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3心胸豁达才能成就大事
具备糊涂思维,也需要拥有豁达的心胸,心胸豁达才能成就大事。
二战时,莱德勒少尉在“塔图伊拉”号炮艇上服役。一天,他在一个“不看样品”的拍卖会上,拍得一个密封的大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是两箱威士忌。莱德勒想留着这些威士忌开一个酒会。
嗜酒的海明威找到莱德勒,一定要买他几瓶好酒尝尝。莱德勒说:“好吧,我用6瓶酒换你6堂课,你教我怎样成为一个作家。”
海明威为莱德勒上了5堂课,准备上最后一堂课时,他临时有事要远行。临行时,他对莱德勒说:“我绝不会食言,现在就给你上第6堂课。”
“在描写别人前,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豁达的好人。第一,要有同情心;第二,要想得开、放得下。朋友,我只能教你这些,但还有一点,有空务必尝尝你的酒!”
莱德勒打开威士忌,发现里面装的全部是茶水,他不禁为海明威的豁达、宽厚而深深感动。
海明威在给莱德勒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瓶子里装的都是茶水。可是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依然履行了他的诺言,用豁达的心胸化解了怨恨。
豁达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通过强大自我战胜消极感受的思维方式,也是优秀青少年必备的素质之一。
晋代潘岳在《西征赋》中说:“观夫汉高之兴也,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豁达是令人羡慕的性格资本,生性豁达的人,未必功成名就,却能洒脱快乐。正如《道德经》所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古来成大事者,莫不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能容天下人、天下事,才能成就自己一生中伟大的目标。如果一个人生性狭隘,只是在小利益上争来斗去,肯定不会成大事。
但是,战胜对手易,战胜自我难,难就难在不能恰当处理自己的感受,背负着太多的负担,容易为情绪化的感受而迷失理性。豁达正是战胜自我消极感受后达到的轻松、愉悦、积极的精神境界。
理性引导的最高境界就是豁达。痛苦、偏执可能会成为一种动力,但只有在理性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成功的潜能。
青少年朋友要想在双赢的模式下取得成功,豁达的心境必不可少。轻视与嫉妒他人往往是一个人心胸狭窄、思想浅薄与狭隘的表现,这种人非但不能认识他人的长处,更不能发现自己的短处,与他人合作取得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合作双赢,最终达到成功,像一组紧密咬合的齿轮,在这个充满意义的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许多长长短短、磕磕碰碰,青少年朋友只有保有内心深处的那份豁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保持与他人合作的协调性。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其成功的路途中,曾写下波尔的名字。他们也曾有过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曾有过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单在共同追求真理的豁达下,两位科学家的携手双赢,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并让整个科学史为之一亮。牛顿与伽利略,开普勒与第谷,无一不是在豁达的智慧星辰相互掩映下,照亮了科学原本蒙昧的夜。
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豁达也能让我们抛开对眼前名利的追逐,共同寻求一个长远的目标。如果几个心胸狭窄的人在一起合作,见到利润就抢,遇到风险就逃,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豁达其实很简单,说到底也就是一种“糊涂”的思维方式。无非是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不计较;遇人则能宽容、仁爱、平等相待。青少年朋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在彼此的合作中融洽相处,最终共同实现成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