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911200000059

第59章 千古帝王,唯此一人

第五十七章 千古帝王,唯此一人!

——柏杨眼中的李煜(937-978)

读那首著名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那不是别样的难受滋味,让人想起那位南唐后主。南唐,建国于937年,亡于976年,辖土不过江淮,最盛时也仅有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这样一个标标准准的小国,就如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浪花而已,太过平凡而普通,本来人们应该很容易就把它遗忘掉了。就是因为和后主李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此得以不朽。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许多遗憾。此话很有些道理。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成就相当高,如果撇开思想内容,大部分词作就是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以致于柏杨先生说,李煜当皇帝是失败了,但当一位词人却是历史唯一的。明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词评》中也说: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

与李清照相似,李煜的一生截然地分为两段,前半生是无忧无虑的宫廷生涯。他为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为人仁孝。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与他相反,李弘冀为人则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险害自己,遂不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写诗为乐。但他的命不错,959年李弘冀在毒死元宗母弟李景遂后不久也得病死了,父亲李璟封他位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住进东宫。961年李璟死,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做个皇帝是不及格的,“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情愿对宋称臣,并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来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于是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结果在预想之中,975年,李煜被俘押往开封。

于是他就开始了后半生家破国亡生活,也就留下了一些关于宫廷的风流韵事,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李煜宠爱的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向李煜求救,他只是躲着不见。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他从一国之君一下子变为阶下囚时最真诚的自白了。他过去写情人幽会,写男女离愁,写旷逸情致,其实不全是他作为国君的真实生活内容,有许多是通过揣摩他人的心理写出来的,毕竟不全部是自己的,有时不免有点做作。而亡国之后的愁苦、悔恨、绝望,则是他自己亲身的体验,真情的流露,因此,便更真挚,更深切。无论是《相见欢》中抒写的时光倏忽、人生长恨,还是《乌夜啼》中所叹息的往事成空如一梦;无论是《浪淘沙》中“一任珠帘闲不卷”的满怀愁绪,还是另一首同调中的“梦里不知身是客”的伤感,都源自他那“一江春水向东流”似的内心感情,这是真挚的感情,是一种最艰难的功力,没有一个词人在同一道路上能达到他的造诣。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些后期词作,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978年的七月七日,正是他的生日,他和他的家人歌唱他的新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柏杨说就是这首词对故国的怀念触怒了赵光义,下令把他毒死。李煜死的很惨,他中的是牵机毒,痛苦时头部跟足部佝偻相接。失败的帝王结束了他的生命,而流传下来他的词则因为此发扬光大着。没有超乎常人的悲剧,就不会有那些流传千古的佳作,这就是所谓 “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但后人并没有吸取李后主的教训,南唐国灭149年后,同一幕惨剧再次上演,这一次,主角却换成了灭国无算的赵匡胤的后代,另一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凄然登场了……

【名家巡礼】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攀龙殁,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著作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续稿》二百零七卷和《艺苑卮言》十二卷;史学方面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