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我潜能
每个人都具有某种特殊的才能。但是许多人并不认为这些特殊才能会对现在的工作有所帮助,或者并不知道如何运用这项才能,以至于将属于自己的这项才能白白浪费了。
每个人应该在各方面都能尽量灵活运用自己的这项特殊才能。事实上,有很多人以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项才能,只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根本不曾想过利用这项“小玩意儿”来提高身价。正因为我们怠于思考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所以也懒得活用上天赐予的最佳礼物。
下面是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当年初入广告界的经过。
在20岁以前,他渴望成为一名技师。在学校时,他很努力地充实自己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有一次,他想卖掉手边的一架唱机和唱片,于是选出了几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分别写信问他们,看谁愿意买。其中一位朋友看了信之后非常愿意购买,于是立刻回信,在这封回函里,这位朋友不断地夸赞他文笔流畅,颇具说服力,因此建议他,既然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推销信函,为什么不投入广告界从事撰写广告的工作呢?
朋友的这封信,就像一粒小石头丢入水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一样,“投入广告界做个出色的广告人”的思想就此整日盘旋在他脑中。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他立志要在广告界一展身手时,事实上,他便已经成功了。
有一个人,参加同学聚会时,突然被要求谈一些有关最近盛行的海外旅游话题。由于这是他头一次在众人面前讲话,所以话中常有断续的情况出现。但是同学聚会结束后,有一位老同学跑来跟他说:“你所讲的内容非常有趣,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再听你演讲。”在被这位老同学恭维之前,他从未想过尝试在公众面前讲话。于是他开始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差劲,对自己的演讲才能又多了一份信心。现在,这个人已经成为企业经营问题的专门演说家了。
爱迪生并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却在科学界有极为杰出的成就。
他不怕挫折,他无所畏惧。他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都问心无愧。他从来不因为自己的重要性而自夸,而是虚怀若谷,这更能显出他的伟大。
有一次他谈到发明电灯的经过,有人问他,“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成功,你会怎么办?”
他的眼中闪着愉悦的光彩说:“我一定还在实验室里工作,没有时间和你聊天。”
爱迪生知道没有所谓的“失败”。有人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考验人们在面对失败或打击时的耐性,测试一般人能忍受几次失败而不会灰心。
大多数的人只遭遇一次挫折之后就不想再尝试,极少数的人尝试第二次,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弃了,因为他们预期会失败。不用说,在这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爱迪生。
一个人不论目前身价如何,工作如何,只要有心改变,都能将其独具的“特殊才能”发挥出来。
有位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
他一直努力工作,每个月访问100位客人,每个月里也总有一两次的机会接触到大人物——大多是公司总经理级人物。虽然他每次在拜访这些大人物前,多少有些神经紧张,然而当他和这些大人物会面时,却往往比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客户更易沟通。更令人惊奇的是,每次访问这些大人物之后,缔结契约率总是比与那些小客户的缔约率要高得多。
究其原因,原来每当他和大人物见面交谈时,他神经紧张的毛病立刻消失,而且总是尽量投其所好,寻找对方有兴趣的话题,大人物们最讨厌那种阿谀奉承的人,而这位业务员绝对避免如此,因此谈话始终轻松愉快。尽管他有能力说服这些大人物购买他的保险,但由于他并不常拜访这种大人物级的客户,所以一年内只有两三笔大生意而已。
实际上,在这里我们已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才能”都被隐藏起来了。“就在这里”的信号闪个不停,但是他从不曾注意到,更不用说活用这项才能了。因此,纵使他具有富如金矿的特殊才能,而老是干坐在上面,也只是空有财富罢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数年之后,他的上司换了。新上任的业务经理知道他具有开发大客户市场的能力,更想了解为什么他不能好好利用这项潜在的能力呢?
