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893300000073

第73章 朋友未必都可信,对手往往真可交

第五章第16节 朋友未必都可信,对手往往真可交

故事回放:

对于同自己出生入死共创大业的文臣武将们,历代开国之君自然清楚他们的功能,如安置不当而稍起波澜,便会严重危及自己的统治。就此问题,封建统治者自有对策。赵匡胤是其中手段最厉害的人。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河北涿州人。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重新统一了大半个中国,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之一。

赵匡胤自幼聪明果敢,素有雄心大志。长大以后,离开家投到郭威帐下,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在军队中,他作战勇敢,治军严明,屡建奇功,到周世宗时,已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成为后周殿前司的最高统帅。他又在禁军和藩镇中结拜了石守信、李继勋等十兄弟,威信越来越高。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7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已经无力控制当时的朝廷局势。赵匡胤利用这一时机,与亲信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了“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正月,北方传来急报:北汉联合契丹(辽)南犯。赵匡胤奉命率禁军北上抵抗。部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以北二十里的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驻扎下来。深夜,军士们一齐聚集到陈桥驿门,宣言拜请赵匡胤为天子。天刚亮,军士们就拥到赵匡胤的住处,把一件事先预备好的龙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赵匡胤故意推辞,将士们把赵匡胤扶上马,跪下高呼“万岁”。赵匡胤骑在马上说:“你们要立我当皇帝,能否听从我的命令?”将士们齐声答道:“唯命!”于是赵匡胤回师汴京,在内应石守信等将领的配合下,顺利地夺取了皇权。

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造反。宋太祖亲自带兵出征,才把他们平定。有一次,宋太祖问谋臣赵普:“自从唐朝末年以来,一直战乱不断,这到底是为什么?”赵普说:“我认为关键是藩镇握有兵权。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赵普接着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想拥戴他们当皇帝……”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宋太祖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一次晚朝后,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撤掉侍从,故意叹了一口气:“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但做皇帝后我整夜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询问原因,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明白,我这个皇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出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自己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他们一时都惊恐不已,流着眼泪恳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说道:“你们不如放下兵权,到地方上做大官,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多置办一些产业,以终天年,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了,只得俯首听命。第二天,石守信等将领纷纷上表假称自己有病,要求解甲归田,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的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通过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

公元971年,南汉的刘后主经过多年的叛乱之后,终于投降。赵匡胤不但没有危害他,反而赐予他极高的地位,同时还邀请他入殿喝酒叙情。

刘后主害怕赵匡胤在酒里下毒:“请陛下赦臣一死,不要让我喝这杯酒。”赵匡胤听了这话,端起刘后主的酒一饮而尽。从此之后,刘后主成为他最信赖和最忠诚的朋友。

当时,中国分裂成许多小国,当吴越王战败时,赵匡胤的臣子将他阴谋杀害宋太祖的证据交给赵匡胤。吴越王晋见太祖时,赵匡胤对他十分礼遇,并交给他一封信,嘱咐他在返国途中打开。在回去的路上吴越王打开信封,发现里面记载的全是他谋反的文件。赵匡胤的宽宏气度使他臣服,最后吴越王成为宋太祖最忠诚的属国。

宋太祖明白登上王位后,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将领会成为最危险的人,所以,宋太祖以荣华富贵贿赂他们。以此夺走他们的权力,这比危害他们要好得多,其他将领及其后代也不会寻求报复。赵匡胤极少依赖朋友,而是多利用敌人,这正是他的成功所

聆听老经验:

有时候朋友和敌人的距离,微乎其微。朋友可以一怒之下成为敌人,敌人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化下成为朋友。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真正靠得住,朋友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一味地依赖朋友,很可能会陷入危险的境地。所以与其依靠,不如利用。当然利用朋友是有违道义的,利用敌人却不会违背道义,而且往往会收到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