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异末世之艰难生存
9387400000059

第59章 物伤其类(中)【修】

通往救济点的路上人来人往,行人神情不一,有人虽然一脸菜色但是笑意盈盈的,有人神色焦急的四处张望,也有人皱着眉头和旁边的人低声咕哝着……

陈媛和张敬瑾待了一会就打算离开,一是因为坐在车子里得到的消息有限,救济点外的那些士兵还一直盯着这边,这让两人觉得自己像是犯人;二是考虑到低温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三是因为太晚了天气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趁着现在风雪小回家更安全。

张敬瑾刚要踩油门,就听到有人大嗓门的喊道:“你跑什么啊,是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啊!”

俩人循声望去,就看见救济点的门前一个高大的妇女正大步追着一个佝偻的男人。两人还拉拉扯扯,争执不休,旁边围着两三个人在劝说着,最后那个男人拗不过妇女,连拉带拽被拖回救济点大厅里。

陈媛耳力很好,妇女的声音也不低,便零星听到那个妇女说的一些话。

“虽然咱们不属于被救济人员领不到东西,可是还是有机会的,这可是那个接待的人说的。”

“有什么不好意思,面子能管饱?能让你穿暖?咱们是凭自己双手双脚养活自己,有什么丢人的。”

“你没听那个人说啊,这叫做以工代赈,就和以前一样,干活然后按劳分配,做多少,拿多少,东西可不是白给的。”

“你看那些漂亮的工作人员没,他们也很我们一样,参加那个什么计划,然后按照技能和能力分配工作。你看,人家现在过得多好,一个个红光满面的!”

“走走走,要是迟了,就分不到什么好工作了,哎呀,你不想干,想干的人多的是呢,走快点。”

短短几分钟的争执对话,透露出了不少的信息。以工代赈是金陵市ZF的救济计划中的另一个措施,它与最低保障救济是一同进行的。最低保障救济就是设立救济点发放一定量的救济物资给生活艰辛的百姓同,这个方法受益面有限。金陵市人口几百万,每个人生活质量也不同,想想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领到生活物资。而ZF手上的物资其实也不多,只能保证那些处于生存线下的人能有一口吃的、能活下来。

为了应付自然灾害和意外情况,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国家会进行物资储备。可这几年国家并不太平,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加上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为了保证民生,物资的储备量自然会不断减少。而且ZF里蛀虫也不少,倒卖陈化粮的事情还被爆出来过。

人命关天,最低保障只能保证整极少数的人生存,可是那些不在救济范围内的人就要被抛弃吗?当然不。

要设立救济点除了需要大量的物资、宽敞的场地、必要的设备还要有足够的人手。每个救济点至少都要几十个工作人员维持正常的工作,审核资格、发放物资这样的工作可不能马虎,既不能让人多领冒领也不能让该领的人拿不到应有的东西。全市26个救济点,算下来得需要不少的人手,物资全部发放完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这样的天气和情况,速度再快也少不了一个月啊,总不能就一直调派ZF机关单位的人吧,以工代赈的方法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除了招聘救济点的工作人员以外,清扫道路积雪,探测城市道路地下空洞,医院临时护工,食品加工厂车间的流水线工人等等,这些工作岗位也很需要人手,所以在救济点设立的同时也在全市招募人手。

招聘的消息和救济信息是交错播放的。陈媛他们在车子上看到那些人清扫道路两旁积雪的人就是参加了以工代赈计划,努力工作想要换取物资的人。

陈媛和张敬瑾出来逛了一圈,虽然在救济点那里被士兵当作别有用心的人一直防范着有点郁闷,但是大体很顺利,等到那场争执结束,两个人就打算再顺路去超市看看,就直接回家。

“瑾哥,你觉不觉得现在的金陵像是恢复到几十年前按劳分配的时代。ZF提供不同的工作岗位,有能力的人就可以在街道办报名参加,付出了劳动然后得到工薪点,凭着工薪点可以换取物资,特别是工薪点,像不像以前的工分、粮票。”陈媛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忽然转头,对张敬瑾说出这番话。

张敬瑾笑着说:“嗯,确实有点像。但是和以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在是自愿报名并不强制,存款多的还是可以在超市里购买消费。工薪点更类似于一种积分,记名而且只能在街道办和救济点这两处换购各种东西。”

