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总想寻觅一份永恒的快乐与幸福,总希望自己付出的所有真情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能找到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然而,生活并不总是像我们想像中的那样一帆风顺。当自己的努力被现实击得粉碎时,麻木、失望究竟会怎样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弗罗姆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的失望感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活再也没有诱惑力,没有希望了。倘若生活失去了人所追求、所渴望的那种希望,那么促使人去奋斗,去起早贪黑地干,以及为希望而活下去的动力就要全部告吹。对某种伟大的、美的和重要的东西的憧憬一旦告吹,人就会像扎了一个窟窿的气球,再也打不起精神继续活下去。”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有的人由于几度失望而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以致采取了“人没有希望,也没有痛苦”的消极态度,让生活沿着“无希望——无失望——无痛苦”的路线走下去。这种人生态度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
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羁绊。要怎样才能克服失望情绪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对有志者来说,往往会产生增力性反应。面临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的不罢休。
脚踏实地地追求奋斗目标
如果我们对外语一窍不通,却期望很快当上外文小说的翻译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同你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期望越是高,失望越是沉重,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相适应,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待值,减少失望情绪。比如评职称,或许你的实际能力已经达到某个职称的要求,但由于某项职称的人数比例有限,你没有评上。这时要调整内心期望值,使之与现实相符,这样便能很快克服失望情绪。
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期望凝固化
生活中,期望不应该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可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剧场听音乐会,你原先以为自己喜爱的歌唱家会参加演出,不料他因病不能演出,你当时会感到失望。如果你这时将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你就会抛弃失望情绪,逐渐沉浸在艺术美的氛围中,内心充满欢悦。
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
有些人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企求“毕其功于一役”。当这“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途多舛、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倘若爱迪生不把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知难而退了。所以说,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