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火灵后代决战魔王:无赖逍遥记
926200001234

第1234章 水之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宇风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当年那本无名古书上的句子。不争,不求,不偏倚,水顺应着时间,从未停止过细微的运动。

它遇石阻拦,则一分为二,从石的两侧穿过。它遇土阻挡,则渗透进泥土间细微的缝隙中,经历漫长但最终穿越。

它若被刀斩断,则片刻不到,又再次融合。它若被火烘干成细微的粒子,则上青天化云后又必定再次归来。

水以自然为母,依天道而存。故有人云,人要有水之境界。

自古以来,修真界中总有人谈论那些飘渺的境界,说那些境界相对应的种种妙相,着实令人向往无比。

然而此类言论的重点仅仅在于境界的高深,妙相神通的玄妙变化,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境界、妙相乃是反映一个人的修为、道行的副产品,关键还是在于修行。

妙相与神通,不是为了运用来为自身服务,而是为了让自己了解修行有所精进,同时让他人生出对修行的向往之心。

古之修行者,一心向道,法宝钱财真乃外物,神通玄妙皆归虚幻,唯有一道才是真实。

宇风一贯以来坚持着的修行是修改自身的行为,一言一行不违背向道之心,改正。这正,即是道!

修为加深,道行精进,才有境界。境界之意,在于惊醒自己要更加谨慎,要更注重修行。

一切的一切,为的就是抵达根本,为的就是知晓,或者站在道面前,朗声问上一句:“大道是谁?”

倾尽无数世,耗尽漫漫光阴,拼尽无数机缘,为的就是一个见道、问道的机会,这才是所有修行者该孜孜不倦去追求的。

宇风有三身,一身在过去问道,一身在现在求道,一身在未来得道。

念转三千,不过瞬间,才回过神,宇风便发现不远处,那艘本该消失的破木舟不知何时又自己游了回来。

宇风原以为此舟是为自己而来,但他猜错了,来者不怀目的。仅仅是来,不为谁来,木舟没有如同之前说上一句话,它只是缓缓地在水面上滑过,不带起一丝波澜。

“死物?活物?舟本是舟,载人载物,抵达终点,哪管它死活?”宇风恍然大笑,履水而行,三步便踏上了木舟,随即一甩袖子荡尽了船上的灰尘,盘膝坐下。

寒江独钓,在文人骚客看来,钓出了一种意境美。而以现在的宇风看来,那蓑翁钓的仍旧是鱼,是自己维持性命的食物。

事物就摆在那里,自己却去万般联想,非要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硬给它下一个定论,还是错误的结论。

物未骗人,人若被骗,只能是被自己的联想所骗。

境由心生,顺逆一念,宇风静坐片刻,感觉这世间,这一世,本来无顺无逆,哪有大小、强弱的区别?

舟动,风动,还是自己的心在动?宇风不去多想,却发现自己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一个尚未加冠的年轻小伙,丧失了生命。而另一个老者,活了五百岁,仍旧活得好好的。

“你想成为谁?”一个声音在他的内心深处悄悄蔓延。

这时,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画面,村民们正在感慨小伙死得早,回家后,语气中无不羡慕老者的长寿。

宇风这一世修行百年,但过去世,究竟修行了多少,他自己不知道。他只觉得仿佛是凭借无数世的积累,自己忽然化为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朝着一个方向翻腾而去。

英雄帝王,流客凡夫,驻足这气势恢宏的大河,观河生出无数感慨,但从未有一人,能在这河水中倒映出自己的完整影像!

因为这河水,不停息,与先前所见的无边静湖完全相反。浪花生灭,从不为谁,无休止地流往未来。

十八年,五百年,再多的时间,在这条大河面前都失去了意义。一个浪花过去,何止千万年?

如同大河的一个翻卷,大浪重叠,宇风一开口便是:“我想成为我。”

脑海中的无数画面,在这一刹那破碎!小伙也好,老者也好,一个浪花的时间而已,他们便早已褪尽为尘埃,落入了大河之中。

木舟没动,是宇风带着它,它才能动。

本是人乘舟,舟借水行。而今舟乘人,方可前行。是谁在借这谁的势,谁在顺谁而行?

神回,宇风起身,下了舟,脚踏上的,不再是水,而是平地,厚实的土地。

原来看似无穷的湖,不过也在一念间抵达彼岸。眼前,山之遥,地之厚,不知其几千里!

宇风就如同一条大河,卷着无穷的天水,滚滚而下落到这个干燥的世界。

“长河的尽头,在哪里?”

“我要走向何方?”

路,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