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907800000050

第50章 3先顺应变化才能驾驭变化

第十三章3先顺应变化才能驾驭变化

小明几年前在家乡的河边钓鱼,发生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趣事。

有一位老者与他的对话,颇令人受益:“小伙子,钓鱼可是一门学问呀!春钓滩、夏钓湾,鱼饵鱼线要常更换。”于是,老者向他介绍了钓鱼的经验,告诉他钓什么样的鱼,就要用什么样的鱼饵、什么样的线。线多长要随水深水浅而变化,鱼饵在钩上的摆放也要根据情况而定。即使钓同一种鱼,随着季节的变化,方法也不一样,春天有春天的方法,夏天有夏天的方法,冬天有冬天的方法……

临分别时,老者说了一句让小明终生受益的话:“小伙子!鱼是不会听从你的安排的,它不会照着你的意思上钩。你想钓上它来,就必须改变自己,让你的方式适应鱼的习性。”

钓鱼确实是一门学问。人在岸上,鱼在水里,人怎样才能让鱼上岸呢?要让鱼上岸,就必须先了解鱼的习惯,它喜欢吃什么鱼饵、喜欢怎样吃、喜欢什么时候吃……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我们就要改变自己,让自己的方法尽量去适应鱼的生活习惯,这样一来,鱼就会咬钩,就会被我们钓上来。

任何事情都不会按照我们的主观意志去发展变化。我们要获得成功,就得首先去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行为方式。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应事物变化的同时,驾驭变化,走向成功。如果我们想当然地凭自己的想法去办事,这就像钓鱼不知道鱼的习性一样,注定要徒劳无功。

所以,做一切事、解决一切问题,我们都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几年前,有两个人在北京各自开了一家川菜馆。起初两家餐馆的生意都不错,但两位老板的思路和想法却迥然不同。一位老板总认为川菜是多年流传下来的特色菜,绝不可以更改,一改便没了特色。因此,这家餐馆总是按部就班地经营着自己的老川菜。另一位老板心眼活,他发现北京的餐饮业竞争逐渐激烈起来,喜欢老川菜的人口味也在变化。于是,他便吸收粤菜和湘菜的一些特点推出了新派川菜。这种菜肴既不失川菜的特色,又满足了人们口味的变化,因此,生意越做越火,在京城很快就有了三家连锁店。而那一位固守老川菜思路的老板仍能维持经营,但几年来仍然是原地踏步,没有任何发展。

从这两位餐馆老板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后一位老板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能看清川菜的发展趋势,顺应了这一趋势,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和经营方式;而前一位老板之所以没有发展,就在于他没有认识到大众口味的变化,没有去改变自己、顺应变化。

迂回思维的表现就是灵活变化,要成功地驾驭变化,就要求青少年们要能够顺应变化,先从改变自身开始,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提升思维】

在观察和解题中,当从正面直接寻求答案行不通时,可以用迂回方式。在现实中,“一眼望穿”的情况是很少的,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又要懂得另辟蹊径,看是否能在解决“问题”的下一步或另外相关工作或侧面的、外围的、后继的等问题来达到眼前难题的迎刃而解。

1.有四副手套,大小、质量完全相同,每副叠放在一起。其中,两副是黑色,两副是红色的。这四副手套不规则地放在桌子上的不同位置。如果蒙住眼睛,你能准确地拿出一副黑色的和一副红色的手套吗?

2.在瑞士居住的国民中有的讲德语、法语,有的则讲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其他国家的语言。有一次,四个日本人到瑞士去旅行。其中A会说罗马尼亚语和德语;H会说德语和法语;C会说法语和意大利语;D会说西班牙语和英语。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家商店门牌,是罗马尼亚文字写的。A看了之后,用德语告诉了E。那么他能不能也准确地告诉C和D这个门牌的意思?

3.如下图所示,假设圆内切长方形中的菱形是一座游泳池。菱形中虚线表示泳道,已知圆的直径为100米,内侧用虚线画的长方形的长是90米。菱形的顶点与长方形四边的中点相连。问泳道有多长?

4.三只大小一样并装满酒精的玻璃杯A、B、C,对于支点G处于平稳状态。如果酒精蒸发了一段时间后,横杆将向哪边倾斜?(横杆与托盘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5.父亲有1 000元钱。他对儿子说:“我有1 000元钱,如果你能猜对我现在在想什么,我就把这些钱都给你。”儿子非常想得到这1 000元钱,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答案。他对父亲说了,父亲“嗯”了一声后就不再作声,把1 000元钱给了儿子。请问,这绝妙的答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在四副手套中各拿一只,组成一副黑色的和一副红色的。

2.可以用日语直接告诉他们。

3.50米。根本用不着烦琐的计算。如图,把菱形对角线的交点和长方形的顶点连接,这条直线与菱形的边,即与泳道长度相同。菱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圆心,这条直线的长就是圆的半径,正好为50米。

4.横杆不会发生倾斜。因为三只杯子的酒精蒸发速度相同。

5.这个绝妙的答案是:“你不打算给我1 000元。”回答的绝妙之处在于,给父亲造成了两难处境:如果猜中父亲想的事,根据父亲的诺言,儿子应该得到1 000元钱;如果没有猜对,就成了“你打算给我1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