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之我为皇者
9158200000143

第143章 西学东渐之大势

第一百四十四章西学东渐之大势

“你们多是我六艺学院之学子,也是朕的学生,亦或各省新秀,那也是朕的子民。今日西去,路途艰险,望各位一路保重,待他日归来,朕亲自为你们接风洗尘!!!”

望着眼前一个个年轻的面孔,想着此去万里迢迢,无边无际的大海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海盗、殖民者等人祸,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丧命,王大官人的心便有些沉重。但是凡事都不可能因噎废食,这些名义上的使者,事实上的留学生去西方是为了大明的将来!

虽然王维来到大明改变了许多的东西,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就拿王维主持制造的火器来说,也曾在使用中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后来在各方的帮助之下才算是制造出来。甚至于王大官人还使出过开火枪馆的昏招,这一件件都深深的证明着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世界,只有点出火星,放出火种,才能燎原!而王维给自己的定位便是施放火种的人,而此刻火种已经放逐,只待燎原!!!

“学生定当不负陛下重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已经登船的众学子和领导人员高声回道,声音震慑住了整个港口……

看着远去的船队,王维矗立良久,直到海天的交界处再也没有船队的身影,王大官人才缓缓收回目光。运送留学生的船是郑家的大船,为了护送这批留学生,王大官人命令无敌君王号和新下水的六艘战船为他们护航,护送他们南下。在福建泉州,无敌君王号等七艘战船将会将护卫工作交接给郑家船队,由郑家一部分的武装船队护送这批留学生前往欧洲。

在这批船队出发前,艾儒略神父就已经派遣了耶稣会中国区的代表前面开路,以保证这一路的顺畅。本来按照艾儒略神父的意思,是打算现行派遣人员返回欧洲向教廷做申请,但是王维却没有同意,因为这一来一回就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王大官人可等不了这么久。无奈之下,艾儒略神父才跟王维商讨出了这么个方法。

至于这批留学生到达欧洲被不会教廷被当成异端给烧死,王大官人实在是没有那份儿闲心了,能做的他都已经做了,余下的就只能看留学生自己了。

……

没有时间留给王大官人操心,那边刚送走了留学生,这边王维就需要思考的是那个教堂学校开在哪里比较合适,是放在松江这个大明的对外开放的前沿,还是放在如今的大明都城南京。学校建在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不仅仅关系着学校的将来,来华传教士的将来,那甚至会关系到整个大明的将来!。

艾儒略神父是比较倾向于将学校建在南京,因为南京毕竟是大明的都城,对于他们传教有着先天的优势。至于王维则是更倾向于建在松江这个大明的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一个人的视野对于他的发展很重要,视野的大小决定着成就的大小,如果学校建在松江,那么这个与外交流频繁的新兴城市会给每一个学子不一样的视野。但与此同时,王大官人又有一个担忧,松江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学校建在这里不易管理和监督。

就这样,王大官人纠结了许久任然没有下决定。直到一天下午,王维在与美丽的玛丽小姐交谈并帮助她学习汉语的时候,不时的出神,引起了玛丽小姐的注意。当问清何事后,玛丽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王大官人。开始的时候,被美女注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慢慢的王大官人感觉有些不对了,直到王大官人被看得浑身发毛,才忍不住发问。

“咳……亲爱的玛丽小姐,为什么这么看着朕,难道说,你对这件事有些什么看法?”王维向玛丽问道。

“尊敬的陛下,其实这件事很简单,既然您有这样的想法,那何不如在南京和松江各建一所教堂学校!您和艾儒略神父都会很满意,从而不会因此产生矛盾。”玛丽用怪怪的眼神看着王维,莫名其妙的说道。

“对啊!朕怎么没想到!”王维一拍脑袋,忽然感觉自己似乎开窍了,但是随即王大官人又皱眉道“但是那些书只有一份儿啊……”话还没说完,王大官人就住了嘴,因为他忽然想到这书是可以抄录几份儿的嘛!!!

“只是……如此一来,松江府的学校岂不是仍然不易管理和监督吗?”王维再次皱眉问道。玛丽小姐却只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王维的顾虑。

“学校还需要严密的管理和监督吗……”

发人深省啊,没有一定的自由,被严格的缚束着,能有所成就吗?

最后,王维拍板做了最后的决定,先于南京创建一座教堂学校,先行翻译并教授西方典籍,等到有所成就后,松江建造另一所教堂学校。再抄录几份儿分别派送六艺学院和松江教堂学院。至于这教堂学校的名字,王大官人决定就使用‘七千部书’为学校命名。虽然‘七千部书学院’很绕口,但其意义深刻,不是其他名称所能替代的。

……

后来的历史这样记载,派遣留学生和七千部书学院代表着,大明时期的西学东渐从发展期进入了高潮期,这代表着大明终于睁眼看世界了……

明末的西学东渐中,虽然出现了大量的由教士及士大夫合著合译的书籍,但这些书籍未能受到当时一般社会的重视,未能打入晚明已十分发达的商业出版界,因此虽然西学书籍有刻印出版,但主要仍仅流通于少数有兴趣的士大夫阶层。

例如明末清初,教士艾儒略所撰的《职方外纪》中,曾对欧洲国家的学校制度加以介绍,但未受当时士人的重视,也未影响中国的教育。

然而七千部书学院的成立,使得这一现象被彻底打破,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大明,对于大明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大明的士绅、百姓等各个等级开始广泛、大胆、没有心理负担的认识和使用西方的知识、文化,大明的。而不是像清朝那样夜郎自大,大多数人根本不重视甚至排拒西学的存在!不把西学看作是与中学对等的学术文化,西学只被看作是“夷学”!认为其中虽有可取之处,但其地位远不及中国学术思想。

此时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便是“西学源出中国”,认为当下一些中学不及西学的事物,其实是中国古代已有而传入西方,但中国本身反而失传的事物,如黄宗羲认为一些数学原理是周公时代西传的。王夫之认为西学大多是“剽窃中国之绪余”。钱大昕认为西方天学算学,是习自于在中国已失传的祖冲之的著作,这样的看法使得当时人能很安心承认并学习这些西方较优越的学术。

派遣留学生和七千部书学院的建立标志着,西学东渐大势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