁炉、住宅、水井、税区、梯田等的遗迹,还发掘出中国明代的瓷器、阿拉伯的金器、印度的念珠等珍宝,这里显然是庞大复杂的平民生活区了。早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侵占莫桑比克时,就已经风闻西边有座石头城,但是始终不能证实。1868年,探险家亚当·伦德斯进入津巴布韦狩猎,因为追杀一只狮子,偶然见到了一座巨大的城堡。他持枪大胆闯进城内,发现原来是一个空荡荡的废墟。
1872年,德国地质学家卡尔毛赫闻讯潜入现场,被当地人捉住无功而回。1877年,他再度潜入,绘制地图,搜刮大量文物,回国后向全世界宣布他的“伟大发现”,说什么石头城就是圣经《旧约》所示的所罗门国王开采金矿的所在地。
20世纪,统治津巴布韦的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同时组织多批考察队进行系统研究,终于使神秘的石头城日渐明朗化。
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初,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穿过撒哈拉大沙漠,定居在津巴布韦,创建了一系列的石头城。15世纪,欧洲人开始进入非洲南部,劫掠财富,掠夺黑人,致使石头城荒废。另外的说法排除了“腓尼基人创造说”,他们认为石头城是欧洲人创建的,或是由另外的“优秀”民族来指导非洲人民建的。这外来民族可能是“天外来客”,即来自于地球以外的外星人。
现代以来,运用放射性碳法测定石头城及其出土物,以及其他一系列的考古论证,已经基本否定了某些西方学者的偏见。石头城最晚至公元5世纪时才有人类定居,10~11世纪时成为铁器时代一个部落的大聚合点,13世纪时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中心。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津巴布韦鸟”石雕,因为这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落世代崇拜的图腾,并且至今仍被许多居民所信奉。此外,王城与卫城分离,政权与宗教分离,是非州中部黑人的典型习俗,并没有什么外来的影响包含在内。特别是津巴布韦全国7个省的调查显示,在民间的口头传说中,确有一个擅长片石砌墙的部族。11世纪,这个部族创建了马卡兰加王国,定都于大津巴布韦遗址,开始营建都城。后来这里又被莫诺莫塔帕王国取代了,该国继续扩大都城,15世纪进入极盛期。
悬崖宫探秘
1888年的冬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高原上,两个牧民正在赶着牛群行走,突然被眼前的一片悬崖挡住了去路。他们定睛一看,原来那悬崖竟然是层层叠叠的房子,最前面还有一座巨大的“宫殿”呢。他们惊奇万分,这么“蛮荒的地方”怎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房子呢?于是他们随口称这个地方为“悬崖宫”。
当然,发现“悬崖宫”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一批批冒险家到这里探寻宝藏,许多珍贵文物遭到了破坏。1906年,美国国会被迫通过了保护悬崖遗址的法令,将其定名为“弗德台地国家公园”。1909年,最大的悬崖宫村落正式出土,1979年,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这里是遍布悬崖绝壁的台地,地面上长着草,树木稀疏,很适于放牧。“弗德”就是“绿色”的意思。16世纪末,西班牙占领墨西哥后,侵入科罗拉多高原,称这里的印第安人为“普韦布洛人”。普韦布洛是西班牙语“村、镇”的意思。19世纪初,台地同科罗拉多州一同成为美国的一部分。
在弗德台地发现的1300年前的“普韦布洛人”村落遗址,迄今已经达到300多个,面积达到210.7平方千米。几万人聚居在这个台地上,各村落之间相对的独立,又由于彼此近在咫尺,既能互助互济,又可以共同对付强敌。每个村落就是一个家族的集体聚居地,外有土砖墙加以维护,内有多层成套住房和公共建筑。多层房仿照印第安人的原始祖先悬崖穴居的样式,逐层向上缩进,使整幢房屋好像呈锯齿形的金字塔。下层房顶就成为上层的阳台。上下层之间有木梯,上层大部分房间与邻室有侧门相通,底层则是专供贮藏食物之用的,也就不开侧门。在中心庭院有供集体使用的活动空地、祭祀房,地下还有两个礼堂(地穴)。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们关于美洲社会,仅仅知道这样的情况:在中美出现过有玛雅文明、托尔特克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在南美仅仅有印加文明,并且大多建立了农业王国。至于北美的印第安人基本上被看做不懂耕作、不会造房的野蛮部落。弗德台地的发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偏见。
1909年,美国的考古学家出土了台地上最大的村落遗址,俗称梅萨维德“悬崖宫”。这座村落依傍崖壁而建,占地近1.4万平方米,据估计当年施工周期达50年。村落的布局十分紧凑,有许多方形、圆形的高楼,其内共有150间民房、23间地穴祭祀房间。着名的云杉大楼,也就是两个牧民见到的“崖宫”,因楼板是由云山板铺成而得名。该楼是3层楼,长达203米,宽为84米,地面有114间住房,地下还有8件祭祀房间,而其中最大的一间地穴祭祀房竟然有7间住房那么大。云杉楼的北边有个“杯子房”,里面藏有430只彩陶杯子、盆子、饭碗之类,这里或许是祭器储藏室。
村落的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天生自然,即使野兽都难以攀登。在壁面有凿出的一个个小洞,仅能容手指和脚趾插入进去。村民便是靠着这些小洞来攀爬崖宫,进出村落。显然,这有对付外敌入侵的功用。村落周围还陆续发掘出蓄水灌田的水渠、水塘,编织篮筐的作坊,精美的陶器、玉器、骨器等。总之,村落处处体现着普韦布洛人的智慧和文明。
那么,普韦布洛人是以何为生?又是如何建造其悬崖宫的呢?
考古证明,早在公元初始时,西方称为“编篮者”的北美印第安人就已经能编织篮筐,栽种玉米。这些人居住在洞穴或者土穴的圆形小屋里,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到了公元5~10世纪,这些“编篮者”居民制作陶器、种棉织布,还建造房屋。大约公元7世纪时,他们进入弗德台地,12世纪前后达到全盛期。在那里,这些“编篮者”居民聚族而居,建筑其规模宏大的“悬崖宫”聚落,使外族不敢轻易靠近和进犯。当时的“编篮者”居民尚处于母系社会,部落长是女性,妇女掌管着祭祀大权,把持家政,专司制陶工艺。男人则从事农耕狩猎、编织和保卫村寨等活动。此外当时集市贸易兴起,已经实行物物交换了。
尽管西方殖民国家称这些居民为“普韦布洛”,“编篮者”也被称为“普韦布洛人”,但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族名:阿纳萨齐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