经过一番会谈,他告诉业务经理:“我每次想要拜访大人物时,精神总是非常紧张,所以我并不真的很想去拜访他们。”业务经理听完他的话后分析,如果感觉到自己具有一种和大人物交谈时会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神经紧张马上就会消失。业务经理就对他说,所谓自信其实就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事。
又过了数年,这个业务员已成为保险界数一数二的业务高手了。
不论是何种才能,一旦你开始运用,就会如同启动开关按钮般,立刻在心底涌起某方面的自信,为什么呢?我们在前面已有详述,所谓自信,大部分都是在觉得自己拥有某种特殊才能后产生的。
为烦恼的人打气是一种特殊本领,能够强记数字也是一种特殊才能。
所以从现在起,不要丢弃那些曾经以为是无聊的小玩意儿,不妨试着思索出如何运用这些小玩意儿,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创造对自己人生有利的方法。
(1)任何人都有某种特殊才能,有某种特别关心的事物,把握这些,将对自己的人生大有助益。
(2)重新估价自己的某些“长处”。
(3)“鬼主意或小才能不重要”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4)不要钻牛角尖,去探求才能是从哪里来的。
(5)刚开始利用这些才能时,可能需要相当的勇气,一旦取得突破,就易如反掌了。
你不妨自己好好审视一番。你所具有的任何才能,都是你身价即将大涨的前兆,所以你必须仔细地考虑如何运用,这些都是使你拥有自信以及迈向成功的契机。
活用潜能的方法
潜能人皆有之,然而,为何人与人之间有许多能力上的差异呢?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何在呢?一言以蔽之,这是由于潜能是否已被善加利用之故。
我们如何才能将潜能正确引导出来呢?这里提供4个必要的条件供读者遵循:
(1)想像成功;
(2)思考成功;
(3)相信成功;
(4)采取行动争取成功。
上面四个条件任缺其一,潜能势必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惟当四条件同时具备时,才会正确地引导潜能发挥。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点,不管你从前是怎样评估自己的身价的,只要你能稍稍改变一下内心的想法,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
对你而言,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在你既有的能力上再加入一些新奇的力量,而是如何将你现在所拥有的能力100%地活用发挥。
这个道理就好比我们将砂糖加入咖啡中,如果不搅拌均匀的话,即使加了再多的糖喝起来依然是苦涩的。所以,只要不停地搅拌你脑中的思想,就必能将你现在所具有的能力发挥无遗。
潜能开发
促使潜能开发应用的方法有许许多多,但从成功学的角度看,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诱、逼、练、学”。
“诱”就是引导
寻求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生命意识里的根本需求。“这山望着那山高”,“喜新厌旧”是人的根本特性。因此,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有理性的自我,是绝不愿意停留在任何一种狭小的领域之中的,总是想不断开拓以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功),从而更好地生存。这种旺盛的发展需要,是成功渴望的表现,是潜能蓄势待发的前兆。只要对这种发展意识给予有益的规划和培育,就能把潜能很好地激发起来,释放出来。
“逼”就是逼迫
当我们邂逅一位曾经山重水复而后又柳暗花明的友人时,一番唏嘘之后,往往都会问:
“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过来的?”
“人都是逼出来的。”那位历尽沧桑的老友会这样平淡地回答。
当我们的同事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业绩时,我们会充满敬意又略带醋意地搭讪:
“真想不到……怎么就给弄出来了?”
“还不都是被逼的。”
……
“都是逼出来的”,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听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又有谁想过,这平平淡淡的几个字,竟包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和成功的真谛!
“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是人的潜能,是人的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
猿变成了人,何等神奇,还不是大自然“逼”的吗?
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用脚板走了二万五千里,多么伟大,被逼无奈呀!
“两弹一星”转眼升空,不可思议,也是逼出来的!
日常生活中,人在一“逼”之下发挥出超常才能的事例不胜枚举。
人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求发展的需要,又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能够卧薪尝胆、自我警醒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鞭策和当头棒喝式的触动,而“逼”就是“最自然”的好办法。人们常说的“压力就是动力”,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被逼不是“无奈”,被逼是福。
要么是被“看得起”委以重任,要么是有好运气,否则不会“逼”到你的头上来。你有了,别人就失去了。
被逼,心态就会改变;被逼,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被逼,就会分清轻重缓急,抓紧时间;被逼,就会马上行动。不寻求突破,不创新,就休想跨过这道坎,于是潜能在一逼之下因迅速积聚而爆发,如核聚变。
目标达到了,“被逼”的状态解除了,人发展了。
不仅不要怕“逼”,而且应该主动“逼”自己,使自我经常处在一个积极进取、创新求变的良好的紧张状态,使潜能时常处在激发状态。除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有这样的心态,另外就是要定较高的目标来“逼”自己,来提升自己。
逼自己,就是战胜自己,必须比自己的过去更新;逼自己,就是超越竞争,必须比别人更新。别人想不到,我要想到;别人不敢想,我敢想;别人不敢做,我来做;别人认为做不到,我一定要做到。潜能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逼自己,一方面要勇于接受挑战,把自己丢进新条件、新情况、新问题中,破釜沉舟,才会背水一战,兵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另一方面,要用“自律”来逼,用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来逼,用行动结果来逼。以创新之心逼出创新的行为,得到创新的结果。创新是潜能发挥之始,亦是潜能发挥之终。
人的潜能也遵循着“马太效应”,越开发、越使用,就越多越强。
生命力是从压力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就是创新能力,就是人的潜能,也就是竞争力。
“练”就是练习
此处特指专家为开发人的潜能而专门设计的练习、测验,如脑筋急转弯、一分钟推理等,多做有益。另外,还包括“潜意识理论与暗示技术”、“自我形象理论与观想技术”、“成功原则和光明技术”、“情商理论与放松入静技术”,等等。
“学”就是学习
学习绝对是增加潜能基本储量及促使潜能发挥的最佳方法。知识丰富必然联想丰富,而智力水平正是取决于神经元之间信息联接的面和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