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经验全集
893300000083

第83章 发挥才华要有限度

第六章第6节 发挥才华要有限度

故事回放:

安史之乱之际,各地节度使纷纷叛唐,时任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力主勤王。已成惊弓之鸟的唐玄宗在逃命途中让出帝位,手无兵将的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灵武正是朔方军的治所、郭子仪的地盘。

此时,郭子仪如果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就会改写。但是,郭子仪没有那样做,而是力挽狂澜,收复长安和洛阳二京,这让唐肃宗感激涕零:“这虽是我的家国,但实由卿再造!”

话虽说得好听,但是面对功高盖世的郭子仪,唐肃宗不能不防。在对叛将安庆绪用兵时,肃宗没有让最负名望的郭子仪挂帅,甚至在对史思明用兵失败后,仍听信谗言,斥责郭子仪作战不力,并把他召回,免去军职,闲置起来。直到朔方军发动以拥护郭子仪为名的兵变,唐肃宗才不得已起用他,平定兵变。

唐代宗即位,郭子仪成了三朝元老,也成了新君的心头隐忧。为了防范郭子仪,唐代宗仿效唐肃宗的做法,解除郭子仪的兵权,将他调回长安闲置起来。可是,不久吐蕃进犯,攻陷长安,唐代宗只得重新起用这位能征善战的老将。郭子仪以弱对强,用疑兵之计击退吐蕃,第二次收复长安。后来,唐将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进犯长安,又是郭子仪临危受命,凭自己的威望,分化联军,直至粉碎联军,保卫了长安。

可以说,在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的过程中,郭子仪有好几次机会可以拥兵自立。郭子仪为什么没有自立?或许,在长期的平叛斗争中,他认识到,唐皇室虽已衰微,但人心尚在,自己冒险自立,没准落个身败名裂,不如效忠李唐皇室,建功立业,博个封妻荫子。另一方面,鸟尽弓藏的道理,郭子仪不可能不懂,如何防备君主的猜忌,成了他的一门保身学问。

对唐代宗来说,如何对待这位“再造唐室”的功臣,也是一件棘手的事。尽管安史之乱已平定,但李唐皇室仍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是宦官专权,外患则是藩镇坐大。在内外交困之下,唐代宗要守住这副烂摊子,需要依靠郭子仪的武功威望,但又担心他功高盖主,图谋生变,唐代宗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

唐代宗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拒绝。这一举动看似感激郭子仪的功勋,其实是试探郭子仪究竟是忠臣,还是个野心家。要知道,尚书令一职在唐朝很特别,是最高职位的宰相。因为李世民曾任此职,此后此职长期不授,有职无人的状况,已成惯例。唐代宗登基伊始,为了提高太子李适的政治地位,才一度将尚书令授予李适,可以说,尚书令是皇室的禁脔。

郭子仪自然懂得皇帝的用心,因而,他无论如何也不接受,此举实际上是向唐代宗表白心迹,证明自己是一个别无他图的忠臣,以化解君主的疑心。

代宗心里悬着的石头放下了。但是,他还是觉得没有十分的把握,为了进一步笼络郭子仪,他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皇帝的感激与防备之心,从中可见一斑。

因此,在戏曲《打金枝》中,唐代宗面对驸马爷的逆鳞之言,就算他有一肚子怒火,也不能不承认现实,不能不直面现实,顺水推舟地摆出贤君模样来。其实,唐代宗并不是没有办法对付郭子仪,史学家认为,有拥立代宗登基之功,嚣张得不可一世的宦官李辅国,就是被代宗派刺客暗杀的,然后,唐代宗假惺惺地缉拿凶手,厚葬李辅国。这么一个阴险的皇帝,要烹掉郭子仪这只“走狗”并非难事。不过,郭子仪不同于李辅国,他始终韬光养晦,随遇而安,让唐代宗抓不到任何把柄,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不多的保全善终的功臣。

聆听老经验:

如果你的内在如明珠般熠熠生辉,那么你就必须学会回避爱慕虚荣的人,否则就得找到方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力隐藏自己身上那些最为闪光的特质。通过众多历史的教训,你会发现掩饰长处并非弱点,只要最终可以帮助你掌握权力,便不失为明智之举。也许开头会让其他人抢尽风头,但总好过成为他人不安全感之下的牺牲品。到时当你决定脱颖而出,你早就已占尽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