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4节时代的最强音——不折腾才能有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对于中国这样的欠发达国家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折腾”的年月里,国家经济不能发展,人民生活不能改善,甚至百姓的经济与生命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30年,是折腾最少的30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30年,是百姓生活面貌改善最显著的30年。我们从“不折腾”与“发展”的关系中得到启示:唯有“不折腾”,才能有“发展”!
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人,折腾不折腾,结局大不同。又岂止当下如此,翻开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历代皆然。所谓“文景之治”,所谓“贞观盛世”,归根结底都得益于不折腾。而要论及秦之亡,还是隋之殇,祸端都源于大折腾导致大动乱。历史经验表明:不折腾是一切发展的前提!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即位之初,统一战争刚结束,国内百废俱兴。他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李世民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以利于减轻人民负担。贞观之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全国上下一心,经济很快得到了好转。经过数十年的治理,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据历史记载,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632年,全国共有死刑犯290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9月,290个囚犯全部返回,无一逃亡。贞观时期,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
只有“不折腾”才能赢得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就也表明,“不折腾”使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中国曾长期处于动荡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也走过不少弯路,“折腾”严重延宕了中国发展的步伐。现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期,再也不能折腾了。让我们倍加珍惜历史赐予的难得机遇期,多些和谐思维,多些建设性态度,凝聚共识,团结一心干下去,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因此,“不折腾”才能有发展,不仅是历史经验的证明,更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不折腾”,让人们坚定了一心向前发展的决心。只有坚定信心“不折腾”,一心一意求发展,我们才能赢!
据美国标准普尔企业公布的数据,2008年10月份全球股市集体下挫,共蒸发市值579万亿美元。其中,美国股市共蒸发市值227万亿美元。数据同时显示,2008年前10个月,全球股市共蒸发市值1622万亿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也遭到严重打击,并且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各地,世界经济无疑已经陷入了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力图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众人企盼的经济复苏迹象依然难觅,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公布的负面经济数据显示,其经济衰退程度日益加深。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成为孤岛,中国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庞大经济体,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不可能独善其身。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总额度为4万亿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来应对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下滑风险,这样的大手笔是史无前例的。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各项问题。“折腾”无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折腾”是发展的首要前提。因此,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背景下,强调“不折腾”,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强调“不折腾”才能发展,这样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的新发展,是生产力高速增长、社会明显进步、人的价值彰显、利益关系平衡、生态环境支持的发展;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并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国家“不折腾”才能发展,以此推及个人,也是如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折腾”,耽误了太多的宝贵时间和机会。在接下来的征程中,唯有“不折腾”,我们才能在现在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