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26节不傲不妄周而不比
外圆内方的人,往往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即使身居要职也不傲不妄,既谦逊又自尊。这是因
为谦逊使人亲,自尊使人敬。
人性中,往往有种自高自大的倾向,人们总能找到自己的长处而自我欣赏,并喜欢将自己的
优点与他人的缺点相比,以获得优越感所带来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好为人师,
动不
动就以智者的身份津津乐道地对人说教,则别人的自尊心便很容易产生对说教者的抗力,那
么好为人师者必然为人所厌。
有时即使还有人愿意听好为人师者夸夸其谈,但他自以为高明的地方有时并非真的高明。如
果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显然是事与愿违的,弄不好只能是贻笑大方。
醉汉蹒跚地行于街头,目空一切且自得其乐。在这个世界上,醉汉般的自我陶醉者远多于
虚心求教之人,好为人师者若不明白这个实情,动不动将有限的聪明在人前卖弄一番,那么
在社交圈子里,也就很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某人的学识才干令人仰慕,或工作成绩使人佩服,当人们
出自内心地称赞他时,如果他态度谦虚,那么大家对他的敬佩之情更甚;如果他不仅坦然接
受众
人的赞美,而且还索性顺着竿子往上爬,竟沾沾自喜地自行夸耀一番,则大家原有的敬佩之
心不仅大为冲淡,说不定还会心生反感。
有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生怕别人对他的“过人之处”和“丰功伟绩”一无所知,便先绕个小
弯,随即便切入正题,大言不惭地将自己着实吹嘘一番。更有甚者,一些人或贬低前任以突
出自
己,或攻击领导以标榜自己,或诋毁同事以美化自己,或轻贱下级以突出自己,或夸大困难
以彰显自己,或虚报成绩以抬举自己……此时,言者痛快淋漓,而听者则不仅是颇为反感,
时还令人深感恶心。即使有人顺着他的意思夸赞一番,也多半是面誉心非、言不由衷的。
这种人本意是想留给别人一个美好而深刻的印象,使人听完以后对他肃然起敬,而实
际上却是把自己虚荣、骄傲、无知的本性展露给了对方,从此给对方留下一个修养浅、品位
低的坏印象。
为了事业的需要,外圆内方的人在向领导汇报个人工作时,或是在其他特定的场合,他们会
用平实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反映自己的长处及成绩。此外,在其他的场合,他们也真正做到了
淡化自得之心,忍住自褒之嘴,不过于表现或表扬自己。尤其是可能引起别人嫉妒的得意之
事,更会藏之于心,不喜形于色。德国的叔本华在《幸福格言》里指出:“虚荣心使人饶舌
,自尊心使人沉默。”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从不会沾沾自喜、夸夸其谈。
生活中,主观上热衷于表扬和表现自己的人,在客观上却往往是极大地贬低和丑化自己。遗
的是,这一恰恰相反的结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的意料之外,不容易被当事人所认识。况且,有
些修养差的人,即使认识到了也不一定忍得住。
中国有个传统的说法,即是“三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由此看来,作为许多人
能在一个部门里共事似乎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有的人比较珍惜这种缘分,而有的人却自高
自大,无视甚至轻易地损坏这种缘分,以致不同的人呈现出各种不相同的人际关系状况。
人际关系应怎样处理呢?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是正人君子追求
的是普遍的团结,而不是拉帮结派、朋比为奸,小人则反之。一个部门如同一条船,若众
人能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只有一部分人朝前划,另一部分人停
桨甚至
倒着划,这船要达到彼岸也就费时费力了,弄不好也有翻船的可能。所以说,为了共同的利
益,为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珍惜同事之间的团结,求得团结的普遍性。
不过,许多部门也常有一些害群之马,这种人的存在就像把一簇铁蒺藜放在了人群里一样,
总是弄得人
扎手碍脚;又像一块多棱多角的石头,怎么放也摆不平。这种人往往是给别人制造了事端,
增添了麻烦,反过来他倒觉得自己很受委屈,好像别人都与他过不去似的。与这种人相处时
,完全把他放在对立面不宜,想团结他,对方又不自重。面对这处情况我们只能采用团结与
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转化,既不能无原则地姑息迁就,也不要针锋相对地弄得剑拔弩张。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只要我们坚存“周而不比”之心,同事之间要化异求同、搞好团结总是
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