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红楼之溶掬黛
917000000174

第174章

听得黛玉话中的警示,皇后挺直了脊背,端着沉稳的笑意,又是一国之母的大气,遂笑道:“溶王妃说的极是,本宫如今也该是万事足。溶王妃一路劳累,今日也就歇在宫中吧。你们的府邸多年一直有人在打扫镇守,只是终究母后极为疼惜,还是留在宫中一宿吧。”

转眼间似乎那个落寞的皇后已经不存在,黛玉低头喟叹一声,扬首轻笑道:“这样的事情,我还是征询一下我们家中那几个的意思吧,若是留在了这里,只怕那几个会不同意。”

抿嘴轻笑,淡淡莹然,却是眉梢眼角挡不住的幸福光辉。

皇后几乎有些艳羡的失神的凝望着黛玉,隔了多年,却仍旧如同芳华豆蔻少女一般,水溶将她照顾的很好,过的也很好,身边有丈夫疼惜,子女懂事孝顺,这样也是她远远所不能及的。

不多时便听宫门外的太监禀报,说是宫中的妃嫔闻听北静王妃回京皆来拜访,皇后想了想,眼中寒芒一闪,回首笑看着黛玉,道:“这些妹妹也当真是想要目睹一下溶王妃的风华,不知溶王妃可要相见的?”

黛玉淡淡一笑,手中茶盏盖碗微微一动,道:“臣妾如今不过是回宫探望母后和皇上皇嫂。至于皇上后宫嫔妃,臣妾素来并不喜热闹,竟是身体乏力,不能相见,望请皇嫂恕罪。”

莹白玉颜皎洁如月,字字珠玑,却是温润入心脾,拒绝的容色极为肯定,心中极为厌烦那些别有用心的宫妃,面对着这后宫之中的妃嫔,身为中宫皇后,虽然不能如何,却也足够心中难过,自己又何必给她添堵的?

就算是让她们进来,亦不过就是一大堆的打量,或者酸言冷语,亦或者阿谀奉承罢了。抬首打量了片刻这慈宁宫,托着香腮的脑袋却是怀念着一家人待在悠然谷的生活!

看着黛玉兴致阑珊的模样,皇后略略一怔,旋即却是垂首淡淡一笑,嘴角有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安心笑容,黛玉仍旧是那般的淡然随性,如今在宫外走了一圈回来,愈发的清雅脱俗,一点世俗的烟火之气皆不沾染,别人想要的名利荣华,她却当做是过眼烟云,可有可无,不过皆是身外之物罢了。

皇后冲着一旁侍立着的贴身嬷嬷点了点头,那嬷嬷颔首领命而去,自去外面打发那些别有用心的宫中妃嫔。

晚间张灯时分,整个从慈宁宫大殿之总,笑语喧哗,童声稚嫩,殿内出了侍奉宫女和太监,余者皆经静立殿外,听着殿内笑语连连,不由得脸上亦是露出笑意来。

银色月光透过雕花窗格儿,偷窥殿内三世同堂,一室曳地银霜柔和明亮,与殿内红烛相映成辉,争相交错,柔光朦胧,为神秘夜色增添了更多的瑰丽。、

烛影窗下桂花馨香,一双调皮小手摘了一枝嫩黄蕊花,漫过手指的一缕清香窜入感官之中,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揉了揉小鼻子,柔雪抬起头来,看着黛玉伸过来的纤手,吐了吐舌头,乖乖的将手中桂花放在了黛玉手上,却是眼馋的看着柔雨手中握着的桂花。

水烨揉了揉柔雪的小脑袋,道:“你呀,明明就是对这些浓郁花香过敏,偏偏竟还是要折来玩耍。”薄薄的责备,却是有些对幼妹毫不保留的疼惜。

晶亮的眸子静静望着她粉妆玉琢的模样,淡淡一下,理了理她有些微乱的发丝,发髻之上的丹桂环髻五福簪,恰巧衬托着她稚嫩年龄的俏美和清雅之态。

柔雪冲着水烨咯咯一笑,转身看向静坐一旁的柔雨,不由得眼中一抹叹然,只见那柔雨一身嫩黄宫装,双丫髻上挽着桂馨临福环髻簪,手执桂枝,小小身量,袅袅娜娜极具黛玉风姿,明亮双眸,挺直俏鼻,一张小脸宛如玉脂,柔白瑞泽,清丽不可方物。

看着柔雪呆呆的容色,黛玉好笑的点了点她的额头,道:“雪儿,你怎么了?”柔雪回过神来,偎在黛玉怀中,咕哝道:“雪儿在看雨儿。怪不得素日里爹爹常说,雨儿是最像娘娘的。”

撒娇的语气倾泻而出,却是不带一点一毫的异样,只有满心的欢喜,呀,她的妹妹竟是如此的美人,身为她的姐姐,岂不是身有荣焉?

水柔雨看着水柔雪直笑,道:“姐姐容颜和雨儿是一般模样,姐姐何来此说?”

