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 伊蕾娜:诺贝尔奖与兴趣挂钩
很多人觉得中学的课程是枯燥的,尤其是那些数理化,就像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方程式。也许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孩子,你常常会发现生命中的各种惊喜,但你也有讨厌的学科,认为其中找不到乐趣。
居里夫妇的女儿伊蕾娜?约里奥-居里于1932年发现一种穿透性很强的辐射,后确定为中子;1934年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对裂变现象进行研究;1935年与丈夫共获诺贝尔化学奖。夫妻俩还于1948年领导建立了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这种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时候,伊蕾娜常常跟随母亲去实验室,伴随在母亲的身旁。正是在这里,伊蕾娜渐渐对化学实验和化学理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喜欢做实验,喜欢探索未知,喜欢有新的发现,这种兴趣成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了她的科学研究。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小时候就对周围环境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钻研问题。
一天,小达尔文跟着父亲到花园里散步,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美丽极了。他见其他花有好多种颜色,而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就对父亲说:“爸爸,要是报春花也有很多种颜色,那该多好呀!”
父亲笑着说:“你这个小幻想家,好好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对父亲说:“我已经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要变一朵红色的报春花送给你。”
父亲随口应道:“好好好,我的小宝贝,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它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
又过了几天,小达尔文大声喊着跑到爸爸面前,把手伸到爸爸跟前说:“爸爸,你快看呀!”
父亲一看,捧在儿子手里的果然是一朵火红色的报春花,美丽极了。
“小宝贝,你是怎么变出来的?”爸爸惊奇地问。
“研究出来的呗。”小达尔文骄傲地说,“你曾经说过,花每时每刻都在用根吸水,并且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去,于是我就想让报春花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不就会透出红颜色来了吗?昨天,我摘了一朵白色的报春花,把它插到红墨水里,今天它就变成红色的了!”父亲把儿子抱了起来,亲了又亲。
由于达尔文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后来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兴趣就像学习的点金棒,有了它,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知识和学问里也有了灵魂。
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某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学习,从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
青少年时代,人的生命力旺盛,思维敏捷,兴趣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自身的兴趣呢?诗姗,我想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爱好来进行自主的选择,下面的建议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1.永葆一颗孩子般好奇的心灵
好奇,是人的天性的一种流露。好奇,是幼稚的特权,它是一眼永不干涸的泉水,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它能使思维永远翻滚、奔腾、跳跃。好奇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消除好奇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坦率地流露出好奇,表示自己对这一方面是无知的,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求得真知的追求和探究,这无疑是一种可嘉的勇气。好奇在熟悉中渐渐淡化,才干在惊奇中逐步成长。好奇,是真情实感的火花,它蕴含着奋进的活力。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对事物的质疑和惊讶,正是求索未知、探究真理的起跑线。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惊异是推动人去进行哲学思维的动力,人首先惊异他所遇到的陌生事物,然后才渐渐去探索月亮、太阳、星星的变化和事物的起源。”
2.用心体会美,发现兴趣
奇妙的大自然,科学、艺术的内在美,最能激发人的兴趣。有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敏捷地捕捉到兴趣所在。
科学家对这种美有特别的感受。“大自然是和谐、简洁和美妙的,是能够被人的智慧所发现和欣赏的。”“科学家们之所以研究自然是因为他能从中得到乐趣:他之所以能从中得到乐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如果大自然不美,就不值得去研究它,生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大自然的奥秘像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探索真理的人们,激起了他们浓烈的美感和兴趣。爱因斯坦说:“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有一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凝视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