“瑾哥,你说是在农村好还是在城市好?以前的人都疯狂的涌向城市,有的人还把老家的田地都卖了,就为了城里的一套小房子,现在那些人恐怕是很后悔吧。”看着车外的寂寥的景象,陈媛语气很飘忽,一脸的迷茫。

“城市有城市的好,农村也有农村的妙,各有优劣。不过城市的抗灾能力确实不如农村。”张敬瑾显得很冷静,想得非常的透彻。

其实那些户口农转非的的人可以说是后悔极了,悔的肠子都青了。现在这些人,一部分留在城市里忍饥挨饿、吃不饱穿不暖,还有一部分灰溜溜的跑回老家,看着别人家的田地极为眼馋。

在得知海水急速上涨,沿海地区有海洋危机的时候,便有不少人从沿海地区跑去内陆,这些避难的人们多数在ZF宣布海洋危机解除后才返回各自工作生活已久的城市。就在短短的避难时期,就已经有人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是农村户口,为什么要农转非,他们对此伤心、懊悔的顿足捶胸。

没了农村户口,在老家就没了田地,没了田地在农村就意味着就是几乎没了生计,这在农村日子可是不怎么好过。从城市里慌慌张张的逃出,能带出来的东西可是有限的,回了老家的人们刚庆幸自己逃过一难,又不得不窘于生活问题尤其是吃和用。农村里虽然也有商铺,经济稍好的地方超市什么的店铺也是一应俱全,可是谁家平常过日子不是靠着田地里的产出,哪能天天都去超市、市场里买东西。幸好后来海洋危机解除,他们的伤心才被治愈,又开始欢欣鼓舞的迫不及待的筹划着回城。在城市里过的日子久了,自觉就是人上人,看不起或者觉得农村里生活的人跟自己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农村的生活方式也被他们鄙夷着。若是吃住在父母家或者老家还有祖屋空房倒还好,若是投奔亲戚就有些尴尬了,生活习惯和理念的不同,处处都能彰显,看在情分上暂时能相互忍让,日子久了矛盾也就出来了。

可是回来了,熬过了高温炎热的夏季,冬季的寒冷便再次挑战人们的生活忍耐能力。城市可不是农村,想要什么东西都得用钱去买,不会有谁那么好心的一直接济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提供他们吃的和取暖的东西。城市里的房子窗户都开着很大,几乎是四面通风,仅靠着薄薄的玻璃窗挡风,这样的房子以前人们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还觉得窗户大而多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现在暴风雪的到来,告诉人们这样的房子有多么的不适宜住居,到处是窗户就意味着到处漏风,所以那些窗户开很大的商品房十分不利于保暖。当然这个问题多发生在南方,南北建筑有很大的差异,大面积的玻璃窗在北方少见而南方湿润温暖更注意通风和遮阳,玻璃窗的采用率高。

暴风雪刚来的时候已经有人有远见的再次跑回老家,而反应慢的或者路途过于遥远的便只能待着这个冷冰冰的城市里,煎熬的过着每一天。

“是啊,紫苏跟我说农村的人日子其实过得不错,虽然现在天气很糟糕,但是家家有存粮,房前屋后也都有自留地,种个菜、养猪养鸡鸭,自给自足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油盐酱醋糖这些需要去买,不过哪家不是一次买很多留着用,就算是没了,周围的邻居也可以周济一二。农村都是乡里乡亲的,有的同姓村,全村人差不多都能算上亲戚,这可比城里冷漠的、互不认识的邻里关系好多了。”说到这陈媛眼里隐约透着笑意,“紫苏还说她以前老是担心在农村会有各种不便,但是她现在觉得在农村过的比城市好多了,就是取暖的问题也不像她以前担心的那样呢!”

“虽然农村现在条件改善,大家也讲究卫生方便,有钱的修了新房子的都改烧煤气但是哪家哪户不是还留着以前的煤炉,不少人家还常用蜂窝煤来烧水、炖菜。以前不是经常提倡修沼气吗?ZF大力推广沼气池,还天天宣传,派技术员专家去帮农民修建。那些修了沼气池的家庭根本就不担心没燃料。紫苏和家怡她们住的地方还有土炕呢,把炕烧暖,再弄一个火盆,可暖和了。”这一番话,陈媛越说竟然越开心,想到自己好友过得很好,心里是说不出的开心。