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感动亿万人的好军嫂——韩素云
【模范档案】
韩素云,女,汉族,山东省梁山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出生,广西南宁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副主任科员。
【无上荣誉】
1995年3月,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优秀军人妻子”荣誉称号和二级英模奖章,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高尚人生】
未婚先入婆家
1961年,韩素云出生在山东省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年初,她与倪效武定了亲。同年10月,广西边防部队到山东梁山征兵,当倪效武因家庭困难有些犹豫的时候,她鼓励他去参军。
当时倪效武家祖孙三代9口人,80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父亲得的是慢性阑尾炎,母亲有神经性官能症,哥哥在100多里外做工很少回家,嫂子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弟弟的眼睛不太好,一对双胞胎妹妹正在读小学。
韩素云心想:“没有人操持这个家,效武就不可能安心在部队好好干。”于是,她不顾别人议论,搬到效武家住。每天天刚蒙蒙亮,她起床了,第一件事是做好3碗鸡蛋汤,一碗一碗地端给奶奶和爹、娘。那时,奶奶的病时好时坏,病重时大小便都在床上。素云就细心地照顾着奶奶,从不喊累喊苦。
倪效武家有12亩责任田。活忙时她带上干粮,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那几年,素云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挣来的钱除了给3位老人抓药治病和补贴家用外,还用攒下的4000多元钱为倪家盖了两间新瓦房。直到1988年2月她才和倪效武办了婚事,而这时韩素云在大家眼里已经过门三年多。
她感动了大家
新婚刚过,倪效武又回到了军营,而韩素云继续在倪家忙里忙外。丈夫频频以鸿雁传书,寄来对家中的牵挂。为了不让丈夫分心,素云瞒着效武独自料理了奶奶的后事。远在边防部队的倪效武一门心思扑在部队上,先后被评为优秀团员、班长标兵,又考上了军校当上排长,先后十多次受嘉奖。
1989年的农忙时节,身怀六甲的素云也没能歇下。直到女儿出生的前几天她还在家里家外忙活。孩子刚满月后她又照样下地干活去了。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素云总感觉双腿骨头酸痛,有时像针扎一样的疼痛。1992年春天的一天,她带着女儿到麦田里套种棉花,却一下子倒在麦田里。
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到部队检查治疗,才发现得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为治病,家里欠了2000多元的债,家庭陷入困境。正当韩素云对治好腿病有些丧失信心的时候,倪效武所在部队的战友被她无私的精神所打动,含泪写了一篇报道,刊发在媒体上。
很多人都被她的事迹所感动,军营和社会向她伸出了温暖的手。远在广州一所医院的老教授看了她的事迹,马上主动联系上了她。教授所在的医院答应免费为她治疗。广东、广西、山东3省区人民自发给她捐款达27万多元。在医院的精心治疗和各方的关怀下,她迅速康复,终于又站起来了。
荣誉不能为个人谋私利
1995年韩素云成为“爱国拥军先进集体报告团”的主要成员,春节前夕,韩素云和倪效武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作了9场报告,她爱国拥军的模范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1997年3月,韩素云随军被安排到广西南宁市财政局工作。她爱岗敬业,工作从未出过差错。每逢春节或老兵退伍、新兵入伍,她都赶到部队看望,先后为11名大龄军官作“红娘”,并帮助8名待业军嫂找到了工作,还资助辍学孩子重返校园。多家企业想请她做产品广告或当企业形象代理人,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说:“‘好军嫂’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不能为个人谋利。”
【精神传递】
韩素云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她的事迹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孝老爱亲美德的生动教材,充分体现了爱国家、爱社会和爱家庭相统一的高尚情操,是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是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向韩素云学习,就是要使我们做一个热爱祖国、孝老爱亲、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弘扬社会主义社会新风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