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901400000011

第11章 1女中学生

第三章 伦敦蓓蕾

第三章1女中学生

生病的时候毕竟是少数,那种对家庭的复杂人际关系的逃离终是有限的,而读书,是最理直气壮的逃离。牙牙学语的时候,林徽因就喜欢读书,那时候,与其说喜欢读书,莫如是喜欢和温柔的女性在一起,祖母、大姑母都是那样不同于母亲的、温文尔雅的女子,特别是读书的时候,仿佛她们身上也沾染了书的清香。也许那是玉兰花的清香吧,祖母和姑母都喜欢在院子里的玉兰花树下读书、做女红,林徽因因而固执地认为,好书有玉兰花一样的清香。

林徽因正式发蒙读书是五岁,第一个老师是大姑母林泽民;然后是八岁的时候,全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林徽因与表姐妹们一起进入附近的虹口爱国小学,读二年级;再然后,林徽因十二岁,全家从临时的住所天津迁往北京,和父亲团聚,林徽因进入有名的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有关林徽因的传记都认为林徽因所就读的中学叫做“培华女子中学”,而且在当时极为有名,但是有人考证,现在却找不到有关培华女校的记载,林徽因读的可能是“培根女校”,培华是培根的笔误,以讹传讹。

不管是培华还是培根,有一点可以肯定,林徽因就读的是外国人创办的一所教会中学。

教会在中国办女学,始于19世纪中期。初期的教会女子学校,都是识字班性质。所收的学生多为使婢、弃女、贫苦儿童,她们与其说是为了就学,不如说是为了衣食。到了1914年,当培华步启明女中、贝满女中、圣玛利亚女校、中西女塾等名校在中国创立时,教会女校已经走出了“识字班”的初级阶段,变得全面而正规起来。送子女入读教会学校,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

当时,随着一些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化的兼收,女性观念也逐渐开明,大门不出的闺阁小姐已经开始稍显落伍,由教会学校提供的“读西书、明外事、擅文才”,兼通中西礼仪的“淑女教育”成为上层社会的理想。教会学校于是适时而动,一改以往扶助贫弱的形象,收取高额学费。稍具背景的家庭,有的是出于传统理念,希望女儿能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将来嫁入好人家;也有人希望以平等独立的新式教育培养人才。1916年林长民送女儿入读,应该是属于后者。

与林徽因一起入读这所学校的,还有她的表姐妹们。1916年,开学不久,她们穿着统一的校服又拍了一张照片。与四年以前的那张照片相比,当年的“丑小鸭”们个个变成了白天鹅,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大方。

林徽因不再是四年以前和表姐争糖果的小女孩了,只是,当年的小妹妹麟趾已经去到另一个世界,家,不再是自己和母亲的家,而是需要与人分享的。林徽因的眼中,总有一抹抹不去的悒郁。

其实,在林徽因的心中,自从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以后,这个“家”便不再是宁静的港湾,而是一个时刻需要小心的战场。祖父是在林徽因十岁那年去世的,可是男人,而且是一个迟暮之中的老年男性,是感受不到他的两个儿媳妇之间的刀光剑影的,唯一能够感同身受的就是林徽因。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无处不在的战争,唯一的世外桃源,就是读书,有时候,林徽因能够钻在书里面一个半天,在另一个世界里,她忘记了身边所有的纷争和烦恼。

因为林徽因对书的痴迷,她自然而然获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好感和喜欢,如果那个时代有住校的做法,林徽因一定会要求住校——不管哪个地方,只要能够逃离那个叫做“家”的地方,就是好的。

林徽因像一株含苞的荷花,美丽,又由于书香的熏陶而令人不敢亵渎,同学、老师对她的喜爱是由衷的、毫无动机的,林徽因在学校如鱼得水,她和表姐妹们嘻嘻哈哈地闹个不停,和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成年以后,林徽因一直都是一个特别能说话的人,她仿佛要把在那个“家”里面没有说出的话、所压抑的沉默,全部迸发出来。

家,仿佛一直是两个女人的战场,让林徽因的小小心灵千折百回,变成细细密密的皱褶,幸好还有幽幽书香,以及阳光明媚的学校,它们像潺潺流水,一寸一寸地舒展着少女林徽因的心思,塑造着她的性格,也充实着她的认知。

国学典籍、诗歌辞赋、历史典故,这些旧学根基是在林徽因童年的启蒙教育中就已经开始确立了的,那是她一生事业的基点之一。教会学校的日常教学一般以中英文并进为宗旨,这带给林徽因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如心灵的另一重开启: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的涉猎拓宽了她的思维,形成了她科学而全面的知识结构;音乐美术的修养陶冶了她的性情;英语的学习为她展开了一个别样的文化世界,她涉游其间而不觉倦,从此就是一辈子。

置身这样优裕的教育环境,林徽因早早萌生了文化意识。1917年,林徽因13岁,父亲远游日本。林徽因想给父亲一个惊喜,她翻出家中收藏的诸多字画,一件件过目分类,编成收藏目录,自信父亲归来,能够给予好评。父亲在生活琐事上是慈父,但在教育问题上却毫不含糊,回家仔细阅读之后提出了许多批评,让自负的林徽因惭愧了好一阵子。这件事想必让林徽因记忆深刻,她在自己给父亲的家信上这样批注:  “徽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