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修订本
892000000077

第77章 盲目行事,像浮萍一样左右摇摆

第二十六章弱点二十六 盲从:没有主心骨的“跟屁虫”

盲从的人误以为:“看我多机灵,不落后于他人,别人刚这么做,我就也这么做了。” 殊不知他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就好像一个没有主心骨的人,只是跟在别人身后走,岂不知道,自己早已走错了方向。

(1)无独立自主意识,没有自己的目标,凡事不愿多动脑,别人怎样我也怎样。

(2)总是轻易地赞同别人的观点,即使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被他人攻击,于是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随大流。

(3)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愿去探究原因。

(4)依照同伴的价值观生活,自己没有做人的原则和处世的标准。例如许多同学在谈恋爱,如果自己不找个异性朋友,就显得没有魅力。

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

——蒙田

第一节盲目行事,像浮萍一样左右摇摆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看完了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三封信》 后,感触很深。他给李开复写了一封信: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过;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有想过;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这次,我要好好地想一想。谢谢你的‘第三封信’,它唤醒了我埋藏了25年的进取心,它改变了我25年来被动的生活方式。从今天开始,我要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而生活!

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孩子的优点。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听话的才是好孩子”,习惯于把自己的意见灌输到孩子的大脑里,习惯了使用越俎代庖的方式,替孩子设计人生规划;中国的孩子也习惯了听从父母、老师的安排。但是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目地听从,却不见得懂道理。而父母,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他们的意见并非都是正确无误的。

李开复认为,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人们对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而是需要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复杂劳动。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还是只会背诵知识,听话被动,等着别人帮他做决定或做事情,那他进入社会就算不被欺负,也不会被重视。要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里生存、竞争、成功,必须得有自己的主见,要知道什么是自己要做的,不能被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如果他们随波逐流,只是因为“事情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在这个方面,他们的行为就像“老男孩”遇到的事情一样可笑。

“老男孩”的妻子派他去肉店买火腿,他买回来以后,妻子问他为什么没让肉店老板把火腿的尾端切去。

“老男孩”问她为什么要切掉火腿尾端,她回答说她的妈妈一直就是这样做的,这个理由足够充分了。当妻子的妈妈来探望他们时,他们问她为什么总要切掉火腿的末端,她回答说因为她妈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妈妈、女儿和“老男孩”决定打电话给祖母,以解开这个三代之谜。祖母回答说那是因为她的烤肉架太小了,放不下整个火腿,所以要切掉一块。

许多人已经或正在做一些没有理由的事情,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明天该怎样做,其做事的惯例就是:漫无目的地盲目行事。结果,这种听从别人意见的从众心理使一个人失去了主心骨,像浮萍那样不停地左右摇摆。

《沉思录》说:“那分配给各人的命运是由各人把握的,命运也把握着他。他也记住每个理性动物都是他的同胞,记住关心所有人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一个人不应当听从所有人的意见,而只是听从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们的意见。”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孰是孰非,我们必须得有个清醒的判断,对于别人正确的意见,当然需要虚心接受。但是对于自己认定是正确的道路,就应该坚持贯彻下去,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朝令夕改,这样才能把事情进行下去,把任务做好。

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塞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