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3一个优异的名牌大学生却得到被开除学籍的命运
——对自己不满是羡慕他人的开始 李伟是某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名牌大学的。刚上大学时,他与班上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这当然与他的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朴素、热情的他。
可慢慢地,他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只要别的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别的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他看见别的同学家境很好,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心里就特别不平衡,他时常怨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看见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就嫉妒得夜里辗转反侧,暗暗埋怨上天的不公。
李伟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一位老乡刘涛。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差上下,上大学后,刘涛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为班干部,他就更加妒火中烧了。于是他的注意力不在读书学习上,而是时刻注视着刘涛的一举一动,妄图从中抓住把柄。他开始到处散布流言飞语,造谣中伤,大家都开始讨厌他。他为了争口气,把刘涛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不知羞耻地在下面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唱票时只有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搞得十分狼狈。一计不成他又生一计,在期末考试中,他知道凭自己的水平是拿不了高分的,于是,他就采用夹带纸条的方式作弊。在最先的两门考试中,他的计谋得逞了。正当他自鸣得意、觉得胜利在望时,在第三门考试中被监考老师抓个正着。老师说:“我早就注意你了,以为你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弊。我再也不能容忍你的作弊行为了。”李伟当下便痛哭流涕地求监考老师手下留情,可是学校的制度是无情的,李伟的名字上了作弊的名单。当天,学校教务处就做出了开除其学籍的处分决定。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年情绪体验。它是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故事中的李伟就是因此嫉妒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嫉妒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不利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 你有强烈的嫉妒心理吗
在人际交往中,你有嫉妒心理吗?我们先来做一个心理测试。
很久很久以前,狮子还不是森林之王,每年的森林之王是在竞选中产生。狮子虽然实力强大,但这一年,却被老虎抢走了王冠。看着群兽簇拥老虎扬长而去,如果你是狮子,你会怎么想呢?
A老虎根本就不如我,它肯定是做了手脚才取胜的!
B凭我的实力,明年我还会是森林之王的,这次何必与老虎计较?
C这口气一定要出,看我明年怎么赢他个天翻地覆!
测试结果:
选A,说明你的嫉妒心非常重,虽然表面很自信但内心未必这样。你时常会在受到挫折时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且无法控制自己强烈的嫉妒情绪。
选B,说明你是一只超脱的狮子,你也是一只自信的狮子。你的自信消除了嫉妒,你仍然会犯错误,但不会削减你的高度自信,因为你对自己非常了解。 选C,说明你有中等程度的嫉妒心。你的性格比较倔强,有点争强好胜,同时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通常经过努力你的目标都会达到。
嫉妒害人又害己,因而我们必须要走出嫉妒的泥潭,学会超越自我,克服嫉妒心理。
1客观评价自己
嫉妒是一种突出自我的表现。无论什么事,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的得失,因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要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2承认自己的嫉妒感并及时宣泄
有时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巨大落差,或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人人都难免会出现一时的心理失衡和嫉妒。这时,要是实在无法化解,也可以适当宣泄一下。可以找一个较知心的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出气解恨,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发泄以后你可能就会觉得好受许多。当然,这种方式并不能最终解决嫉妒心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调整。
3肯定别人的成绩并相信自己能超过他
如今社会上竞争无处不在。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企图把别人拉下马,而应采取正当的策略和手段,在“干”字上狠下工夫。在别人有成绩时给予肯定,并且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以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为荣。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以人之长比己之短,发现不足,迎头赶上。
蜈蚣的自以为是: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
——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远离欲望,而是摆脱贪婪引起的痛苦 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们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它快,心里很不高兴,便说:“哼!脚越多,当然跑得越快!”
于是,它向上帝祈求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它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贪婪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去,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不情愿地停下来。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自己,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迈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噼里啪啦地各走各的,它必须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方向一致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任何事物都不是多多益善,蜈蚣因为贪婪,想拥有更多的脚,结果却适得其反,脚成了束缚它行动的绳索,代价可谓惨重。
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你是贪婪的人吗
贪婪是一种病态的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所得愈多,胃口就愈大。你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吗?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假设你正在参加一场宴会,当服务生端着果汁给你,而托盘里的杯子有着不同分量的果汁,你会选择哪一杯?
A空杯,但服务员正准备要倒入。
B半杯。
C七分满的。
D全满的。
测试结果:
从你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预测出你的贪婪度,虽然这并不十分科学,但仍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来看看结果:
选A:你是一个对金钱欲望非常强的人,但是你却常常搞不清楚你到底有多少钱,所以你是一个很会赚钱的穷人。
选B:你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所以对金钱的处理也是同样的谨慎,你是一个对钱欲望不强的人。
选C:你是一个凡事都会留后路的人,自制的能力很强,且不会轻易进行危险的金钱交易,所以你是一个对金钱欲望强烈也善于支配的人。
选D:你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对于所有的东西都想拥有,对金钱的贪婪极强,欲望也极强。
贪婪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贪婪是对与自己力量不相称的某一要求或目标过分的欲求。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越满足,胃口就越大。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多得不可计数。
贪婪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一道心理障碍,因而我们必须要克服。由于贪婪并非人的天生秉性,所以它是可以改正的。矫治贪婪心理,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二十问法
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写出二十个“我喜欢……”,写的时候不假思索,限时二十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作较深层的分析。例如,有一个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人的生活”……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分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最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知足常乐法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欢乐,也都有缺失,不能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