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第二节自私会夺走你的幸福
为保护自己,人总是筑起一道特别的“篱笆墙”。结果,别人走不进来,自己也走不出去,这道无形的篱笆墙就是自私。可想而知,自私这面墙只会让自己阳光明媚的世界日益荒芜。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心理:“他人即地狱”、“只扫各人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聪明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心态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事实一再证明,自私的人是没有好结局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私就是自毁,自私者到最后只能独自吞食恶果。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绝不返家。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什么礼物呢?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教徒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一教徒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教徒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教徒彼此推来推去。 “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
两人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教徒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朋友,两个眼睛也立刻瞎掉了!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美好的礼物,可以使两位好朋友共享,但是人的狭隘、自私,左右了自己心中的情绪,所以使得“祝福”变成“诅咒”,使“好友”变成“仇敌”,更是让原来可以“双赢”的事,变成两人瞎三眼的“双输”!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说:“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高尚者和卑劣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够克制这种本性而代之以无私的给予,而后者则任其肆意横行。”
自私是一种极端利己的心理,自私的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只计较个人得失,不讲公德;更有甚者会为私欲铤而走险,最后受到法律的制裁,自私也是诱发贪婪、嫉妒、报复等病态心理的根源。所以,青少年朋友必须纠正这种病态心理。
测一测:
测测你的自私程度
(1)家里只有一个苹果了,你会怎么办?
A与家人分享B独自享用
(2)办公室里的地很久没有打扫了,你会怎么办?
A主动打扫B让别人去扫
(3)领导或者老师公开表扬其他同事或同学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A很高兴B没感觉
(4)现在你的皮夹里有多少钱?
A不知道,不过肯定够用B知道有多少钱,甚至几毛钱都记得
(5)办公室的窗户被风吹开了,你会怎么办?
A主动去关上B假装没有看见
(6)壶里的水烧开了,你会怎么做?
A主动去灌B等其他人去灌
(7)办公室或教室里的一把扫帚倒在了门口,你会怎么做?
A主动扶起它B不管它
(8)你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乘客没有座位,你会怎么办?
A主动给他们让座B假装没有看见
(9)有人晕倒在路边,你会做些什么?
A帮助他(她)去医治B视而不见
(10)你会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A会B不会
评分标准
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
测试结果
如果得分在14~20分之间,说明你有比较严重的自私心理;得分在1~13分之间,说明你的自私心理别人还可以容忍。
许多人知道如何享乐,却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已不再向别人提供欢乐。
——阿瑟?赫尔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