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5放弃是一种最容易的事
十年前,我是个每天记日记的家伙,一口气记了五年多,一天不缺。那时候的生活说不上“丰富多彩”,所以连“与××聊天,谈宇宙起源问题”、“路上见一绝佳美女,恨无缘相识耳”等也全都记录在案。可那时候的思想绝对丰沛,喜欢就各类问题发表长篇论述,一写就是七八页,甚至长达二十多页。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今天看来感到脸红的话:“又打牌半天。我发誓,今后再也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后面的感叹号又大又粗,且绝对不止一个,可是第二天却照样上场。还 有:“我决定,从明天开始,不抽一支烟,不喝一滴酒,现在到了考验你意志的时候了!”可是这样的努力每一次都在室友的诱惑之下宣告失败了,我悲哀地发现,如果我被敌人关在牢里,可能只要他们拿出一支烟,我就会投降。其实,什么“誓言”,什么“决定”,都架不住自己的心念一转:“唉,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放弃——也就成了我们青春时代的主要线索。我们太善于放弃,也习惯了放弃,不以放弃为耻,反以放弃为荣,因为总能找到理由为自己的临阵脱逃和出尔反尔开脱,那些理由很高明,很聪明,很机智(叛徒都是很聪明的)。小到打牌戒烟,大到爱情人生,屡屡放弃。说一些“大”的吧。20岁,放弃初恋,理由是“太熟悉了”;21岁,放弃考研,理由可以写满10页纸;22岁,放弃出外闯荡,因为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生存能力;23岁,再次中途放弃考研,理由之一是“不想看已经看过的书”;25岁,第三次在最后一刻放弃考研,理由可以说上三天两夜,其中之一是“不喜欢武汉”;27岁,放弃到广州,理由是“再到一家新的报社从头干,年纪大了一点儿,如果再早几年……”同年,放弃到某文学杂志社,理由是“收入偏低,不能很快拿到房子”……一年一年,激情衰退,理想变色,越来越不明白,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又能干什么?然后,糊里糊涂,就到了“告别的年代”。
现在终于知道:放弃一点儿都不高明,放弃是一件最容易的事,也许只是一个,唯一的一个理由支持着你,可要不做一件事,会冒出成千上万个借口。可悟到这一点,代价太昂贵了,这代价就是黄金般的青春岁月。
人生当中会有各种样的机会,有的机会失去了可以重来,有的错过了就再也不会出现。这是在我放弃考研后,一直都关心着我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美学教授给我写来的一封信,他对我在最后一刻的放弃感到震惊,语气里流露出的那种焦急和伤心至今令我感动。我一直把对他的歉疚埋在心底。
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人的心力终究是有限的,就像一只船,在满帆的时候不能乘风破浪,怎么冀望它远航万里呢?
有部日本电视剧,故事很无聊,可主人公的一句话却被我牢牢记住了:“人生是没有彩排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在无意识当中会有一种倾向,以为人生会有直播的那一天,所以平时常常放纵自己。其实一生就在“平时”中度过,每天都不可重复,每天都同样重要。珍视时间,高目标并努力地坚持去接近它,这就是30岁的我。不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会轻言放弃。至少在目前,我还不会成为电影《猜火车》开头旁白中说的那样:“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镭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我知道他说的很真实。可如果你说生活只能是这个样子,那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