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唐宫盛世
9233800000037

第37章 Chapters37

贞观十八年夏,前太子李承乾病死。

在那幽暗的小房间内,他的尸体孤独的躺在冰冷的床上。

至死,只有他一人。

太宗闻讯后,神情一下子呆愣了。他从未想过自己曾经最疼爱的大儿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去了。而他,至始至终,未在去看过他一眼。

李承乾的遗书送与太宗手中的时候,太宗的心一下子碎裂了。那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断断续续,可以看的出他当时写这封信时已是力不从心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宗的精神一下子瘫痪了。

太医来时,为太宗仔细的把脉后,娓娓道:“陛下气虚血弱,需多加休息才可。莫要再受什么刺激了!”

走时,嘴里嘀咕道,“太医院的那株

万年人参本是最佳的补品,可惜不知被谁盗去了。陛下竟不允许追查,当真奇怪。”

走在身后的我,身体顿时一僵。

我服用的那株难道是李治偷出来的?

太宗不允许追查此事?难道他知道?

我走向太宗,看到他因痛苦而有些微皱的双眉。心里一时不知滋味。

李治亦来了。

我贞观十二年入宫,如今是贞观十八年了。

我与他已是六年未见了。

李治再见我时,我能看出他的眸子间透出的兴奋激动。

如今,他身为太子。便是将来的皇帝。得到我,已不再是妄想。

太宗仍是昏迷不醒。我见他来,弯身道:“太子吉祥。”

李治笑笑的想要扶我起身。

我却懒懒的道:“臣妾告退。”

他的手便凝固在了半空之中。

我前脚刚走,他后脚便跟了上来,一把拉住我的手臂。

幽咽道:“云兮,你可知道这六年来我有多想你!我本来以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起了,但是没想到,父皇会把太子之位传于我,真是天助我也。”他的神情已转悲为喜。

我抽开在他手中的臂膀,轻轻揉了揉,道:“那你更应该好好照顾你父皇。是他成全了你。”

李治的眼神便的迷糊,他轻声对我道:“云兮,你变了。你不再爱我了吗?”

“我爱。但是我不能对不起你父皇!”

我未等李治说话,上前捂住他的嘴,温柔道:“你父皇欲成全我们两个,他很爱你,也很爱我。所以我不能让他被世人笑话。”

“那我该怎么办?云兮!”

“等,等到我入寺为尼。”说完我不再理会李治,疾步而去。

~~~~~~

在我与李治的精心照顾下,太宗的病日有所好。

他脸上的笑容亦渐渐多了起来。

只是那褶皱的颜容难以逃脱岁月的痕迹。

我日日掺扶着太宗前往御花园,带着他去散步,为他跳舞,与他对弈。

他笑着对我说:“媚娘的舞艺是越来越精湛了。”

我娇羞的底下了头。

太宗站起身来,在我的发间轻轻一吻。

我全身大颤。

太宗低低道:“玲珑,你可知道朕有多想你。”太宗紧紧的把我拥抱在怀里。

他居然把我当做了他的皇后,长孙玲珑。

隔了良久,太宗才将我放开。抬头看着上天,道:“你与她一样,都是花丛中的女子。”我亦抬头看了眼天,一颗星星正在远处闪耀着它的光芒。

我挽着太宗的手臂道:“陛下,你看那颗星星,多漂亮。”

可回应我的却是无尽的寂静。

太宗的神情一脸凝肃。他这是怎么了?我努力思考着历史上的曾发生过的大事。

可空空的脑袋却什么也想不起。

太宗转过视线,对我笑了笑道:“我们走吧。不过是一颗星星。”

我却从他的眼眸中看到了他闪烁的目光,他对我的欺骗。

次日的殿堂上,李淳风上奏道:“昨日太白星在日光下显现。臣观星象,乃是大凶之兆。”

太宗凝肃道:“何意?”

李淳风憋了口气,道:“女主昌,当有女武王者。”

另一大臣奏道:“最近民间有一本叫《秘记》的书流传,其书中道‘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宗大惊。

太宗俯首思虑良久,大怒道:“传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朝见。”

李君羡来时,大声报道:“臣李君羡参见陛下。”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君羡,太宗不禁皱起了眉。

这人太宗是认识的。爵封武连县公,宿卫于玄武门。小名乃叫‘五娘子’。太宗听后曾愕然,然后笑着道:“何物女子,如此勇猛?”

李君羡上前道:“五娘子愿为陛下鞍前马后。”

这一幕幕往事在眼前闪过,太宗的心有了一丝松动。

亲人的相继逝去,让他的心变的很是脆弱。

太宗挥挥手道:“先把李君羡押入大牢,听后审落。”

太宗下朝的时候带着一脸的疲惫。

~~~~~~

其后太白金星又几次出现。

太宗的心烦闷不已。只得下令杀。

贞观十八年夏,李君羡亡。作为了我的替死鬼。

可是悬挂天空的太白星仍未隐没。

我看着天边这颗该死的星星,它还要害多少人才罢手。

我愤怒的吼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太宗的心仍未平静。

李淳风密奏道:“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

太宗的双眉拧成一线。

**之中,唯独我姓武。

李淳风的话意已是在明显不过。

而我今年刚满二十二岁,与他所说的‘不过三十年’亦很符合。

太宗一纸令下,将我囚禁起来。

李治闻知此事后,连忙进宫,朝见太宗。

太宗心知,便不允相见。命他回东宫。

掌事太监赵华英轻语对李治道:“太子还是请回吧。陛下不愿见任何人。”

李治俯身在地哭泣。

赵华英亦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太子何必如此,陛下的心意谁都改变不了。”

李治抬起头来,坚定道:“那儿臣就在此跪到父皇答应为止。”

老奴赵华英无奈的离去。

屏风后,太宗沙哑的声音响起:“他还在那跪着呢?”

“是,陛下。”

“那就接着跪着吧,送个垫子过去。”

“老奴这就去。”

太宗看了眼窗外漆黑的夜晚,无奈的叹了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