太后揽着她们两个在怀里,细细摩挲着她们的小脸蛋,道:“咱们的雨儿和雪儿,长大了必定是咱们宇朝的一对姊妹花,皇奶奶可是欢喜的紧呢。”

水溶握着黛玉的小手,细细摩挲,眸光交会,流淌在眼中绵绵不绝清波,是数不尽的柔情蜜意,相视一笑,一切皆在不言中。

相携守望,莫不是盼着水烨和柔雪柔雨三人平平安安成长,为的也是这天伦之乐罢了!

水宸望着水溶和黛玉,淡然一笑,淡淡月色衬得黛玉宛如月下飞仙,多年来一直不曾改变过的清丽脱俗,明珠美玉熠然生辉。垂下眼睑,遮住眼中的一抹苦涩。

水宸看着在太后怀中撒娇的两个娇嫩女娃,心中涌起万般的爱怜,如同他的女儿一般,上前拉着柔雪和柔雨的手,道:“柔雪柔雨是朕的侄女儿,朕就封了她们为公主,赐封号,柔纯,柔清。”

水溶皱起了剑眉,上前便要推脱,水宸却是摆了摆手,似笑非笑地道:“这个封号王弟夫妇不必推辞,两个公主朕十分喜欢,更何况,王弟身为朕同胞兄弟,你的女儿,册封公主,原也不过在常理之中罢了。”

水溶剑眉更是皱起,却是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反驳,黛玉上前施施然道:“本来皇上垂爱,我们夫妻不用推辞,只不过,这两个丫头自来便不受管束,竟是拂了皇上的好意。”

她的女儿,若是留在宫中为公主,学会了宫中的勾心斗角,处处算计人心,只怕会毁了她们的一生。更何况,黛玉颦眉紧蹙,水溶离开朝堂十载,如此贸然行了册封公主大礼,让那些人如何琢磨,又是甩不掉的一些阿谀奉承。

深深看了黛玉一眼,水宸抬头笑道:“既然是长公主,在宫中自可不必行礼,见到母后朕和皇后亦不过就是行着长辈家礼,国礼在我们一家人反倒是生分了。”

说着又笑道:“况且,王弟身为亲王,你们的女儿若是封号亦是郡主。朕极为喜欢疼惜她们,封她们为公主,朕也能尽到一个身为伯伯的一点意思罢了。”

水溶看了看水宸,止住了黛玉正要开口的言语,道:“既然是皇兄盛情,臣弟盛情难却,接旨谢恩。”

水宸托起水宸欲下拜的身子,道:“咱们本为同根兄弟,这家宴,不用那些劳什子的礼节。方才朕亦是言明,柔雪和柔雨也是朕的女儿,朕疼惜她们,给她们封号,不用你来谢恩。”

听着水宸独断的语气,水溶微微一窒,说的好似是他的女儿一般,这是他的女儿好不好。

似是看着水溶面上的一丝不甘,柔雪和柔雨谢过了水宸的恩德,便跑到了水溶身边,一手拉着水溶,一手抱着黛玉,道:“爹爹娘娘,柔雪(柔雨)永远跟在爹娘的身边。”

“瞧瞧,你们一家子倒是这般的模样,两个孩子不管是何等的封号,终究是咱们一家的骨血。更何况,就算是留在宫中,也会由着哀家亲自教导。”

说着沉吟了片刻,又道:“哀家知道你们不舍得孩子,也罢,两个孩子虽然有公主封号,却不必行公主之礼,你们一家若是云游四海,自可带着她们走便是了。”

她明白水溶的一腔心思,这些年,虽然在外面四处游历,却帮着朝廷惩治了不好的贪官污吏,恶霸盗匪,如今的一片清明,水溶的功劳不小,可是他却醉心于外面的世界,放手做着自己的事情,不想让京城的礼节束缚着他的志向。

水宸看着太后眼中的点点泪花,道:“如今朝廷四面风气,朝中若是有王弟坐镇,朕亦是放心不少。”隐隐的想要水溶回朝辅佐于他。

这些年过去,渐渐的已经明白了水溶的心思,水溶对自己的好,远也不是一两句能说完,如今,只想要让他留在京城,为宇朝江山尽一份力。

水溶淡淡一笑,却是没有回答水宸的话,静静垂首望着黛玉,淡然一笑,竟是俊朗无俦,带着丝丝刚毅之色。

翌日清晨起身,水柔雪和水柔雨一大早便跑到了外面的御花园之中,清晨含露凝阳的御花园,珍珠莹然生辉,紫气东起,琉璃瓦折射出五彩绚丽的光芒,让两人爱不释手的玩个不停。

水烨拿过一旁侍立宫女和太监手中温热锦帕,细细拭去她们手上的寒露,叹道:“你们呀,还是这般的调皮,若是被娘亲知晓,岂不是要担忧的?这清晨的露珠最重,偏生你们不知道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