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一身堪比泰山重——向秀丽
【模范档案】
向秀丽,女,汉族,广东省清远市人,中共党员。生于1933年,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工作,1958年在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因抢救国家财产烧伤,1959年1月15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牺牲。生前系广州何济公制药厂工会委员、班长。
【无上荣誉】
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
2009年8月10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高尚人生】
在党的教育下成长
向秀丽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工人家庭里,9岁就给地主当婢女,11岁就靠做童工过活。解放初期,她才十六岁。党派出工作队到她做工的私营和平制药厂做群众工作。经过工作队的启发、教育,她开始懂得了剥削制度是穷人受苦受罪的根源,认识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于是,她在厂里第一个申请参加了工会。1952年,她被选为和平药厂的工会组织委员和基层工会女工委员。
在团组织举办的青工学习班里,向秀丽第一次听到、读到了卓娅、保尔、吴运铎等人的故事。向秀丽从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她决心要向他们学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五反”后,不法资本家消极对待生产,向秀丽大胆地向群众揭发不法资本家的阴谋。
她在工厂里是计件工,担任工会干部后,常要占用生产时间做工会工作,因此每月工资由四十多元降为二十多元,上级工会决定设法照顾她,她却坦然地说:“工会工作是为大家的,多困难也得做好,我的工资虽然减少了,但总比解放前好多了。”
永远跟着党走
1958年,向秀丽被调到何济公制药厂做包装工人。工厂里决定试制一种“甲基硫氧嘧啶”新产品,制造这种东西需要使用有强烈爆炸性能的原料金属钠。党支部决定调向秀丽参加试制,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从包装工转为制药工,需要学习相当复杂的制作技术,这对只上过三年多夜校的向秀丽来说是异常困难的。但她用顽强的精神去苦心钻研,经常虚心请教师傅,只用一个多月就初步掌握了各种操作规程。在全市人民大搞钢铁运动中,工厂抽调了部分工人去支援炼铁生产,这时向秀丽带头搬到工厂里食宿,和另一个女工罗秀明担负起了原来三个人的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党组织经常关心向秀丽的进步,她自己也有入党的要求。经过党的培养和考察,她在1958年10月31日光荣地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入党后,她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注意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她的同伴罗秀明回忆说:“秀丽入党后更加关心我的入党问题了,她对我说:你虽然还有一些缺点,但只要有决心改正,就可以争取入党。”向秀丽临终前对丈夫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要依靠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在大火中永生
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丽和另外两个年轻女工罗秀明、蔡秋梅在何济公药厂4楼化工车间加班制造化学药剂“甲基硫氧嘧啶”。当时,罗秀明正要把一瓶净重25公斤的无水酒精倒入量杯,向秀丽见她提得吃力,就去帮忙。一杯、两杯……最初她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但就在向秀丽开始倒第三杯酒精时,越来越倾斜的瓶身突然失去平衡,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20多公斤的酒精倾泻出来,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一接触到煤炉的热气,酒精刹那间燃烧起来,车间内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更可怕的是,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就放在离酒精倾泻处不到4米的地方,金属钠遇水或高温便会立即爆炸,到时不仅整个工厂将毁于一旦,还会殃及上下九商业区的商铺、居民、学校。
向秀丽来不及为自己考虑什么,她拼命地用帽子、围裙拨酒精,阻止火势蔓延。大火烧毁了她的帽子、围裙,向秀丽想都不想,直接伸出双手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看着几乎变成火人的向秀丽,蔡秋梅失声惊叫:“阿丽,你身上着火了,快走吧!”她急忙冲到向秀丽身边,要为她扑灭身上的火。向秀丽一把推开她,大声说:“别管我,快去叫人救火!”
火流仍在迅速蹿动,金属钠已经冒起了白烟。向秀丽拼尽全身勇气和力量猛地扑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大火最终被闻声赶来的工人扑灭了,但向秀丽的下身却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无法弯曲,膝盖几乎可以看见骨头。火灾33天后,向秀丽去世。
【精神传递】
向秀丽虽然光荣牺牲了,但是她给予人们的影响却一天天在扩大,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向秀丽精神”的热潮。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等国家领导人为她做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向秀丽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将永久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